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摄影,到目前为止我照了不下几万张甚至是十几万张照片。以前用胶卷的照片影集装了几箱子,现在的数码影像就更多了,存了几个硬盘,还刻了光盘。一是自己喜欢摄影,再一个就是在人们还没有普及照相机的时候,我在团保卫股当干事,因为工作需要就配备了照相机,有这样一个方便条件,所以照的照片就多。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照片很少,主要是那个时候要想照相就要到照相馆,或者请摄影师来照相,或者在旅游点花钱照相留影。不像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有的还有单反、微单,走到哪里都能留下照片,以及视频。在这么多的图片中大部分照过就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有的照片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看到它就能勾起一串串回忆。有一天翻看老照片,看到了下面这张照片,使我想起了终生难忘的新兵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新兵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沈阳军区1972年底到我的家乡征兵,我听说后高兴的直蹦高。当兵是我从小就所盼望的,在那个年代解放军在人们心中有相当高的威望,谁要是有一身军装或者一顶军帽,小伙伴们羡慕的要死。“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这是毛主席发出的号召。所以当兵是所有男孩子所期盼的。我当年才15岁,个子小还很瘦。报名的时候怕不够条件,很怕给刷下来,就恳求在大队部工作的一个叔伯姐姐给虚报了三岁。体检的时候怕体重不够,体检之前吃了个大饱肚子才刚够斤称。经过体检、政审、家访等多道关卡,终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兵连我的班长张玉停</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20日,全县被批准入伍的700多人从县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县招待所,穿上了崭新的军装。72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凌冽的寒风在院子里人群中间穿梭,可是每个新战士的脸上都荡漾着开心的欢笑,冻的通红的脸蛋就像开着一朵大红花。21日晚上县革委会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22日我们从定县火车站登上了北去的闷罐列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目的地是沈阳市。新兵连临时安扎在北陵的一所学校,从这天起我们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新兵连生活。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当兵后都要经过新兵连的训练。用首长的话说,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变成一个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要经过一个脱胎换骨艰苦的过程。在这一个多月里要完成质的蜕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在一个新兵连的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 到达新兵连的第一顿饭吃的是高粱米饭,这是我第一次吃高粱米,接兵的王排长问我好吃吗,我说挺好吃的,他听后看着我笑,当时我也不知道他笑什么。后来才知道刚吃高粱米饭的确挺新鲜的,可是以后高粱米伴了我好些年,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就不叫难吃了,简直是难以下咽。所以老连队炊事班就发明了二米饭,就是用大米和高粱米合在一起焖米饭,口感就好多了,这是后话。到新兵连后七百多人在一个食堂吃饭,一个临时新兵训练的地方没有这么大的食堂,就把一个大礼堂当餐厅,没有桌子,在地上画一个记号,一个班围一个圈就是一个桌,蹲在地上吃。河北人爱吃面食,所以吃腻了高粱米后偶尔吃一次面食打心眼里高兴。馒头半斤一个,每人至少吃两个,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训练又很累,正是能吃的时候。新兵连为了照顾我们河北兵的习惯,也是想变个花样做饭。可是人太多,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也不尽人意。我记得吃了一顿面条,从中午吃到了半下午还有的战士没吃上。炊事班把煮好的面条捞到几个半人多高的大缸里,战士再从缸里捞到碗里,面条多的时候还能几个人一起捞,捞到最后只能一个人把头扎到缸里才能捞到,好几个人把棉帽子都掉到了面条里了。炊事班的几口大锅煮的再快,也供不上七百人吃呀,端上一盆面条瞬间就没了。所以吃了半下午也没吃完这顿饭。警卫营负责训练的董参谋站在讲台上安慰大家“不要着急,面条有的是。”有了这一次教训,在新兵连的时间里再也没敢吃面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在一个新兵连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新兵连首先训练的就是队列,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就这几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开始我们这些散懒惯了的社会青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站三道弯。