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技总——工程技术总队老战友相册(一)

刘圣华

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原部队番号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部队代号总字352部队)是为导弹“筑巢搭窝”的工程安装部队,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塔架,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塔架,这支部队与开天辟地的“两弹一星”事业休戚与共。直到今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仍然在使用的发射塔架,就是工程技术总队官兵的杰作。<br>  1956年,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原子弹和氢弹”。<br>  1958年,中央军委决定上马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工程(酒泉额济纳旗20基地,也叫A基地)和原子弹试验场工程(马兰罗布泊21基地,也叫B基地)。4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兵团级单位,10多万兵力),代号为7169部队,负责20基地和21基地的工程建设。军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兼任7169部队司令员和政委。7169部队下属的工程安装大队(即后来的工程技术总队)圆满完成了导弹发射架安装调试任务。<br>  1961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7169部队移防洛阳市,1962年春,7169部队进驻洛阳龙门新草店,工程安装大队一同随迁。<br>  1962年秋天,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批准同意在工程兵特种指挥部工程技术大队和特种工程指挥部直属分队的基础上,组建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部队代号为总字352部队,为师级建制单位,主要承担21基地的建设任务。1962年11月22日,在洛阳召开“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成立大会” ,总队机关驻地在洛阳龙门张沟,下属六个安装大队,为团级建制单位。<br>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原子弹实验基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安放原子弹的百米铁塔和塔顶放置原子弹的小屋就是时任参谋长孙刚率领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安装的。<br>  毛泽东主席在1965年中央和中央军委直属机关新春联欢会上,特意走向军队领导人中间,握住陈士渠的手笑着说:“祝贺你,工兵王陈士榘同志,你们工程兵立了大功啊!”毛泽东又拉住张爱萍,指着陈士榘说:“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民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代我向全体指战员问好!”<br>  1965年开始,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逐步转入战略导弹部队的阵地建设。<br>  1966年7月1日,我国导弹部队成立,周恩来总理给这支部队起名叫“第二炮兵”,代号为“总字102部队”。当时的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代号总字352部队)下辖6个工程安装大队,其中第1~第5大队配属二炮各基地施工,而第6大队则继续配合国防科委各基地施工。<br>  1970年底,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机关由河南洛阳龙门移防到江苏徐州市东甸子的原装甲兵坦克学校营房。5年后,1975年夏,又奉命返回河南洛阳市,进驻徐家营原第二工程兵学校家属区。工程技术总队的部队代号由“总字352部队”变更为“88665部队”。<br>  1975年中央军委决定,工程技术总队由工程兵转隶第二炮兵,番号为“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代号为“80590部队”。下属5个安装大队。<br>  目前,工程技术总队与二炮某指挥部合并组建了火箭军某某基地,副军级单位,部队启用了新的代号。<br>  工程技术总队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祖国大江南北,筑起了一座座坚如磐石的“导弹窝”,为捍卫祖国的安宁,保卫天下的太平做出了突出贡献。总字352部队和工程技术总队这个响亮的名字,成为我军建设历史上的一座丰碑。<br><br> 本相册内的战友,大都是“技总家园”微信群的成员,以总队机关、直属队为主。