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颜真卿</b>的楷书,人称“<b>颜字</b>”、“<b>颜体</b>”。以书家姓氏冠名其书法,这是古代大书家享受的徽号。尽管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进入书法史的大书家,却只有极少数书家能够获得这样的徽号。</p><p class="ql-block">颜真卿之前,有<b>钟繇</b>、<b>王羲之</b>、欧阳询、<b>褚遂良</b>,</p><p class="ql-block">之后有<b>柳公权</b>,<b>苏</b>、<b>黄</b>、<b>米</b>3家,还有<b>赵孟</b>。</p><p class="ql-block">他们的字迹作为字帖进入寻常百姓家,被一代又一代的书家引为楷范,家喻户晓,才能获得这样的徽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真卿楷书的普及程度,犹有其他书家所不及的地方,他书写的《干禄字书》是唐朝科举士子必备的工具书,也是字帖;宋代人又将他的楷书做成横细竖粗的印刷体。当然,欧体、柳体也曾做过印刷体,但是他们缺乏颜真卿的昭昭事功、浩然气节,还有惨遭杀害的悲壮。</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33岁书写的《王琳墓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氏诗礼传家,也是书法世家。颜真卿生于长安,祖籍琅琊,此地也是王羲之祖籍,但王氏迁居琅琊在东汉时期,而颜氏在先秦时期就定居于此。</p><p class="ql-block">《颜氏家庙碑》追述祖先,提到“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颜回是孔门最贤的一位,孔子夸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六世祖颜协善草隶,南朝的梁代,荆楚一带的碑碣大多出自他的手笔。五世祖颜之推通字学,工书法,其《颜氏家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家训著作。从曾祖颜师古注释《汉书》而为史家称道。</p><p class="ql-block">伯父颜元孙编订《干禄字书》,分别正体、通行体、俗体3种写法,盛行于唐朝。颜真卿祖父颜昭甫、伯父颜元孙、二兄允南皆工书法。所以颜真卿在《草篆帖》里自豪地说:“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颜真卿承继家学,《新唐书·颜真卿传》说他“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但他也能篆隶,《郭虚己墓志》志盖上的篆书、《东方朔画赞碑》的隶书碑额,乃其手笔。</p><p class="ql-block">唐朝时,颜氏数代通婚的陈郡殷氏也是书法世家,高宗、武后两朝,殷令名、殷仲容擅长大字题榜,为天下所宗。颜真卿写的楷书碑刻字形比一般唐碑上的字大一些,而且能写摩崖大字,估计他兼得殷家榜书之法。不得不承认,书家贵重“颜字”,自有颜真卿人格魅力、人格力量的感召。</p><p class="ql-block">颜真卿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年代,一生饱经忧患。幼年丧父,母亲殷氏“躬加训导”,“伯父颜允南亲自教诲”。颜真卿在《颜氏家庙碑》中自述的官履是“举进士,历校书,举醴泉尉”,转“长安尉,三院御史,四为大夫,六为尚书,再为采访节度,充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公”。其中,县尉、御史、尚书属于本官,采访节度使和礼仪使属于中央外派的差遣官,大夫之类是显示品级身份的散官,鲁郡公为爵位封号。</p><p class="ql-block">其实,颜真卿省略了自39岁调入中央任监察御史以后多次被贬外放的经历。最早一次在玄宗朝,杨贵妃兄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他在平原太守任上首举义旗,奋力抗击“安史之乱”,又被朝廷调回重用。但他不改耿介正直的脾气,弄权的宰相元载、杨炎、卢杞“忌之”,专权的宦官李辅国“恶之”。肃宗、代宗两朝,他3次在(宪部、刑部)尚书职位上被逐出中央,2次夺其实权,改任太子少傅、太子太师,所谓“外示优崇,实去其权”。一般官僚得了一次教训,就会知趣卖乖、三缄其口,颜真卿却始终恪守人臣“忠义”之道,知无不言、不党不阿。77岁那一年,军阀李希烈叛乱,卢杞派颜真卿前往汝州(河南临汝)劝降,欲置之死地。此前颜真卿对卢杞表示,“今已羸老”,不愿出京充当“方面之任”,但他依然奉诏前往,终遭杀害。</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42岁书写的《郭虚己墓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推崇,人见其书,往往联想他的人品。</p><p class="ql-block">欧阳修说:“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颜真卿楷书有些微词的米芾,也感到颜字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p><p class="ql-block">中国的书法品评,公元6世纪即有以人喻书的例子,梁朝袁昂《古今书评》说,“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王右军书法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爽爽有一种风气”。