要练成气宇轩昂,英姿飒爽,有压倒一切敌人英雄气概的标准军人,需要做艰苦的努力。立正站军姿一站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正步走分解动作的踢腿,一练就是一上午。我们这些在华北平原长大的孩子,还没有经历过东北的气候,虽然没有黑龙江滴水成冰的的天气,但沈阳的天气比河北要冷的多。军姿站一个小时全身几乎要僵了,脚冻的没有了知觉。凛冽的寒风无情的抽打着新战士的脸颊,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直到练成单兵合格,队伍整齐划一。班长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军人要站如松,坐如钟,走路一阵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在一个新兵连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队列训练完了,就接着练射击投弹。我最难的就是投弹,其他战友一出手就是四五十米,可是我个子小身体单薄,连及格也达不到。我很着急,班长也给我吃小灶,没办法我就笨鸟先飞,利用晚饭后自由活动的时间去练习,一遍遍的投,一遍遍的投,把胳膊都练肿了,疼的抬不起来。最后勉强投到三十米,刚刚及格。可是在投实弹的时候还是差点出现意外。在投弹靶场,为了安全,连队人员离投弹场地有很远的距离,投弹掩体内只有指挥员和投弹手两个人。再加上“轰、轰”的爆炸声,心里很是紧张。轮到我投弹的时候,由于害怕,再加上力气小,投出的手榴弹还不到十五米,我也不知道怎么投出去的,就是按照指挥员的口令,把手榴弹的拉环套在小手指上,机械的投了出去,指挥员看了一眼,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按倒在掩体里,手榴弹“轰”的一声爆炸了,弹片从我们头顶上飞过,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在一个新兵连的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最怕紧急集合,但是紧急集合是当兵必须面对的一个必训科目。训兵首长专门等战士们刚刚睡着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正进入深睡眠的时候,才进行紧急集合,训练一天的战士们,身体很是疲惫了,熄灯哨吹响,头一挨枕头马上就进入梦乡。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划破寂静的军营,几分钟后战士们全副武装就集合在操场上。紧急集合分轻装和全副武装,轻装只带挎包、水壶、手榴弹袋和枪,挎包左肩右斜,水壶右肩左斜。全副武装再加上背包。打背包可是一个“技术活”,我练了好长时间还是打不快。背包带是三横压两竖,打好后方方正正,非常漂亮。要求打的背包即快又好,最主要的是要结实。为了验证打背包的质量,紧急集合后马上列队到马路上跑上一圈。回来后检查背包的整齐度,还要检查装备的完整度。开始练习的时候,跑步回来后一派狼狈相。有的抱着散开的被子,有的鞋带没系趿拉着鞋,有的帽子没带,有的衣服扣子没系,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为了显示突发性,紧急集合训练是不会提前告诉的。训练一天本来就很累了,熄灯后马上就进入深的睡眠,突然听见哨音就蒙了。我有一次紧急集合,坐起来后看到战友们霹雳噗噜忙着打背包,问他们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愣了半天,班长着急的在我耳边说紧急集合,我才反应过来。我还有一怕,就是紧急集合后背着背包在马路上跑步,本来我岁数小,个子小,力气小。全副武装跑一会儿就没劲了,穿着大头鞋的脚怎么也抬不起来了,再加上马路上有冻的邦邦硬的马粪,抬不起来的脚让硬马粪一拌,就是一个嘴啃地,手掌在冻的硬邦邦的柏油马路上一搓,就划出几道血印子,疼的钻心。前边的一倒,后面的战士来不及反应,也被绊倒,一倒就是一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一个闷罐列车到沈阳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除了军事训练外,还要进行政治学习,当时叫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学习条令条例,进行政治教育。让新战士们在最短的时间熟知军队的性质、宗旨、条令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今后的军旅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基本上做到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们摆脱了娇气,有了军人的血性,初步有了坚忍不拔,意志顽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品质,实践证明新兵连是磨炼新兵意志的磨刀石,军营的苦与累,能磨掉骄娇二气,磨出血性胆气,磨出军人硬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班长张玉停把合影上了颜色,变成了彩色照片</p> <p class="ql-block">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给我们发了领章帽徽,新兵们都迫不及待的缝在衣服和帽子上,带上鲜红的领章帽徽,映照每个人的脸红扑扑的,精神极了。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带上领章帽徽后,在沈阳北陵公园门口全班照的合影,前排中间是我们的新兵班长张玉停。每当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新兵连的情景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显现,久久不能离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