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之旅之十三……意大利的威尼斯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6年5月17日一清早,大巴就驶离我们住宿的宾馆,然后一路往南向意大利的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的威尼斯进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nbsp;一直有个愿望,想到意大利去看看,了解哪里的风土人情和文明遗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意大利一直是我心向神往的地方。 意大利是古老和文明的国家,是共和制度缔造的国度,伟大的罗马帝国创造的文明和辉煌至今牵引我想去看看,亚历山大、凯撒、屋大维那些罗马帝国的英雄,和罗马帝国的破坏者汉尼拔、阿提拉等在罗马演绎了精彩的篇章。同样威尼斯独特景色也是我心向神往的地方,据说威尼斯将沦陷于大海之中,许多人想去威尼斯就是想多看一眼,留住人类创造的奇迹。行前我做了一些功课和准备,对意大利的历史、风貌、文化、景点等做了大概的了解。如果当年不是意大利及时投降,二战胜利可能还得延迟,许多战略的地名或许名扬天下。意大利美妙的歌剧和音乐,那些非常熟悉的意大利民歌,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西欧象个大户人家,门庭显赫,养尊处优,实际已家道中落,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甚至有可能欠账不还。欧债危机象瘟疫一样,已漫延到了意大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开源节流,其实意大利人还是蛮会创收的。风过留痕,雁过拔毛,旅游大巴进入意大利的城市,要收进城费。据导游说,欧洲各国对意大利此举颇为不爽,而意大利却是有恃无恐,一脸傲慢,回应道,你们可以不来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中石油的油价贵了,你能不开车吗?电信业的资费高了,你能改用烽火台传递信息吗?这时你就知道什么是垄断的力量,什么是不可替代性的威力。中国这两年那么卖力地申遗,也只不过获得了41项,意大利有世界遗产50处,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14年6月2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 意大利共计拥有50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45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梵蒂冈共有,2项与瑞士共有,1项为6国共有。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1位)不要说一个进城费,再搞出个出城费来,你也得来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到威尼斯,绝对是交了进城费的。说到意大利,不知道威尼斯的人可能不多,据说威尼斯现在每年的游客已接近2000万,假设有1000万游客坐大巴进入,50个人坐一辆大巴,需要多少辆大巴?可能一辆大巴几百欧元的进城费不足为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收入不菲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来到威尼斯,知道了一个叫“泻湖”的名词,通俗的讲,就是海边由海水形成的湖。威尼斯就是在一个泻湖上建成的。威尼斯的先人们在水下一个挨一个打入大木桩作为地基,上面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绝对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举世无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是意大利河流的出海口,因此形成泥沙堆积地(泻海),在淤泥上建筑雄伟的建筑群,需要打桩,威尼斯人采用阿尔卑斯山的松树,坚硬如石,打入地下,才在上面建设教堂和家园。当年威尼斯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今天也是如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一到威尼斯,感到莫名的兴奋,去年九月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己看到过威尼斯的水城风光。酒店里复制的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广场上面的天花板是人造天空,颜色会根据外面真实的天色变化。现在能真置身于威尼斯街头心情哪有不兴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导游说,大巴要进威尼斯景区,都得事先在这里买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看公路二边种的全是葡萄,意大利也是欧洲葡萄酒产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巴必须通过4公里长的长堤才能到达威尼斯的停车场,然后换乘水上巴士进入威尼斯各景点。图为大巴正在通过长堤。 要找到长堤的感觉,只能见图左上方的google地图截图(从左上至右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长堤的一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将在这个码头上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车到威尼斯,一切都已安排就绪,我们上了一艘事先包好的船,由当地一个光头华人导游负责讲解。光头导游一路介绍了威尼斯的历史,介绍了众多小岛中有特色的岛,印象不太深刻,只记得威尼斯以前曾是水上贸易中心,曾是一个强盛的国家,还有曾到过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光头导游最后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威尼斯手工制作的玻璃器皿,好像说到一个中国女人在威尼斯学到了相关的制作技艺,回国后制作的玻璃器皿卖到了极高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通过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因此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这个城市见过不少介绍,可是只有这次亲历、亲闻、亲见方觉其真的出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坐在船上遥望圣乔治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停泊在威尼斯潟湖上的邮轮。图左是歌诗达游轮公司的辉宏号邮轮,图右为地中海船运公司的音乐号邮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nbsp; 音乐号邮轮与威尼斯小汽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威尼斯从地理特征上有点像上海的崇明岛、横沙岛、长兴岛等,正好位于出海口,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进入威尼斯港,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型邮轮,豪华游艇,运河上船只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片繁荣的景色。