战友们于20世纪60、70年代入伍,亲身经历了部队发展史上工程技术总队由军委工程兵转隶第二炮兵这段辉煌的历史过程,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青春,个人得到了成长进步,相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现在,经过军队改革,“工程技术总队”这个名称已经不在,但是我们的军人情结永存,我们血脉里技术总队的基因永存,我们战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永存 <p class="ql-block">Δ位于洛阳市徐家营的工程技术总队机关办公楼和营区大门。</p><p class="ql-block">这座营区里面,有我们共同的激情四射的青春身影;有我们为国防建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故事。</p> Δ赵云龙,工程技术总队第一任总队长。<br>1961年11月至1962年12月任军委工程兵后勤部器材部副部长。1962年任工程技术总队总队长。1963年10月率领工程技术总队300名官兵,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开赴茫茫戈壁滩,研制安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塔架。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施工,建成一座104米高的巍巍铁塔,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总队70多名官兵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br><br>合影照片来自网络:《核试验基地战友老照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前排左二为赵云龙。 <p class="ql-block">Δ陈信善,工程技术总队首位政委。</p><p class="ql-block">1919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高市镇西汀村。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5月入党。抗美援朝期间,1950年、1952年、1954年三次入朝。1958年任7169部队司令部政治处主任,1961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62年5月调任工程技术总队政委,1969年调任军委工程兵后勤部政委,1970年改任军委工程兵后勤部部长。1985年4月离休,享受正兵团级医疗待遇 。2022年2月20日陈信善政委在北京去世,享年103岁。</p><p class="ql-block">陈信善政委在总队时,同期任职的第一任总队长是赵云龙。赵总队长亲自带队去马兰21基 地时,基地張蕴玉司令员——他战争年代的老部下,亲自到车站接赵总队长。</p><p class="ql-block">雷晋川任副总长接任赵云龙为第二任总队长。雷总队长1967年调任河南省军区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在技术总队任职期间,同期任职的还有刘万通副总队长;孙刚参谋长(后接任雷晋川担任总队长);张学文副参谋长(后接陈锦昌担任技术总 队参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插曲: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信善在总队任职,总队驻地张沟和洛阳市街头到处是造反派的标语和广播:“打倒陈信恶!”可见工程技术总队在洛阳市的影响力和陈信善政委的威名之大。当时部队内部从孙刚到战士都很敬畏他。</p> Δ陈信善 Δ陈信善 Δ雷晋川,工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第二任总队长。<br>雷晋川,陕西省蒲城县人。出生地陕西省蒲城县。出生日期1921。逝世日期1994。1937年12月参军。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br>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二支队学员,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七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司令部参谋、连政治指导员。<br>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野战医院二所所长、政治指导员,鄂豫军区第十九旅山炮营营长、参谋、作战股股长,第二野战军重机械工程营营长。<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工程兵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河南省军区副参谋长。<br>1982年1月离职休养,副军职待遇。<br>(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录之雷晋川。)<br><br>1965年,总队宣傳队到河南卢氏县慰问演出,受到雷晋川总队长接見,后排中间站立者即是。 