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

刘靖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爸妈家在台基厂大街,东交民巷近在咫尺。我们家在这里居住40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久远的历史在元明清。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个地区先后设立了英、法、俄、德等国使馆,1901年命名使馆街。这街除使馆,还有银行、教堂、医院和历史留下建筑风格不同的洋房。</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东交民巷的财物、珍宝被抢被毁,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本书籍被毁坏。《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地区划“使馆界”,在四周修碉堡建高墙。辛丑屈辱条约,不许中国人在此居住、办公。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集会要求废除“二十一条”并向东交民巷各使馆提交抗议书。</p><p class="ql-block">1949年初北京和平解放,毛泽东命解放军武装通过东交民巷,向帝国主义示威。1959年按照我国政府的要求,各使领馆陆续从这里迁往建外地区。</p><p class="ql-block">在荒唐的文革期间,这条街被改名“反帝路”,相邻的街道改成“永革路”“必胜路”等,许多西式洋房被毁坏。七十年代初尼克松访华,“反帝路”继续反帝。反帝路啥时改回东交民巷的,暂时还没查到。东交民巷建筑群是北京20世纪西洋风格建筑群,是帝国主义侵华的见证,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老比利时🇧🇪使馆和远处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老北京最长的胡同,全长约1.6公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她的“网红”是因她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元朝在这里设有税务和海关,东、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明代为建棋盘界分成东西两部分。在这里,你体会不到 王府井、什刹海和南锣鼓巷的商业气息和喧嚣,有的是安谧和款款的叙说。</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结婚照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和中学生儿子从姥姥家取道东交民巷回自己家。路过教堂,里里外外灯火通明,人群熙熙攘攘,我猛然想起那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我好奇,跟儿子说到教堂里看看,宗教也是文化啊。没想到儿子说:老师不让看!我不以为然说:老师又不在,看一下就出来。他很坚持说老师不让看! 我很无奈:这学是上傻了吧?自己跑进去看热闹。空间不大的教堂挤得水泄不通,里面人声鼎沸,突然管风琴与合唱队的《平安夜》响起,空灵神圣而震撼人心。我根本就是无神论者,但在那一刻我泪水却夺眶而出。我回到街上与孩子汇合,想起“话糙理不糙”:“老师放个P,学生当场戏”,却忘不掉摄人心魄的高光一刻。退休后我通过弟妹的关系跑到西什库天主堂唱诗班唱歌,就是享受宗教音乐带给我的激动人心和荡气回肠,终因不能信教唱了两个月而半途而废。扯的有点远。</p> <p class="ql-block">规模不大的哥特式教堂显得“鹤立鸡群”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一队年轻的自行车骑行者从这里出发。</p> <p class="ql-block">老法国🇫🇷使馆,努克亲王夫妇最后的居所。之前这里戒备森严,别说照相,在这里稍稍停留都会被劝走。一个朋友“较劲”,非站在路上说“没碍事”,被胆小怕事的我强行拉走。亲王故去后,门前不但可以停步而且能拍照了。这里是远近最上相的大门呢。</p> <p class="ql-block">温总理的宅邸。都说他有远见,在任时不住中南海,不顾“扰民”一天三四次交通管制回家陪老母吃饭。今天我刚举起手机就被通过小窗瞭望的卫兵喊话:不许照相!吓的我落荒而逃。温总理住在这里“地球人都知道”,退休后安全级别照旧哈。</p> <p class="ql-block">法国邮局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建筑不知是什么使馆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日本正金银行,现为法院博物馆,凭身份证入场。里面实物、照片、录像应有尽有,非业内人士看热闹蛮可以。展室老房子散发的古旧气味,木结构地板、楼梯发出特有的声音,很有怀旧感。