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对于一个老万福来说,记忆应该是满满的,故事也应该是多多的!</p> <p class="ql-block">教学大楼</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刚分配下来去学校报到的时候,一下车就沿路问当地的老表,万福中学在哪,顺着老表指的方向,足足找了几十分钟,终于在一个山沟里看到了这座米黄色的大楼,楼顶上依稀可以看见了用楷书写的锈迹斑斑的四个大字——教学大楼。后来这些字换做了黑体字的万福中学,字特别的大,视力好一点的话,走在万福街上几乎都可以看的着。再后来,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这四个很有记忆性的更有代表性的大大的黑体字就这样被阉割了。</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是我认识万福中学的开始,在我的记忆里,它高大雄伟,似乎可以和天安门相媲美,尤其从下往上看,似有傲视苍穹之感,斑驳陆离的块块片石垒起的高高的挡土墙以及几十个台阶更衬托了它的伟岸挺拔。后来的许多毕业照或者生活照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可见当时人们对它的喜欢程度。直到九十年代末“宣判”是危房,然后围起了一段时间,不让学生进入,大约零陆年在它前面兴建了一栋五层的教学大楼,它就寿终正寝了,对于它的一些记忆随着铲车的隆隆声就这样轻轻的抹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以这栋教学大楼为背景的毕业照,虽然离得很远,但依旧能见到大楼的高耸。</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站在第二层的台阶上以教学楼为背景的生活照,假如在第一层的第一个台阶,那我还真的就成一只大大的🐜了,它的气派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教师宿舍</p> <p class="ql-block"> 我一分配下来就住上了这栋楼的二楼,右起第四间,两边各住的是杨老师和王老师,分下来就能住楼上应该得到了领导的照顾😂,所以心里也格外的高兴,尤其是把同乡的王老师分在一起做邻居更让我感激涕零。由此,我们这一层的钱老师,肖老师,王老师,杨老师,罗老师,刘老师和郭校长,还有后来的钟主任,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期间发生的一些似故事非故事的茶余饭后的谈资总让我们这些老万福津津乐道:王老师因为赌局一口干掉了钟主任一瓶心爱的陈年酒酿而导致王老师深更半夜去操场跑步解酒气;罗老师,俺们心中的前辈,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硬是生拉死拽把我们拖进了麻将的殿堂,最后落得个徒弟超过师傅的哀叹😂;曾经很少与人交流并且晕倒在讲坛上的肖老,竟然无私的奉献出自己心爱的火锅来解决语文组加餐的难题,最后搞得加餐气氛浓烈而温馨;为了宣传的需要,竟然让我这样一个从没摸过象棋的人和学校段位最高的万老师对弈,那真是醉了;在敲门毫无效果的情况下,郭校长干脆在每个房门前来一声凄厉的哨声,这哨声也足够让人心惊肉跳的……这栋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也逐渐在消逝……</p> <p class="ql-block"> 这是曾经的我们在这栋房子的二楼楼梯的转弯处的合影,左边的房间是母子间,领导房。开始是钱主任,后来是钟主任,再后来就不记得是谁了。那时候的我们也应该算得上是帅哥一枚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是办公楼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这里是教工宿舍,办公楼这几个字是后来兴建了另外教工宿舍改做作办公的地方涂上去的,原来是叫什么园,忘记了。在这院子里,印象最深的是万老师摆阵挑战万中七位象棋高手,也就是一人同时对弈七人,他往来穿梭,神闲气定,运筹帷幄,提着棋子如探囊之物,这阵势可谓气吞万里如虎,后来从别人口中得知,万老还可以走盲棋,只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但万老的棋艺确实是公认的厉害,这不是传说,而他与象棋姻缘倒有不少的传说,所以说,在象棋界,万老又绝对是个传奇。至于后来的什么年轮的故事呀,什么年轻人的文争武斗呀都已经随风飘散了。