借他人姿态风度比兴,人们对颜字也有类似的品评,所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p><p class="ql-block">宋朝书家品评颜字,意识到颜真卿书品与人品的统一,故有“书如其人”的品评。此种鉴赏书法的模式,固然是宋朝书家的发明,而对象则自颜字始。学颜字的风尚也始于宋朝,欧阳修、蔡襄、苏轼、米芾都学过颜字。但是宋朝书家说,“公权之学,出于颜真卿,加以盘结遒劲,为时所重”,从柳字的形态看,确实如此。宋朝以后学颜而成名家者,明朝有董其昌,清朝有张照、刘墉、钱沣、何绍基,民国有谭延闿。刘恒《中国书法史·清朝卷》指出:清朝中期,道光皇帝也学过颜字,举世效仿,“颜体几为帝王家学”。当时官僚、文人、举子学习楷书大都从唐碑入手,饰以赵孟的圆润匀称,所以馆阁体不外“颜底赵面”或者“欧底赵面”两大类型。</p><p class="ql-block">自那时以来,人们学习楷书的范本,形成了“欧、颜、柳、赵”4家系统。196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柳溥庆编的一套标准习字帖,供全国中小学生练习楷书使用,选的是唐楷3家,《欧体九成宫标准习字帖》、《颜体多宝塔标准习字帖》、《柳体玄秘塔标准习字帖》,上世纪80年代又补足了《赵体寿春堂标准习字帖》。</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44岁书写的《多宝塔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统计过颜真卿的楷书碑刻,把失传的那一部分算上,多达40余种,现在还能见到的碑刻拓本约有16种。</p><p class="ql-block">过去所见最早的颜字碑刻是他44岁写的《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俗称《多宝塔碑》,碑石现存西安碑林。董其昌学颜字得力此碑,所以明朝时“世人最喜”,学童学颜字,大多临仿《多宝塔碑》。</p><p class="ql-block">有学者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撰文,声称颜真卿早年学过民间的写经体,依据就是《多宝塔碑》。如果我们了解颜真卿的家世和家学,了解古代社会精英书家与民间书手“上行下效”的单向传导关系这一事实,而且不是以近现代社会的变局简单套用古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误解。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比《多宝塔碑》更早的颜体楷书,1997年、2003年河南省偃师市出土了两方颜真卿楷书墓志,先出土的《郭虚己墓志》是颜真卿42岁的笔迹,后出土的《王琳墓志》更早,写于33岁。这两方墓志上的楷书还带有些许虞字、褚字的痕迹,根本不类写经体。由这3种颜体楷书,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早期书法的递进关系:<b>用笔,由平顺转为顿挫;笔画,由单细转向厚重;结构,从平正变为欹侧。</b></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72岁书写的《颜家庙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真卿楷书碑刻大部分写于50岁之后,50岁到60岁之间写有《谒金天王神祠题记》、《臧怀恪碑》、《郭家庙碑》。60岁之后尤多:《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元结碑》、《宋璟碑》、《八关斋记》、《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占了平生所写碑刻的半数以上。</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后期的楷书,笔画圆劲浑厚、笔力沉着,“劲节之气隐隐笔画间”。</p><p class="ql-block">结构上,他采用了“外实内虚”的手法架构字形,像篆隶书那样正面取势、稳重端庄。尤其是颜真卿72岁“撰并书”的《颜家庙碑》,气势雄强、洗尽铅华。</p><p class="ql-block">后人称颜字“有若篆籀者”,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者”,所谓“得右军之筋”,可以说,只能在他50岁以后的楷书中看到。</p><p class="ql-block">颜体楷书,存世数量多,时间跨度大,演变轨迹明显,是难得的书法“个案”。</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比观早期的《王琳墓志》、《多宝塔碑》和晚年的《颜家庙碑》,书法风格和技法的变化应验了唐朝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结字三境界的论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p><p class="ql-block">书法史上,颜真卿的贡献和意义,在于他用篆籀古法变革“二王”以来的楷书,成功地示范了新的楷书技法。</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采用“二王”的笔法写楷书,字形一大,形散神离,顿失气势。而颜字超越了这一局限,堂堂正正、大气磅礴。</p><p class="ql-block"><b>“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这两句诗,是对颜真卿书法最经典的概括。</b></p> <p class="ql-block">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法小学堂”图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