哈,我有买椟还珠之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门,庄严肃穆深邃。</p> <p class="ql-block">顺带说一下正义路。东交民巷和正义路像对孪生兄弟,文革时东交民巷被改名反帝路。另外“科普”一下,北京的街道路牌,东西方向是白色南北方向是绿色,东西白南北绿,很容易教人辨识方向。</p> <p class="ql-block">老六国饭店,正义路南,1905年建成,见证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等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正义路与东交民巷十字路口向北,左手是街心花园。疫情前我天天来走步,一直走到长安街再折返。春天拍一些玉兰花迎春花什么的,没人看,自我欣赏。有时中国人外国人问路,我很乐意指指点点,还颇有收获感。在这里,最纠结的是看见访民,在市府对面在花园里、长椅上,结队穿制式冤情T恤的、高声陈述呐喊的,无论酷暑严寒。我心里塞满悲哀与同情:风餐露宿该有多大的冤情啊!😢</p> <p class="ql-block">北京卫戍区大门和礼堂,老式建筑,宽大气派。我跟做贼似的,拍了一张照片掉头就跑,生怕被枪指着。</p> <p class="ql-block">正义路,远远看见北京市政府旧址,“门前冷落车马稀”,看大门像是“人走茶凉”。刚举起手机,从门房里突然钻出个“绿制服”冲我高声:不让照相!吓的我再次落荒而逃。父亲在世时,司机常开车带我从这个门进去,拿了报纸从台基厂北京市委一侧大门出去,我才得以一睹北京市领导机关内部风貌。</p> <p class="ql-block">回到东交民巷。最高人民法院,肃穆而森严,它和身后面朝长安街的公安部一样拒人千里之外。高法这里的卫兵倒不在乎我照相。</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旧建筑都“无人招领”的样子散落在路的两旁。</p> <p class="ql-block">小学二年级时,我和同学放学回家,一个外交部的孩子领我穿过东交民巷老使馆区。因建筑特别,我们东张西望。“吱嘎”一声一扇木门开了,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怯生生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她微黑的皮肤,眉心中点着红点,一张轮廓清晰好看的脸。看到生人,女孩儿很快关上了门。是印度🇮🇳使馆,没有栏杆和围墙,也没有包头阿三或其他警卫人员。如今女孩子也“奔七”了,她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我面北背南看这路牌,意思是遗址向东走。我向东走,甚至过了马路,不但没有遗址,连门牌号都越走越小,“神仙指路”吗?本地人都找不到,怎么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北京警察博物馆四根罗马柱很给力。参观需网约,应该不会门庭若市。</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西头是天安门广场东侧,汽车需绕道,行人凭身份证过去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上图,西班牙使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广场的检查站。防疫?安全?慎之又慎。</p> <p class="ql-block">我想到给东交民巷拍几张照,是因为这两年北京市大动干戈腾退腾挪。我爸妈家这个院子离天安门王府井都近,想象中是搬迁“高危”地区。院里的老人不少,都在九十岁以上,搬家于他们可算是伤筋动骨。</p><p class="ql-block">我在附近拍照写一些文字,算是搬迁精神准备。整整六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的楼房“巍然屹立”。这得益于建筑材料都是盖人大会堂剩下的边角余料,质量杠杠的。墙体厚达30多厘米,楼层挑高约5米,冬暖夏凉,抗八级地震。2006年我回国前让儿子给我买房,首要条件是离台基厂近,我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挨得近沾仙气(我瞎说啊)。后来我如愿以偿,在“一碗汤距离”买了个小房。</p><p class="ql-block">大院闹中取静,谁说不是风水宝地。院子里有花草树木,一棵是香椿树另一棵也是香椿树(模仿鲁迅说着玩的)。其实院里的大树是杨树,夏天风吹树叶哗哗响,像是在下雨。春天的杨树毛毛掉一地秋天叶子落一地,难为扫地的师傅了。养花草固然好,同时也养了蚊子。花腿蚊子攻击性强,太阳落山我们都不敢出门,到门卫取个快递都遭蚊子的伏击围剿。不得已要出单元门,先洒上风油精,再一路小跑。</p><p class="ql-block">也许有一天我不得不挥别:Ade 我的杨树毛毛,Ade 我的花腿蚊子🦟……(仿鲁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