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战影片浩若烟海。电影镜头,几十年未停止过对这场人类浩劫批判性、反思性聚焦。炮火呼啸尸骨横陈如《决战中途岛》《拯救大兵瑞恩》之惨烈,人们已经看得太多;人性与兽性的袒露厮杀似《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之凄苦,更在每个心底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刻痕和记忆。还写什么?演什么?对今天的电影人说来,似乎是个问题,好像又不是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战故事仍然不断被挖掘。问题越来越集中于对题材的把握,越来越需要寻找到一种平衡:真实与虚构,社会与个体,灵魂敲打和娱乐元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看完《波斯语课》的时候,我被其奇异的故事打动了,很感慨编导者超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以二战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不少,但这个影片故事本身的荒诞色彩,一个悲剧性小人物在战争大背景下的奇特遭际,成功构架了悬念丛生、险象跌宕的戏剧张力,表演性十足而且相当引人入胜,余音不绝。它所提供的战争中苟且众生的悲剧视角,引发的对生命无常及偶然性的更宽泛思考,则有着非常独特厚重的意味!这一点,《辛德勒的名单》尝试过,但两者人物形象和故事角度都不尽相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战争中受害最深重的,莫过于那些手无寸铁,任人宰割的芸芸众生,而为生存不断挣扎并且演绎出许多人间奇迹的,也正是他们。于是,时下小人物更多成为二战电影的主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波斯语课》是一个以“造假”、“欺骗”和“荒唐”为内核又贯穿始终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比利时犹太人吉尔斯被纳粹逮捕,等待他的,无疑是种族灭绝式屠杀。押送死亡之途的车上,他用半个面包从身边人手里换得了一本《波斯神话》。其实,他完全看不懂波斯语书籍,被动交换,仅仅出于对饥饿者的同病相怜。下意识好奇中,他学会了波斯语“爸爸”的读音,还知道了书籍原来的波斯主人叫“雷扎”。想不到,这无意邂逅交换竟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纳粹集体屠杀枪响之前,吉尔斯夸张地抢先倒地了。貌似滑稽的表演,被狡猾的纳粹军官马克斯当场识破。他急切中大呼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波斯人,并且掏书为证。马克斯最终枪下留人的目的,不是所谓良心发现,而是上司科赫让他寻找一个波斯人当语言老师,并许诺以10个肉罐头做奖赏。尽管马克斯根本不信吉尔斯的波斯人身份,可为了那10个肉罐头,他没开枪,而是心怀鬼胎把吉尔斯带回集中营去邀功请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吉尔斯的欺骗,纯粹源于求生本能。他的存活有着极大的偶然性。虽然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但他清楚,曾经的吉尔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将是波斯人“雷扎”。而刽子手马克斯的欺骗则属于贪婪卑鄙,一副小人嘴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欺骗后便是造假。雷扎成了德军上尉科赫的波斯语老师。在厨房工作的雷扎,先把接触到的食品和各种厨具,死记硬背编造成读音怪莫名其妙的波斯语单词,以完成每天教会科赫4个单词的任务。他小心翼翼地活在无边恐惧之中,因为稍许差错都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凭空想象去“制造”一种语言,而且是枪口顶着脑袋的制造,那情形,随时都可能使人精神崩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要命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进度,科赫决定把每天单词数量从4个增加到了40个!编造并记住40个“无中生有”的单词,显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雷扎傻了,预感到末日来临。拿着科赫让他翻译成波斯语的40个单词,完全一副绝望的表情。电影的这个桥段,把悬念放大到极致,观众屏着呼吸紧张等待着雷扎的命运结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摆在面前正在抄录的那本集中营犯人名册,让雷扎急中生智找到了一线生机。聪明和天赋救了这个可怜的犹太年轻人,那一排排犯人名字经雷扎的手,终于对应着变成了一个个波斯语单词。雷扎仍然在造假,但不同的是,这种造假不但有了发音依托,更有了生命根基和灵魂参照。