Δ孙刚总队长 Δ孙刚总队长和家人(夫人周洁,女儿孙晓彤,小儿子孙晓伟) <p class="ql-block">Δ孙耀忠政委</p> Δ孙耀忠政委1973年的合影照片<br>  后排:六十八军守备一师政委(右一),孙耀忠政委(右二),军委工程兵胡奇才副司令员(右三),毛明庆干事(右四),守备一师政委的警卫员(右五)。<br>  前排:胡奇才副司令员的秘书(右一),总队小车班的张勤祖(右二),小车班的李丙丑(右三),小车班司机赵喜生(右四),守备一师政委的司机(右五)。<br>  胡奇才,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新中国177个开国中将之一。 <p class="ql-block">Δ董君玉副总队长,2021年过百岁生日。</p><p class="ql-block">1969年冬季,董君玉副总队长到技术总队任职,来之前曾任三工校副校长,行政11级,后从总队调武汉二炮学院。退休后回洛阳,住原二炮第一干休所。董副总队长的长子董仲捷,曾在技术总队二大队服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志强、李江林、杨宝珊回忆董副总队长——</p><p class="ql-block">董君玉副总队是位亲民的首长,他到总队后,我们见的第一面是在伊河东岸扛石头的现场。北风刮着,一个身穿地方工作服的老头和机关同志扛石头,还到处指挥。一打听,知道是新来的副总队长。他从昌平调来,帶来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们电影队几个人帮着安装调试,折腾了半天只出雪花不见图像,原来部队驻地没有电视信号。宣传队排演京剧《沙家浜》,毛志强与李靖心、吴满太画布景,董老一次就批了一百多米白色擦枪布。他还把在北京的侄儿叫来为宣传队拉京二胡。当时当兵并不难,他侄儿也无正式工作,他没给侄儿办理入伍手续,只是帮忙。1970年,总队在洛阳附近冬训拉练,董副总队长资格老,身先士卒,冰天雪地里坚持步行,不让别人扶持。总队长孙刚、政委孙耀忠走的很累了,也都坚持跟着步行。毛志强给董老警卫员王法田说:“你看政委累的都无力弯腰穿鞋了,董老不上车其他首长也不方便坐车。”王法田跟董老耳语后,他才上了车,别的首长们也都上了车。1972年冬,总队在徐州驻地东店子到山东垛庄孟良崮拉练,董副总队长坚持步行,可把高文奎副参谋长累坏了。高副参谋长是战斗英雄,人特别好,他身体胖,走路把大腿都磨坏了,他安排董老上车,董老仍然坚持随大部队一块走路,高副参谋长难为坏了。杨宝珊是拉练宣传组的副组长,每天跟着部队步行,还要抽时间编印简报。简报是用蜡纸刻字油墨打印。一天,大家辛辛苦苦编印好了简报,因为晚上照明点的蜡烛,不小心把简报烧了,前功尽弃十分惋惜,现在回想起来记忆深刻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由于总队常年在外施工,没住过城市,机关官兵也有点山里工兵的散漫习气,不注重军容风纪。董副总队长到总队以后抓行政作风,由于他在院校工作时间长,工作严谨,对部队作风要求很严,对军纪抓得很紧。好多人老远看到董副总队长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摸一下风机扣。他纠正大家最多的动作就是指对方的风机扣(现在的军服不存在那个扣子了)。在徐州大院,战士们在背后偷偷的管董副总队长叫董老头。因为董老在总队首长中年龄偏大,有点驼背,不穿军装的话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头。现在我们战友们都老了,百岁董老他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Δ高文魁副参谋长,出生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大胡麻村,战斗英雄,15岁参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多次参加游击战,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大小60多次战斗。参加淮海战役期间把汽油桶改造成“飞雷炮”,威力巨大,令敌人闻风丧胆,他获得“工兵英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江林回忆高副参谋长——1970年,总队要移防徐州,李江林和郭勤劳去高文魁副参谋长家帮忙打包搬运行李,他们见到了高副参谋长在山西老家拍的全家福照片,他哥嫂几个农村人坐在前排,他穿着军装威风凛凛站后排。这就是我们的战斗英雄,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对他印象至今很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Δ高文魁副参谋长光荣事迹电视片《飞雷英雄高文魁》。</p><p class="ql-block">2019年,山西省洪洞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了电视片《飞雷英雄高文魁》,高度赞扬了高文魁老革命的英雄光荣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Δ王际生政委</p><p class="ql-block">王际生,山东省菏泽市人,1936年生,1955年入伍,入伍后赴朝参加朝鲜战后建设,在志愿军总部特种工程兵部工作,后在军委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先后任副中队长、中队长、五大队政委,后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培训回技术总队任政治委员。