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微信昵称与解放军军歌

国忠永前

<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一九六零年,适逢国家困难时期,母亲没有奶水,我又体弱多病,能否长大成人,父母没抱希望,也没给我取小名。是奶奶不离不弃,精心呵护,用面糊糊喂养我,并用她所掌握的中医治病方法把我喂养大,还给我取了小名叫“国中”,“中”是好的意思,是山东平度方言。奶奶觉得现在国家好了,不用讨饭了,人们有饭吃、上班发工资、孩子们结婚安排房子、上学、看病不花钱、新中国真好!这就是奶奶理解“国中”的含义,还有:就是奶奶希望我能托国家的福,去病消灾,健健康康长大成人。后来我上了学、识了字,把“国中”改成了“国忠”,我告诉奶奶:“国家好了需要忠诚的人保卫,奶奶听了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奶奶不但把我喂养大,还给我讲做人的道理,我参加工作后,奶奶说:“你送我回山东老家吧!落叶要归根,我老了不想死在北大荒”,我说:“奶奶你好好活着,别想那么多,我好好工作,将来调回山东,咱们一起回老家,我照顾你也方便”,这是奶奶的嘱托,也是我对奶奶的承诺。可是她老人家没有等到这一天,一九九五年我亲爱的奶奶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岁!一九九六年我调回山东工作,一九九七年我联系亲人们把奶奶安葬在平度老家。奶奶的嘱托成了我永远不能完成的任务,我对奶奶的承诺成了永远不能兑现的承诺,我终生遗憾,每每想起万般自责、痛心不已!感恩我亲爱奶奶的喂养、抚养、天道地规的教诲、伦理纲常的告诫和相伴!(下面是我亲爱的奶奶和我在奶奶怀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我四至五岁时,身体仍非常虚弱,父亲为了增强我的体质,只要他在家就教我打拳、拼刺刀、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向后转、向右转、向左转,提升我的精气神,激发我的运动热情,并教我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军旅歌曲,那铿锵有力、震撼激昂的旋律和歌词,深深铭刻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下面是我亲爱父亲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记得在我五岁时,有一次晚上睡觉前,我骑在父亲的肚子上、“骑嘎哒马”,我学完军歌后,父亲摸着我的胸口,无意间说了句:“没有支心骨、活不过二十五”,“支心骨”就是胸口中间尖头向下的锥形骨骼,专业名称叫“剑突骨”。因为我生下来就营养不良、发育不良,长成了“鸡胸脯”,所以摸不到剑突骨的位置。在旧社会,穷人家生了这样的孩子是养不活的,即便是养活了也会过早夭折的,所以民间才有“没有支心骨、活不过二十五”的顺口溜。然而,父亲无意间的顺口溜,却让我萌生了要长出健康胸脯的坚定想法,由此我与体育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快速发育,加之我喜欢运动,胃口大开,食欲大增,总是感到饥饿吃不饱,无论酸、甜、苦、辣、咸,只要能吃、我吃着都香,到初中时胸部已发育正常,十七岁我高中毕业时身高已长到一米七八。学生时代一千五百米中长跑我始终保持第一名,仰卧起坐、俯卧撑、单、双杠等运动坚持至今。下面的照片是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虽然已经六十一岁满头白发,但胸部肌肉和六块腹肌仍很健硕……。</p> <p class="ql-block">感恩我亲爱父亲的关爱、鼓励、谆谆教导和点化,让我成为有坚强意志、身心健康的青年、一路前行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我的少年时代,父母、老人给孩子们讲的故事都是:志愿军打美国佬、解放军打蒋匪帮、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红军打白狗子,大喇叭、广播站播放的都是: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和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唱美好生活、歌唱美好家园的抒情歌曲和民歌,小男孩们更多喜欢永远向前、绝不后退、从不言败的军旅等革命歌曲,看的电影都是:鸡毛信、红孩子、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奇袭、渡江侦察记,心中的偶像都是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当然我心中的偶像还有我亲爱的父亲,父亲参加过渡江战役,是第三野战军渡江先遣支队队员,参加过解放大西南,曾是第二野战军两广先遣支队队员,还参加过西南剿匪,这些都应该是早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军旅文化的熏陶吧!</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我已经六岁,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说工作忙,没有时间送我去学校,让我自己去学校报名,并让我记住:“奶奶的名字叫王翠娥、父亲的名字叫朱俊萍、母亲的名字叫侯玉珍、哥哥的名字叫朱永学、我的名字叫朱永先、弟弟的名字叫朱永进”,我们哥仨的名字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读叫“学、先、进”,我在父母面前背诵了两遍,说:“都记住了”。第二天我蹦蹦跳跳的前往小学校报名,学校离我家不远,在一营营部机关门前马路的东南面,一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一团的建制单位,二十一团一营,也叫八五三农场一分场。小学校的操场上有很多小同学们跑来跑去的玩耍,我站在学校门口,正想着去哪里报名,这时,一个小男孩向我跑来,说他自己叫刘欣欣,问我是来报名的吗?我说:“是的”,欣欣就领着我到了报名的办公室,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不假思索、顺口就说叫“朱永前”,老师问:“是永远向前的永字和前字吗”?我说:“是的”,又问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吗?我说:“不会”。老师就在发给我的语文书上写了我的名字,并告诉我其它的书本上面让我学着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名字被我不假思索的改了,之所以说不假思索,是因为“永前”两个字的读音似乎早已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定式。</p><p class="ql-block">欣欣的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是小学老师,他对学校的环境很熟悉,我报名晚了几天,不认识其他同学,欣欣带着我和同学们一起玩,很快大家都熟悉了。那时的学校是九年制教育,我和欣欣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在一个班、都坐在最后一排、都是同桌,我们的友谊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第一天放学回到家,父母检查我的书本,看到签名叫“朱永前”,问我:“把名字忘记了吗”?我说:“没有忘,是我自己改的”,我喜欢“永前”这个名字,父母看我很坚决,也就同意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从小的生长环境影响、早期的军旅文化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让解放军军歌深深的铭刻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我才会不假思索、自然而然、顺口改了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父亲因战争年代的伤病和屯垦戍边的艰难困苦岁月,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二零零一年我亲爱的父亲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每当我怀念父亲时总要唱起解放军军歌,自从有了手机微信,我的微信昵称用的就是解放军军歌的前三句,向前!向前!向前!以此纪念我亲爱的父亲……!</p><p class="ql-block">今天又到了八一建军节,祝贺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四周年!祝愿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可以告慰父亲他们那些已逝的、曾经驰骋疆场的老战士们、还有我亲爱的奶奶: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人民解放军的军号声仍在天地间回荡!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依然嘹亮!</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