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跻身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中华诗词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向往黄鹤楼,始于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美丽的传说,恢弘的气势,荡气的乡愁,在诗句中氤氲,在读者心头缠绕。</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名字来由,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 一说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二说因仙人驾鹤而去得名。其中一个版本是: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另一个版本则是: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人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说完,仙人离去。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大家纷纷欣赏。有一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无奈,店家拍手四下,黄鹤从墙上浮现出来,步履沉重的飞舞。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道:“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说完,坐云离去,黄鹤也跟随离去。</p><p class="ql-block"> 也许关于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多少有点惋惜和惆怅,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以悲情居多,但也有乐观向上的:</p><p class="ql-block">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p><p class="ql-block"> 细想一下,黄鹤楼长联依然悲情:</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低声缥缈,鹤影翩跹。</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泛一叶扁舟,东望黄鹤楼,矗立江边,与周边低矮茅屋相比,确有鹤立鸡群之感,对它的雄伟壮观肃然起敬。登临黄鹤楼的名家大腕不少,但在崔颢之后大都不敢贸然提笔。传说诗仙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黄鹤楼的“搁笔亭”成了一个小景点。</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黄鹤楼,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长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p><p class="ql-block"> 如今登临黄鹤楼,倚栏临风,远眺长江,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有心旷神怡,却难体会“极目楚天舒”的辽阔,“临仙人居”的巍峨。也许是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写得更有磅礴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p class="ql-block"> 一首诗历经千载传诵,成就了江南名楼;一座楼轮回修建,承载着历史文化。一首词纵情山水人文,抒发了伟人壮志;一座桥沐浴风雨,见证着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昔日龟蛇锁大江,江波使人愁已成为历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锦绣山河,幸福安康,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游历名山大川,楼台亭榭,感慨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迁,也丰盈着自己内心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