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虽并非土生土长,但从记事起,就从这里开始。相信同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幼時的記憶,不知你还记得多少?往事似乎就在昨天,记忆犹新。发现这组由规划设计院存留的当年照片,与如今的变化做一比较,看北京这些年的变化。这张是当年东四地区的最大的邮局,一个高台阶进去邮政大厅,左前方是大家购买邮票,邮寄包裹的柜台;右面是一排玻璃小房子,就是打长途电话,发电报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东四三条胡同就是这样。一个很专业的修车行。高台阶的铺面门脸,门外立着几个支撑修车的架子,屋里到处挂着摆放着轮胎,车圈,链条等修补的零件,非常热闹,方便来往路过需要修车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三条口是两家饭馆替代。一家张亮麻辣烫,一家涮肉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五条与四条中间的一个死胡同,俗称“茅房大院”。大概因为胡同口里不远处有个公共厕所,被大家称为“茅房”大院。</p> <p class="ql-block"> 胡同口北原是一家出租汽车公司,数年后改造成一家洗浴中心,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五条胡同口南边原是一家国营食品店,周边的居民都喜欢在这里购物,糕点,小食品,冷饮样样俱全。</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左右各开了家不同风格的餐馆。一家老家肉饼,另一个涮肉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知从哪年,经过装点后的邮局。</p> <p class="ql-block"> 这家邮局从北大街东面搬到路西,原来青海餐厅路西的位置,最后搬到了南大街路东地铁站旁。原来的邮局几经周折,装修成这样的,没有营业,不知要如何经营。</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小时候的东四人民市场就是这样,三个大门洞,厅内两侧好像还有哼、哈二将雕像,门洞里面虽然很暗,但特别凉快,炎热夏天伏天时,一些老爷爷老奶奶都会聚到这里聊天乘凉。</p> <p class="ql-block"> 这个似乎更早一些的人民市场。根据图片看应该清末时期啦。</p> <p class="ql-block"> 曾经辉煌一时的北京四大商场之一人民市场,因一场大火,几经磨难,装修改建,再装修改建,多种经营方式也没有恢复元气,成了这个模样,大厦前面修建了隆福广场,仍旧无法挽救失去的人气。经过几年重建,成了这样,不知是否还能回到从前……。</p> <p class="ql-block"> 最新装改后,确实有些恢宏气势,给人一种大手笔的感觉。目前只有一层开了几家店,北门的京A酒吧,院内的美术馆,体育用品店和南门的开张的两家饭馆及一家图书馆(销售),其他楼层完全成为文创园了。</p> <p class="ql-block"> 重建的大厦成了这个模样。</p> <p class="ql-block"> 见到这张照片,联想到小时候,东四路口非常有趣,繁杂交错的路口东北角确实有一个很显眼的挺高的警察指挥亭,交警处理事故前前后后,要爬上爬下这座岗亭。</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路口,已经是一家物美超市大卖场,供当地居民购物啦!</p> <p class="ql-block"> 路的西北角原来是一家青海餐厅,装饰的有些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风格。早上有早餐,餐饮挺方便。再往北是这家新华书店。近些年因修地铁,这些建筑全部拆除啦。被隆福寺扩建占据,胡同里面的店铺全部拆掉,不知今后新建环境是什么样子?还能不能恢复以前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隆福寺东口,原是一家明星电影院,这建筑隐约记得,只知道门外大幅的手绘的电影海报广告,画的很逼真呐!隆福寺一条街上三家电影院,一个剧场,为周围居民提供娱乐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这幅牌坊门楼还真没有印象,只记得应该在马路对面头条口,有一个很破的门楼牌坊,牌坊往北是一家委托商行。</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小时候的明星电影院,门两边都是电影广告。那时电影院很破旧,进门上台阶穿过过道右转就是售票厅。</p> <p class="ql-block"> 这家医院就在从教子胡同往东的“钱满”胡同东口。牙科医院面积不大,很少有人到这里看病。现在可能迁到马路对面,成为一家东四牙科医院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那家从路西迁过来的牙科医院。</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的六条胡同口,口南有些弧度圆形建筑。</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六条胡同西口,变化不大,除了原来有些半圆弧形建筑,改成现在这个模样,只是翻新一下。</p> <p class="ql-block"> 原来八条胡同西口还有一家七姐妹照相馆呐!这个印象不深啦!</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八条胡同口,一边是木北护肤造型屋,另一边是一家护肤用品店,看样子比那时豪华的多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说说东四南大街。闲暇逛逛南大街,儿时有些记忆,仍旧还保留的几个地方。这家修理钢笔店印象深刻,上学的时候曾经在他家还修过钢笔,没想如今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原来就是居民住家儿,位于北大街明星电影院北边,建筑有些特点。这些年几次街面翻修,还是保留原来模样,左边第一家成了名牌旅游鞋特卖店,很受年轻人喜欢,常常会有很多追牌族排队购买。</p> <p class="ql-block"> 当形势发生变化后,三友商场被无形压缩了很小规模。</p> <p class="ql-block"> 原来很亲民的三友商场已失去往日的辉煌,销售已经退出了寸金之地,改建成了以文创园为主体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往事,六十多年啦!那些旧情旧景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半个多世纪,从这一角看北京的变化。从北京的变化,看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强国富民立足世界之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