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四法”

李迎杏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这里推荐教师自我调适“四法”,希望能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p> 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p class="ql-block">  教师面对着各种压力,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面对负面情绪,有人选择了压抑。这更多的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认为这是有修养的表现,而对宣泄情绪更多的给予否定评价,认为是自控力差的表现。实践证明,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累积而不是消失,事情并没有真的得到解决。其实 “人无完人”,宣泄不良的情绪并不“丢人”,而是注重心理健康、关爱自己、接纳自己的表现。</p>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p class="ql-block">  教师工作辛苦,许多教师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往往会因为忙于追求,而忽视生活。事实上,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只是过分地追求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忽视其它,就会产生适应性的问题。因此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是维持和保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其次,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生活圈子小,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仅失去了学习别人、汲取新鲜经验的机会,更容易产生压抑、自卑、守旧等不良心理。</p>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p class="ql-block">  遇到问题不要一个人扛着,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当然,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幸福美满的家庭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另外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乐趣与心理支持。如交几个知心好友,闲时一起吃饭聚会、娱乐、旅行等。一方面可以放松,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充满活力。</p> 正视问题,寻找快乐 <p class="ql-block">  教师最害怕的不是工作量太大,也不是跟家长闹得不愉快,而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 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控制感。我们要正视问题, 充实生活,积极地寻找平凡生活中的快乐因子,让希望像春树发芽一样生长起来。培养一种爱好,让自己过有情趣的生活;为亲人、朋友买份礼物,让自己享受爱与被爱的温馨;用心实践并记录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让自己的生活有收获。我们的收获来自于什么?一堂激情澎湃的好课,一次真诚而畅快的谈心……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只有那些精神丰盈、精力充沛的人,才能渐行渐远,拾级而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