</p><p class="ql-block"> 而院子门口水泥斜坡以及台阶基本就成了我们一天三餐后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在这里你既可以发表你的演说,也可以做一个默默的听众,你既可以与人论辩,也可以一个人悄悄的投投🏀,这里没有领导的发号施令,也没有令人窒息的规章制度,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海阔天空,有的是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的人气越来越不旺了,因为这栋楼变作了办公楼,每个组被分割到不同的房间,组与组之间不能串门,不能聊天,老死不相往来,而且一天点几次到,最奇葩的是冬天寒冷的早晨,天还是乌黑乌黑的,行政值日人员竟然提着应急灯在台阶上眼睛犀利的等着老师签到,而这种管理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多校长还依旧把它捧为圭臬,僵而不死,真不知道是哪个砖家发明了这样的管理模式,让学校变成了斗兽场,弥漫的是杀机,窒息,勾心与斗角。</p> <p class="ql-block">三(3)三(4)班教室</p> <p class="ql-block"> 这两间教室应该可以代表当时整个学校教室的形象(除了米黄色教学楼),大大的窗户,人字形的屋顶在几根结实的木头支撑下构成了一栋栋四面透风的砖瓦房。它的对面是李老师的三(5)班和我的三(6)班,而它的背后则是杨老师的三(1)班和王老师的三(2)班,中间两间就是(3)班和(4)班。夏天虽然透风凉爽,但🦟犹如轰炸机一般直往鼻孔里耳朵里钻,学生不得不燃起驱蚊片,弄的教室浓烟滚滚,驱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点像上甘岭打美国鬼子,难缠。尤其是到了下雨天,很多牛(当时没有围墙,四周都是私人砖瓦窑,🐮都是散养)竟然跑到教室走廊来避雨,甚至男生寝室,而到了第二天早上,操场上,走廊上,寝室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牛屎,牛屎味飘满整个校园,由此,学校赶牛队正式诞生了😂😂。后来左边的那间改做了会议室,但好景不长,又变作了小商店,由周老师承包。据说一次几个老师加餐硬是把周老师的十斤高粱烧喝得半点不剩,最后有人一边扶墙一边不停的说“我没醉,我没醉”,还有人一转角就哗啦哗啦的尿了一壶。那个时候,醉翁之意绝对是在酒上,因为他们喝的是至真至纯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九六届的班委会集体照,报刊栏是当时万福中学不错的文化长廊,所有的报纸以及学生的一些作品都可以在上面见的着,我还记得曾经拍了一组运动会的照片在上面展览过,可惜这些照片没有好好的保存下来。报栏的后边就是(3)班(4)班教室,那时候它的后边是一排高大而浓密的梧桐树,而体育课基本就在树下边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食堂</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来重建的师生食堂,包括前面的洗碗下米水池。我刚来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具体模样还真的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食堂当时和🐷圈连在一起,每到吃饭的时候总能听到🐷们的欢叫声,甚至还会飘来几缕猪粪气味,那气直往鼻孔里钻,老师们竟然能和着这味津津有味的咀嚼着郭师傅经常调侃的“进口菜”,因为只有这欢叫,这粪味才有年终老师丰厚的福利。据说开始的时候每个老师骑一头🐷回家过年,而.后就是二分之一🐷,到我们这里就是四分之一🐷,然后就是几斤🥩了,再然后就连🐷毛🐷粪都没有了。记得有一年学校杀🐷分肉,我和邻居的王老师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载着几十斤🥩,迎着晚霞,走在尽是砂石的马路上,艰难的,缓慢的。不料骑到接近北源的时候,我的自行车漏气了,不得已推着车子去找附近的修理店,补好了轮胎我们又重新上路,由于天色太晚,我最后又迫不得已在王老师家里歇了一夜,弄成这个样子,我想就是🐷🥩惹的祸。在他家里我第一听说了他们过年吃团圆饭是提着酒坛在桌子旁喝酒的,我总觉得自己喝酒还蛮可以的,可在他们面前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他父亲几乎每年都会大桶小桶的装一些酒糟,大壶小壶的装一些水酒,坐着几十里汽车,然后肩挑手提的送到中学,结果酒糟和水酒一下子就被我们分而食之,而我们又常常被他父亲那种淳朴而灿烂的笑容深深的感动,这些记忆真的很温暖,很给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和王老师在后山上的合影。有没有像黄土高原,到处是沟壑众横,瓦窑遍布,后面的实验楼还是刚刚建起,与米黄色教学大楼遥遥相对,左边房屋一角是教室,后来是陈老开的小店,结果不知是哪年一把火给烧掉了…… </p><p class="ql-block"> 尽管现在的万福中学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模样,但只要有一张照片,一声招呼,甚至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够勾起人们对曾经万福中学的美好记忆,愿这份美好长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