王际生曾在1966年被工程兵授予好队长标兵称号。最后在总队政委岗位离休。2024年11月2日在洛阳去世。</p><p class="ql-block">上面照片是王际生政委(右)和崔春前战友。崔春前1964年16岁入伍,在总队63中队服役,后复原回西安在国防工厂远东公司公安处工作。</p> Δ王传洲副总队长 Δ王传洲副总队长和夫人 Δ刘纯湘副政委 Δ刘纯湘副政委和夫人 Δ韩新秋副政委 Δ公芳明副总队长 Δ邹本洪政治部副主任 <p class="ql-block">Δ邹本洪副主任向陈士榘司令员汇报工作。</p> <p class="ql-block">Δ薛迺功 工程技术总队后勤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Δ苟世泰 工程技术总队后勤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Δ李麟昭,工程技术总队总队长,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43年出生于长沙市。1960年8月保送入高级工程兵学校学习。1963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工程兵某部任技术员。1965年3月起,先后任中队长、作训参谋、副科长等职。1975年到工程兵学院参谋班学习,1976年3月调第二炮兵某部,先后任副科长、大队长等职。1982年8月任工程技术总队参谋长。1983年5月任总队长。</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湖南人物》对李麟昭的介绍</p> Δ李麟昭总队长等 Δ李景章参谋长 Δ赵致栩 总队长 Δ赵致栩和夫人杨桂香,中间雷宏。 Δ王遂群 总队政委 Δ王遂群政委 Δ高海华 总队政委 Δ邓铁同 总队副政委 Δ李明 总队副政委 Δ公芳明副总队长、王效舜副总队长与参谋培训班学员合影。 Δ1972年,工程技术总队后勤装备会议留影。 Δ1978年春,总队连、团干部集训班合影。 Δ直工科合影<br>左起马全祥(科长)、闫徳荣(副科长)、李安详、刘海峰、王遂群、梁汝森(副科长)、钟碧华、王纪文。 Δ军务科老战友<br>冯良钦 彭高厚 高鸿儒 白锁旺 戈玉蔚<br>郭文法 刘圣华 张宁宁 宋英民 Δ司政机关快乐的单身汉:<br>薛宏金,宋英民,罗永进,刘圣华,况宏恩,孙世民,何义华,张宁宁。 Δ通信科老战友<br>郜月霞 叶兴江 张树义 赵金和 Δ司令部工程科合影<br>前排左起马常海,李景章,周大志,王传洲,李培烈,程道模,朱少海。<br>后排左起冯绍敏,谭大基,张振业,熊巨成,马学德,青光洲。 Δ工程科战友合影<br>前左倪乐顺、叶心学、赵惠春(总工程师)、谭大基,后左张勤、熊巨成、李金魁、王葆华、冯绍敏。 Δ总队王际生政委(左四)和一大队领导班子合影。 Δ尉官授衔合影。 Δ总队运机科杨青科长在二大队指导工作时与二大队领导的合影。<br>前排右四焦魯宁大队长,右三杨青科长,右二王遂群政委,右一赖尽忠副大队长。<br> Δ1985年5月1日,总队阅兵结束后,在一大队纱厂营区合影。<br>前排左起:政治部副主任任富英、政治部主任赵文庭、参谋长李京彰、总队政委王际生、二炮工程部张根发部长、总队长李麟昭、副总队长左祖谟、后勤部长苟世泰(右二)、司令部副参谋长李传贵(右一)。<br> Δ李麟昭总队长(中)和青光洲(左一,总工程师)、魏心敏(左二,一大队政委)、胡世宗(右二,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著名诗人、作家)、薛宏金(右一,一大队大队长),摄于1988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是胡世宗采写技术总队后发表的文章</p> Δ Δ一九九五年时的总队领导合影<br>前排左起:邢甲禄(政治部主任)、亢明奎(总工程师)、张盘忠(副总队长)、崔振堂(副总队长)、张余亭(总队长,后任二炮副司令员,中将)、钟彦廷(原总队政委,时任56基地副政委)、王遂群(政委)、林宗余(副政委)、董宾力(副政委)、唐增轩(参谋长)、陶良报(后勤部长) Δ1989年,一、二、三、四大队、教导大队、修配厂、勘测营、管理科、汽车队车辆管理人员参加总队运机科组织的车辆管理会议,在总队招待所前合影。 Δ刘占友 Δ刘占友 Δ况宏恩 Δ况宏恩 Δ魏心敏 机要科 一大队 Δ冯良钦 军务科 五大队 Δ冯良钦 Δ曹秀平 军务科 冯祁信 军务科 冯祁信 Δ赖尽忠 司令部 Δ赖尽忠 Δ刘圣华 钻探队 军务科 Δ刘圣华 Δ宋英民 军务科 Δ宋英民 Δ仲孝信 军务科 三大队 Δ仲孝信 Δ薛宏金 作训科 一大队 Δ薛宏金 Δ戈玉蔚 军务科 Δ戈玉蔚 Δ程莉 军务科 Δ钟碧华 直政科 Δ籍慧敏 警通连 干部科 Δ籍慧敏 Δ朱少海<br>工程科工程师 Δ张心汉 钻探队、作训科、工程科。 Δ张心汉 冯绍敏 Δ冯绍敏 工程科 Δ冯绍敏 Δ彭江南 卫生科 Δ邹积军 卫生科 Δ邹积军 Δ马顺才 警通连 直政科 Δ张乃银 二大队 作训科 Δ张乃银 Δ胡邦杰 1976年兵,河南民权人。曾任职一大队、总队司令部等。 <p class="ql-block">Δ胡邦杰</p> <p class="ql-block">Δ邱玉明,1973年入伍后一直在总队管理科工作,后任招待所所长,1988年调到济南军区,1997年转业,现居住济南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