700多个日夜,雷扎使劲记背着那些犹太人的名字,在糊弄一个纳粹军官的同时,雷扎的“波斯语课”,是使得2840个死于屠杀的犹太人冤魂最终免于成为历史尘土般的“无名之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负责给犯人打饭的雷扎,开始有目的询问每一个犯人的名字,然后对应着将其编造成假波斯语单词。他想象着一些带有亮色和希望的词汇,用以倾诉心里的祈祷期盼,当他把一个失去主人被丢弃的布娃娃叫做“生命”的时候,我们能够清晰触摸到那扎根心底的人类良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纳粹军官科赫,也在认真背记着用犯人名字改造的“波斯语”单词,当然他对其中玄机一无所知,这里的嘲讽意味已经大到无以复加!在一种只有两个人能够交流的语言氛围里,科赫显然成了被愚弄的智障。他可以因“面包”和“树”发音重复大施淫威,暴打弱者雷扎。但对雷扎指责他也是杀人犯和明言所有犯人并不是“无名之辈”的时候,他却无言以对,也不明其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雷扎与科赫的关系,随情节深入,不知不觉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是迫害者与受害者,又加上了一层“奇葩师生”关系。法西斯自然不会“尊师重教”,科赫对雷扎,从怀疑到半信半疑,从高高在上到莫名“好感”,从恶语拳脚相加到最后冒险相救,那眼神表情,举止行为,都随故事走向逐渐发生着变化。其合理解释,与科赫的经历相关。战前,他不过是个厨师,因羡慕纳粹党的“自由自在”,他成了其中一员。在军队里,他是管吃喝的“军需官”,享受着被人“尊敬”的某种特权,虽穿一身军装,但骨子里,说到底还是个具有商人奸诈和诡异的厨子,他学习波斯语的目的,不过是想战后投奔那个虚构的哥哥,到德黑兰去开一家餐馆。他表现出来的所有心机,都为他与雷扎关系的变化和他后来的“开小差”逃离军营的行为作了比较合理的铺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起初也害怕被雷扎欺骗,除了威胁,还有学习单词时经常流露出莫测的疑惑目光。而当他感觉了雷扎的卑微,听到雷扎于昏迷中断续吐出的那些假波斯语单词时,又坚定相信了雷扎真是波斯人,以致马克斯再试图否定雷扎身份时,便只能遭到他的不屑和斥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底,科赫还是被骗了。逃跑过境时的“胡言乱语”,让自认掌握了几千个波斯语单词的科赫露出马脚遭到逮捕。假的,完全是假的!所谓波斯语课,一场梦而已。梦醒时分,可悲可叹可怜可笑,想想,这不也正是德国法西斯的应有下场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影片不断设置悬念营造紧张感,把各种人设推向高潮。小军官马克斯从未相信雷扎的波斯人身份。当雷扎抢去了他心爱女人登记花名册的“好差事”后,他设陷阱欲杀死雷扎。当他在犯人中发现一个真懂波斯语的英国人时,又欣喜若狂觉得可以立马揭露雷扎的假身份。直到最后,他还执拗去举报逃跑的上司科赫。在马克斯的诡计不断实施和破产的过程中,影片利用环环相扣的悬念,完成了对一个卑鄙残暴纳粹匪徒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许,影片从头至尾的“欺骗”和“造假”,就已经有了“自带光环”的“悬念仓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仔细推敲,《波斯语课》的硬伤也显而易见。一门语言,其完整结构并不仅仅是单词。语法、语气词包括语境、句子成分结构等等缺一不可。光会单词说不成话,无法完成有效交流。科赫应该懂得这一点。再者,假如他有心考验雷扎,仅仅让他把日常的话说得长一些,多用一些学过的单词,也会轻易识破其中有假有诈。这样的问题,是摆在影片编导面前的难题,谁都没办法解决。导演能做到的尽可能的合理和不露怯,只是让雷扎声称自己“只会说不会读写”,只能让他在开始时,自说自话随机朗诵一段颇为抒情的假波斯语。其实在影片逻辑推理范围,做到这一点毕竟解答了许多疑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称,电影编导为了拍这部片子,还特意编写了一本“波斯语词典”,也算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一部能打动人心的电影,凝聚着竭尽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虽有瑕疵和遗憾,但仍然值得尊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影片结尾具备了十足的震撼。吉尔斯缓缓背诵着2840个逝者的名单,镜头与烧掉名册的火光重叠着。他用生命制造的语言复活了,为惨死的生灵唱响了一支悲怆的安魂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波斯语课》尽管有真实事件为蓝本,但今天人们已经无从了解真实故事的原貌。而在影片里,我们能够看到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创痛和伤害,能够体会到人性善恶的博弈分野。有了这样的观赏收益,足够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