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span></p> <p class="ql-block">五千多年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在与炎帝、黄帝征战过程中被击败,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舜帝位,“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十二道拦门酒”是雷公山苗族地区迎宾待客的最高礼仪,既表达了对远方来客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和“高山流水”的敬酒方式,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正如苗乡流传的歌儿:“来到苗乡先品酒,你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你喜欢喝一杯,不喜欢喝三杯……”让你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疫情当下,没能体验长桌宴,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前行,道路两侧商铺酒店饭庄鳞次栉比,身着苗寨服饰的妇女随处可见,当街招揽客人的苗族小伙和小姑娘载歌载舞,牵着满载货物的马匹悠闲走过的苗寨汉子,店门口现做现卖糍粑的苗寨妇女,身着各式各样苗服各种摆拍的年轻女子……恍惚间,仿若走进时光隧道,穿越古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浓重的商业气息淹没了苗寨原有的古朴,为了找寻古寨的本真面貌,我们弃大道爬山路,繁华背后才是苗族真实的生活。结果误打误撞到了观景台的饭店,小朋友为了满足味蕾,听信阿婆的话,到只有几分钟脚程的山下去买了肉串,实际花费了半个多小时,等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再次来到观景台,夜幕完全降临,整个苗寨灯火通明,举目流光溢彩,站在观景台俯瞰山下,对面山下更是繁星点点,第一次觉得伸手就能摸到夜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河底的沙石清晰可见,鱼儿们欢快地游来游去。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河水依然清凉沁人。光屁股的小孩,打水仗的小孩,捉鱼的小孩玩得不亦乐乎,久久不愿离去。</span></p> <p class="ql-block">苗寨博物馆形象而又详尽的为我们介绍了苗族风俗习惯、建筑特色、服饰特点、酿酒文化等等。<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表演具有当地色彩的节目,</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的人文风情,也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上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让这个民族背负了太多的包袱,但因为这段沉重的历史,让苗族更加团结和友善,也让苗族文化里的每一个符号都有了温度。所幸他们的后代如今能够安然繁息,再也不会流离失所,而千户苗寨将会成为他们的一个记号,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