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strong>提醒:点击上面蓝字 即可免费订阅</strong></strong></h3></br><h3> <h3>该连是老红军连队,是我军著名的“模范红三连”,诞生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的烽火中,前身系红四方面军10师28团3连。从三连先后走出了大将王树声、上将许世友、上将李德生、中将曾绍山、少将何正文等30位军职以上领导和一大批功臣模范。</h3></br><h3>1935年秋,该连随红10师第二次穿越草地时,由于部队极度疲劳,一部分伤员掉队。负责收容任务的副连长李玉胜把28名掉队的伤病员组织在一起行军。为战胜困难、走出草地,李玉胜提议成立临时党支部。在临时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伤病员们经过艰苦行军,粉碎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终于回到党中央身边,“草地党支部”的名称由此传开。之后“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成为“红三连”的连魂。</h3></br><h3>1937年,改编为129师385旅769团1营3连。769团是抗战四大名团之一,被八路军总部誉为“太行山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唯一得到总政治部认可的百将团。</h3></br><h3> <h3>1940年,该连随朱德总司令赴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警卫任务。谈判结束后,3连奉命徒步返回太行山根据地。返回的路上,国民党军拒不接待3连,不但拒绝供应3连粮食,还下令沿途老百姓不卖粮给3连。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3连官兵紧紧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党员分头带领大家到老乡家里摸情况,联系群众,讲抗日道理,宣传八路军的抗战决心,争取民众支持。就这样,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连官兵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克服艰难险阻,冲破了国统区的层层封锁。在经过渑池、垣曲等地时,将封锁在国统区兵站的人员收编为1个连;经过中条山时,又将活跃在该地区的游击队编为1个连,并带着他们(近乎一个营)一起胜利回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队伍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还越发壮大,体现出了老八路的过硬素质。因此在1941年11月,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党支部【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h3></br><h3> <h3>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第19团1营3连。</h3></br><h3>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第19团1营3连。</h3></br><h3>1949年,改编为11军31师91团1营3连。</h3></br><h3>1951年,该连随31师91团在12军战斗序列下入朝参战。在上甘岭战斗中,3连浴血奋战,打退当面美军多达18次疯狂进攻,全连只有李万喜等三名指战员幸存。战后以三名勇士为基础又重建了3连。</h3></br><h3>1969年,全军番号重排,3连随所在部队改番号为12军36师106团3连。</h3></br><h3>2003年,随第36师缩编为旅,该连为第12集团军第36旅摩步1营3连。</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老兵读史》精彩内容</strong><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FXH7LURwPUBq_Kfwvj67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