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井陉南障城镇吕家村,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晋冀交界处。明永乐年间(公元1360年-1424年)本县南障城洪河漕吕氏迁居此处,以地名称汪儿村,后吕氏人丁兴旺,遂于清顺治年间改为吕家村,沿用至今。从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厚,2012年11月1日获批河北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 因本村古建筑多,建筑格式多,风格不同,且生态环境美,山势高峻,是太行山民居的代表,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主要看点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三滴水院、绣楼院、日月楼院、吕拴科院、新院、福寿院、吕玉峰、吕兵拴院。二、别具风格的遗迹:关帝庙、玉皇阁、迎客古槐、古榨油坊、古农耕器具、古家谱。三、传承史诗的红色旅游资源:庚子战备防御洞、庚子战备长墙、长生口战役129师指挥所、邓小平旧居、抗战烈士碑。四、奇特的自然景观:深沟寨垴、溶洞。</p><p class="ql-block"> 吕家村历史悠久,村内保存古民居较为完整。古建筑群主要以明清老院为主,共有76处,最具代表风格的12处,保存完整的主要有八家。清末冯光才在此修筑抗击英法联军的工事--庚子长墙,高2米,宽1米,绵亘数十里,至今蜿蜒挺立。1938年2月,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到此设立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并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b>村口大门</b></p> <p class="ql-block"><b>吕家村迎客槐</b></p> <p class="ql-block"><b>刘伯承住所</b></p> <p class="ql-block"><b>邓小平住所</b></p> <p class="ql-block"><b>抗战遗留标语</b></p> <p class="ql-block"><b>情景剧排练现场</b></p> <p class="ql-block"><b>吕家村民居与街道</b></p> <p class="ql-block"><b>吕家村村民委员会</b></p> <p class="ql-block"><b>以上图片是今年四月拍摄</b></p><p class="ql-block"><b> 图文编辑:</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制作:谭振亮</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7月31日</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