过去我对威尼斯的印象是圣马可广场,但是威尼斯的热闹、繁荣更多的体现在现代运输,邮轮如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威尼斯水城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艺复兴的精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至今不理解这件事,出国旅游为了什么,不就是留下异国风情和异国风光吗?不拍照光用头脑记,再好使脑袋瓜年长日久都得忘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就是通过这条朱代卡水道去威尼斯本岛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世界上因水而建的城市不计其数,但因水而闻名的却只有威尼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ACTV”是威尼斯的公交公司,它拥有一支庞大的水上公交船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漂亮的游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在水上巴士上远眺威尼斯本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岸边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十分醒目的水上小巴士停靠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位于朱代卡岛上的希尔顿莫利诺斯塔基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希尔顿莫利诺斯塔基酒店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威尼斯救主堂。 此教堂是朱代卡岛上巨大的穹顶教堂,毗邻朱代卡水道,主宰了朱代卡岛的天际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水城的建造可以说是人类的杰作,它建造的方法是先在水底打下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就成了地基,然后在地基上铺上大块石头再在上面盖房子。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会腐烂下沉,它反而会越变越硬,愈久愈结实。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故居时,发现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只有出水后遇到空气才氧朽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圣乔冶.马焦雷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中间的钟楼即大名鼎鼎的圣马可钟楼。此钟楼高98.6米,位于圣马可广场附近,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圣马可广场总督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总督府又称公爵府,始建于9世纪,属欧洲中世纪罗马风格建筑。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所以总督府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图为从圣马可广场往东起数的第三座桥和第四座桥之间的景色,图左能见到第三座桥的很小一部分,图右能见到第四座桥,图中教堂隔壁的楼宇为METROPOLE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nbsp;一上码头进入威尼斯本岛,首先踏入的就是“斯拉夫人河岸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条河岸大道,本身就是威尼斯的著名旅游景点,酒吧餐馆林立,游客密密麻麻,帕拉第奥式的建筑耸立天际,还有那河畔数不清的水上巴士和贡多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走在这条大道上,时不时还要过桥,哦,这就是以177条水道、401座桥将118个小岛连成一体且以舟相通的威尼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本岛码头。图左所见之桥为“斯拉夫人河岸大道”上从圣马可广场往东起数的第四座桥。我们从这里下船,返回时也从这里上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与船长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码头上留个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站在桥上拍到的威尼斯独具特色的尖舟——“贡多拉”。这可能相当于长兴的出租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贡多拉”已成为威尼斯的旅游名片。一提起威尼斯,人们便会想到那纵横交错的狭窄水道和轻盈纤细的尖舟——“贡多拉”。我们浙江乌镇也一样,不过那船不叫“贡多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贡多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坐上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贡多拉”,转悠于威尼斯那特有的狭窄水道,那简直就像进入一座灌满水的迷宫。可惜我们导游没安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贡多拉乘船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贡多拉穿行水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贡多拉相五交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贡多拉”有大有小,小的是双人情侣座,大的可乘坐六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为了拍张稍微正面一点的船夫形象,,我把刚从导游那里批发(导游自己说,他的英语和意大利语都很棒)来的“Si prega di rallentare”(请慢一点),送给了对面船夫,这位老兄望看我,只是使劲地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说,贡多拉船夫必须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威尼斯的正统威尼斯人,并且家里祖辈几代都得是驾驭贡多拉的,所以现在的“贡多拉”船夫都很自豪。船夫站立在左侧不停地摇动桨板,要使小船随时随地保持平衡,需要相当高超的技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这位老大的“傲慢”气质,可见一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据说,贡多拉完全用手工制作,制造一艘贡多拉需耗用8种不同木材的共280多块木头,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它的造价相当于一辆小宝马或奔驰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在玻璃岛看玻璃做花表演。