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鞋底,我故乡的乡情记忆

空心木头

记忆中,我的童年,生活在农村,家家户户贫困潦倒,家里吃的用的穿的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自家手工制作的。一日三餐,父亲母亲叔父婶母总会到菜园间摘几把青菜,配上自家收割的稻谷,就是我的生活。<div>  当然,我童年的农村生活,衣服都是母亲缝缝补补凑合着穿的,好多时候我都赤着脚奔走在乡村每一个角落间。逢年过节,才有一双新鞋穿,新鞋的鞋底也是母亲亲手做的。因此,小时候的我,很喜欢纳鞋底。</div> 我小时候的农村,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逐渐转好,因此,我常跟着母亲学绣花,学习纳鞋底。<div>  那时候,纳鞋底是我的故乡农村一项群众性的副业生产,乡村大队把纳好的鞋底集中起来之后,就送到鞋厂去,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布鞋,有分发给各家各户的,也有作为礼品送到亲戚亲友的,也有自家制作的,供应自家穿的,更多的是拿到商店销售。</div> 那时候,我一看到好多人在一起纳鞋底,心里就痒痒的,想着自己假如有一双布鞋穿,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每次放学回家,或是周末假期,我就缠着母亲给我整鞋底。我的母亲总是说我年纪小,不懂事,要我过几年在学纳鞋底。<div>  直到我上中学了,缠着母亲的次数多了,母亲才给我整了两双鞋底。我高兴极了,抱着鞋底就跑去找人教。</div><div> 记忆中,纳鞋底需要先准备好绳子,将纺织好的针线搓成六股或七股,再拿到纺车上一合,就成了。纳鞋底还需要技术,一般人一天能纳一只鞋底,技术熟练的一天能纳两只鞋底,而且能纳出好多种花样。什么“水浪花”呀,“满天星”呀,“九针加四针”呀。……我都喜欢,每天,有了空闲时间,我们就不断练习纳鞋底,不久之后,我终于学会了纳鞋底。</div> 我童年的时候,每逢周末或假期,我总喜欢和邻居小伙伴聚集在一起纳鞋底,直到熟悉并熟练了,我们便比比看谁纳得快、纳得针脚齐,谁挽的疙瘩棱正,纳的花样新颖。<div>  我们凑在一块,或是在屋子里,或是在大树下,或是在空旷的晒场上,比赛着干。看吧,插针拉绳子,飞快地一起一落,纳鞋的绳子来回舞动,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伴着收音机袅袅缭绕着的动听的潮州戏曲音乐,气氛紧张而又和谐。</div> 那时候,故乡的乡亲,婶母和大姑娘们,在一起纳鞋底的时候,总喜欢说起她们纳鞋底做鞋子的光荣历史。说是在战争年代,潮汕遭遇敌军疯狂进攻不幸沦陷的那些日子,年轻的小伙都自觉地参加解放军游击队,战斗在昏天黑地的日子里,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div>  为了支援战斗在前线的英雄,妇女们常常挑灯夜战。清晨,整捆整捆的布鞋就送到了前线。每一双鞋都凝聚着乡亲们对亲人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div> 每次听到邻居的婶母和大姑娘们诉说的往事,我总觉得很遗憾,生在和平的年代,没有能赶上革命时代,不能够参加那些惊天动地实现人生价值战斗在前线的时代。<div>  但我又想,今天我们纳鞋底,也是很有意义的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情。用我们纳出的鞋底做成鞋,暖暖的布鞋会穿在为祖国建设在工地上的工人们,有的会穿在耕耘在农田间挥汗如雨的亲人的脚上,有的会穿在正在上学的兄弟姐妹的脚上,……这千针万线不也是凝聚着浓浓的乡村乡情,与乡村的生活紧密相连吗?</div>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的亲人已经不再纳鞋底,穿在脚上的皮鞋亮闪闪,见证着农村美好生活的变化。<div>  每次想起我童年时跟着母亲跟着乡亲们纳鞋底的日子,我心中带着难忘的记忆和温馨的回忆,那贫困中自给自足的日子,那些花样翻新坚实耐用的鞋底,那在劳动中憧憬着美好明天的生活,永远是我心中浓浓的乡情记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