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赶上前一阵子天气原因所有景点都关闭,临走心有不甘,还是就近去景点看看。太行山这里确实是写生画画的好去处,一路都有学生在写生。 </p><p class="ql-block">走去桃花谷不到一公里,眼巴巴的在景区门外往里张望一下不得进去。这里距王相岩有四公里,遇到一位八零后小哥,非常健谈,警惕性也很高。刚一搭话便问:你们从哪里来的?打疫苗了吗?</p> <p class="ql-block">本来谈好去王相岩看看就准备回去,车费二十。一看时间还早,今天不想写生,又在小哥的介绍下想去别处看看,只有太行屋脊可以开上去。谈好车费那就去太行屋脊吧。</p> <p class="ql-block">看王相岩这个地势,又没有索道,就是景区开了,我们也是上不去的,半山腰上那个曲折的栈道才算走完四分之一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八零后的小哥非常健谈,有问必答,而且到底是在外面读书工作过的年轻人,知道和懂的的还不少呢。 </p><p class="ql-block">太行山进山有条隧道,是进山必经之路。在隧道没有开通之前,山里人进出山都要过一条很难走的豁口。之前太行山里的人生活所需都是靠肩扛手提的扁担解决。而太行山的扁担精神是发源于供销系统,多年来,供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用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把一担担生活用品送上山,将一担担土特产品挑下山。</p><p class="ql-block">而那时的山里人需要的生活用品也是靠山里的特产以物易物来交换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开发了旅游业,山里人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没有索道,游客到太行屋脊只能走三个小时山路上来。这里是游客的步梯。</p> <p class="ql-block">幸亏这次找了部车开上来,省了许多力气。不过上山的路是条老路,不但曲折而且狭窄。要错车的话,必须有个宽一点的地方停一停,让对面车开过去。</p> <p class="ql-block">山里有许多树,但是没有人种果树。因为之前交通不便,生活很难,山里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而现在山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孩子要上学,山里大多都是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望下去那一汪碧水是太行平湖。今年雨水充沛,山谷里溪水不断。之前许多年沟壑都是干涸的。山里人靠什么吃水呐?太行山里散落的村庄是需要最基本生存条件而建的,首先要有常年不断的泉水。所以这几天去的村子还真是有水的。</p> <p class="ql-block">疫情起来之后,山里人很抵触游客,这点可以理解:怕把病毒带进山里。尤其是见到歪果仁更是躲着走。后来上面来说服:这些能进山的歪果仁都是长期住在中国学习或工作的。</p> <p class="ql-block">峡谷对面那个村落就是头一天去写生的韩家洼</p> <p class="ql-block">专场</p> <p class="ql-block">一路辗转来太行山还是颇费周折,虽然景点不开,但是没有游客,落得清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