(右则带眼镜的是光头地接导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的“玻璃岛”。“玻璃岛”名为穆拉诺岛,以生产玻璃和制作玻璃制品而闻名。在玻璃岛,到玻璃作坊观看吹玻璃表演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旅游节目。游客坐在表演炉前,只见工艺师傅手持一根长长的吹管,在一名助手协作下,从炉内抽出一团火红的玻璃料,用吹管吹,又用钳子摆弄。也就10分钟左右,表演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接着是参观玻璃工艺制品,在产品陈列室透明的玻璃橱里,五光十色,晶莹剔透的酒杯、烛台、灯座、花瓶和各种玻璃工艺品美不胜收,使人产生一种占有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面都是铺垫,产品陈列室出来就到了销售的地方。光头导游力挺,虽然价格很不菲,一套茶具几千甚至上万人民币,但还是有几位游客出手购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吹制玻璃花的表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地接导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饭我们在威尼斯西餐厅吃披萨,喝红酒,品尝黑鱼麵。第一次吃这黑色的麵,大家很新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吃完了看看这嘴巴嘴唇,我不敢拍同团的同游(怕被骂),偷拍了其他团的四位女士(反正不认识,吃好就分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图为到圣马可广场参观,要经过的第四座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图为经过第四座桥时,站在桥上拍到的绝对大名鼎鼎的“叹息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叹息桥建于1603年,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电影《情定日落桥》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在运河一侧开了两个小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十分有趣,在“叹息桥”前争“叹息”。此桥上的秩序最为混乱,这都是照相机、摄像机和拍照手机惹的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看着叹息桥,你是否会有感悟,原来权利和牢狱竟是那么近,只有一桥之隔。现今社会权欲熏心,物欲膨胀,如果你当官不为民做主,只知道作威作福,中饱私囊,你就会越过那无形的叹息桥,由一呼百应,前呼后拥的权贵沦为万人唾弃,遗臭万年的阶下囚,此时恐怕再叹息已是太晚了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nbsp;“斯拉夫人河岸大道”还算宽,以致摊摊相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 是一座美丽 的 水上城市,它建筑 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 的风情总离不开 " 水" , 她就好像一个漂浮 在碧波 上浪漫的 梦,诗情画意 久久挥之不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在“斯拉夫人河岸大道”,卖假面具的小店真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光顾假面具的游客还真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我不敢正面拍,偷拍也就无所谓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 &nbsp;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唯一被称为“最美”的广场, 作为威尼斯的地标,圣马可广场受到游客、摄影爱好者和鸽子的格外青睐。19世纪,拿破仑曾称赞其为“欧洲最美的客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漫步圣马可广场,除了感受历史,感受宗教,还可感受现代,感受时尚。广场周围建筑的底层是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店面虽不太大,但橱窗设计一流,名牌荟萃。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在广场上放了大量不同色彩的桌椅,形成一片片色彩的区域,为广场增色不少。在威尼斯,如果你买一杯咖啡站着喝,也许只要1欧元,如果你坐下喝,对不起,可能要收3欧元。无独有偶,意大利除了进城费,餐饮还有座位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威尼斯最古老的房子据说有1300年历史。当地法律规定房子可以维修,但不得改建,使得威尼斯的城市面貌得以完整保存,成为欧洲最重要,也是最迷人的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一家以露天音乐闻名的夸德里咖啡馆门前,有乐队在演奏,在悠扬的旋律中,有大量的鸽子与游人为伴。圣马可广场好像是我们在欧洲看到的鸽子最多的广场。如果你买一包鸽食喂一下,它们就会蜂拥而至,争相啄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是人间享乐的天堂,是有别于城市的经典城市旅游,是一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于找到相似的旅游胜地。威尼斯的运河、不同于比利时的列日(北方威尼斯),也不同于中国苏州(东方威尼斯),他是精神与财富的结合,是生活和宗教的最佳结合,威尼斯不但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还有许多令人感叹的情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如果不是当年拿破仑攻下威尼斯,统一意大利,也许威尼斯或将成为独立的小国。威尼斯的贡多拉,运河有着引人入胜的魅力,在运河水道适应贡多拉的穿行,这就是威尼斯的独特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圣马可广场的酒吧和游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圣马可广场,首先得过两根白色石柱,这两根白色石柱位于圣马可广场南侧的小广场(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入口处的潟湖),是威尼斯的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左侧石柱顶上的雕塑: 