【开学准备】缓解分离焦虑,新小班入园须知——长沟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

🌱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宝宝们即将进入幼儿园生活。相信很多家长现在正“坐立难安”,担心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会不适应;也怕小小的他们,离开了家庭的呵护,在集体生活中得不到细致的照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别担心,请您仔细阅读此文章,我们从孩子们分离焦虑的原因、症状,以及缓解方法开始说起。在开学之前,帮助家长和宝宝们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我们也要相信宝贝们,一定会以最棒的状态,迈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一、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p><p class="ql-block">&nbsp; &nbsp;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每隔15分钟就会找一次亲密看护人。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和妈妈分离达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后,就需要重新回到妈妈身边,汲取安全感。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可以随时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突然变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这样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分离就会产生焦虑。</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英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孩子们第一次入园的这个阶段分为反抗、失望、欢脱三个小阶段。</p><p class="ql-block">1.反抗:大部分孩子刚开始会通过剧烈的哭闹、反抗表现强烈的不想上学的意愿。</p><p class="ql-block">2.失望:当发现这件事不得不做时,经常会在幼儿园里表现的很失落委屈。</p><p class="ql-block">3.欢脱:孩子开始熟悉幼儿园的老师,并且慢慢地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找到新的好朋友时,就开始欢脱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孩子有入园分离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我们要做的是相信孩子、配合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更好的度过焦虑期。</p> <p class="ql-block">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有哪些?</p> <p class="ql-block">(一)怕生</p><p class="ql-block">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躲避集体,躲在角落,或只黏着一个老师。</p><p class="ql-block">(二)强烈抵抗</p><p class="ql-block"> 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等。</p><p class="ql-block">(三)拒绝吃东西、喝水</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时,面对陌生人。孩子可能会想:我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就会表现出拒吃、拒喝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四)“说谎”</p><p class="ql-block">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便是常把假想当现实,这是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p><p class="ql-block"> 如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及时与班级教师进行沟通。</p><p class="ql-block">(五)孩子爱生病(阶段性体质敏感)</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p><p class="ql-block">(六)尿裤子、尿床</p><p class="ql-block"> 由于环境的改变,会对幼儿心理、生理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尿裤子、尿床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三、怎样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p> <p class="ql-block">(一)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1.调整心态,家长不焦虑孩子适应快。</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每一个分离焦虑的娃背后,都有一群更加焦虑的家长。孩子哭了,家长比孩子还难受,担心教给孩子的生活技能孩子记不住;担心孩子哭闹太严重;担心孩子会生病;甚至还会担心孩子受欺负,交不到新朋友。孩子不哭,家长也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觉得孩子不依恋自己,又焦虑烦闷。</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把这些情绪有意无意的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焦虑的情况会更严重。所以想要让孩子适应与家长的分离,家长们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孩子的入园。</p><p class="ql-block">2.积极引导,不做消极的心理暗示。</p><p class="ql-block"> 家长在家要注意对孩子的语言,要用适宜的语言引导幼儿。不要用这些话吓唬孩子,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调皮,就在幼儿园别回家了”···。入园前家长应说一些鼓励的话,例如:“你能在幼儿园交到很多好朋友”、“幼儿园老师讲故事特别好听,你一定会喜欢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喜欢你,照顾你”···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3.熟悉环境,减少焦虑。</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可以让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说一说上幼儿园的欢乐。在后续的美篇分享中,还会分享班级教师照片和幼儿小标志等内容,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认一认,让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二)生活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1. 调整作息,鼓励幼儿的事情自己做。</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培养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和自卑。</p><p class="ql-block">2. 鼓励孩子独立入睡。</p><p class="ql-block"> 许多孩子在家里往往要抱着、拍着、哄着才能入睡,到了幼儿园就会不适应,这样孩子午睡的时间容易特别想妈妈,从而产生不愿意来园的情绪。所以,妈妈们应尽早的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3.鼓励孩子自己吃饭。</p><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用勺子自己吃饭。孩子自己吃饭,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一次少盛一点饭,吃完了再添,这样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4.培养入厕习惯。</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家里一般穿的衣物较少,尽量锻炼孩子可以自己脱、提裤子。如果家中是男宝宝,家长要锻炼小男生正确小便的姿势;如果家中是女宝宝,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小便后用纸擦屁股的习惯。幼儿园内的小便池是蹲便,家长在家也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蹲便的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5.培养社会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1)鼓励孩子和他人进行互动。家长在家里也可以扮演小朋友和幼儿相处,制造一些小朋友间相处的小矛盾,并给予正确的引导。</p><p class="ql-block">(2)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会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如“早上好”、“再见”等。有需要(上厕所、想喝水等)的时候能主动的向大人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3)引导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会谦让、关心与合作。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幼儿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p><p class="ql-block"> 为宝贝顺利开始幼儿园生活,家长朋友们现在就开始准备起来吧!</p>

孩子

家长

幼儿园

焦虑

入园

幼儿

分离

小朋友

老师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