威尼斯守护神圣狄奥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右侧石柱顶上的雕塑:威尼斯守护神圣马可的飞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一眼望去,总督宫上也少不了圣马可和他的狮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圣马可教堂的装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马尔谷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马可大教堂据说是因埋葬了耶稣门徒(使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公元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出来,将他藏在一层一层的肉制品下,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所以我们看到威尼斯到处是狮子的雕塑或者浮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内外有4000平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大教堂内外竟然有大小粗细各种柱式的400根大理石柱,简直就是个石柱博物馆,每天从世界各地来瞻仰和欣赏大教堂的人成千上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圣马可大教堂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马可广场是由总督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市政大厦、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以及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威尼斯到处可见带翼的狮子, 这是总督府顶部的飞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圣马可雕像及威尼斯城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 在圣马可大教堂中间大门的穹顶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其下方就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的威尼斯城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圣马可大教堂入口的拱门上方有多幅描述圣马可事绩的金碧辉煌的镶嵌画,本幅的主题是:“从君士坦丁堡运回圣马可遗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帝把眼泪流在了这里,让它如此晶莹和柔情,就像是一个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之梦,这就是威尼斯。威尼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华,城内历史文化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同时也是一座景色旖旎风景如画的美丽水城,它建筑在一个完全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通汽车也没有自行车没有电瓶车更没有红绿灯。城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事实上,威尼斯除了船以外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圣马可广场之随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莎士比亚有一出喜剧叫“威尼斯商人”,在威尼斯逛街,你会觉得商业气氛特浓,威尼斯商人越来越多了。商家大多卖面具、玻璃制品等工艺品和纪念物,卖日常生活用品的越来越少。游客潮水般的涌来,极大地推高了物价。在威尼斯,如果有人不想从事旅游、餐饮等服务类行业的话,就很难找到工作。于是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选择离开,威尼斯的常住人口锐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是的,威尼斯历史上曾经是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而它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它独特的城市风光令游人感受到魔法般的奇妙,这是一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地方,能让凡是来过威尼斯的游客都能依依不舍的流连忘返在童话般的水天之际。威尼斯的风情总离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水道就是城市的大街小巷,水道就是城市里的公路,那是威尼斯的特殊水上风光。除了大运河的宽阔,很多水道比长兴的小弄堂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不会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巷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一个令人心醉神迷、无限遐想的地方,古老而又浪漫,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运河有着“水上香榭丽舍”的美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运河两岸的建筑风格迥异,艺术家的足迹随处可寻,遍及运河两岸的教堂、店铺、市场以及银行等等,也给这个水上大都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圣马可广场北侧的时钟塔楼。此塔楼建于15世纪,拥有隐藏的时钟齿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威尼斯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荣,但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地面沉降,海平面升高,威尼斯越来越受到水的威胁,正所谓水能载城,也能淹城也。据说圣马可广场现在每年至少被洪水淹上100次。我们没遇上,还是幸运的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防止威尼斯从水城变为水中之城,意大利人可谓煞费苦心,有打算在泻湖入海口建闸门的,有打算把威尼斯垫高的。威尼斯是意大利人的瑰宝,也是意大利人的烦恼,真是爱悠悠,怜不够,让人欢喜让人忧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如何保护威尼斯,让专家学者去研究吧,怎么拯救威尼斯,让意大利人去忙活吧,在威尼斯游玩近7个小时,我们坐船离开了水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 游览威尼斯,关键是慢,或乘坐贡多拉慢慢穿越威尼斯的水路,或慢步穿越大街小巷,观察和品位威尼斯的风情,或坐在圣马可广场,喝一杯啤酒或喝上意大利咖啡,聆听意大利音乐家演奏的娓娓动听的意大利音乐,或在威尼斯餐厅品尝亚得里亚海的海鲜,那才是人性最舒展的时刻。可惜我错过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咖啡馆的小憩,只好站在一边听几分钟意大利音乐,因为旅游时间太仓促了,这是我对旅游安排最大的不满。我们在玻璃岛花掉的1多小时看吹玻璃花购玻璃器皿,何不将它用在圣马可广场呢?中国旅行社安排的旅游项目都是点到为止,稍微深入一些旅游,都会成为奢侈和妄想,究竟是游客素质差,还是我们整体的素质太差呢?特别是中国的旅行社,几乎是为榨取游客的金钱而想方设法,这是中国旅游业的悲哀,也是中国人始终被西方人瞧不起的关键之一。</b></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上帝的眼泪造就了水城威尼斯的浪漫与温柔。这是一个令人留恋,值得深度游览和细细品味的地方。再见!威尼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