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轩辕石的发现分布及特点</p><p class="ql-block">一 轩辕石发现</p><p class="ql-block">谈起轩辕石的发现,就一定要谈谈轩辕石发现人张树明先生(我的父亲),张树明,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大北关村居民。广播电视局退休职工。资深奇石收藏家。亲自打造了轩辕石地质公园。2018年被北京观赏石协会授予轩辕石第一发现人特殊贡献奖。轩辕石的发现改变了北方无奇石的历史,平谷区档案局记入了平谷史志。</p> <p class="ql-block">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父亲年轻时喜欢盆景艺术。80年代中期常常进山寻找盆景老桩和与之相配的怪石。1987年,一个偶然机会在大北关黑山地表发现一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与盆景老桩配置在一起非常协调完美,古意盎然。随着采拾石头数量越来越多,石型千变万化,鬼斧神工的特性越来越明显,每一块都可以单独作为奇石来欣赏,直觉告诉他,这就是我们北方的奇石。由于发现石头的黑山距离我们平谷16景之一的轩辕庙不远,所以就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轩辕石。后来父亲送人的一块轩辕石在柳州奇石展上获得了金奖,轩辕石的名气越来越大。奇石展的评委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雪痕先生对轩辕石情有独钟,大加赞赏。高兴之余取上有北辰星下有北辰石之意又给轩辕石取了一个名字-北辰石,预示着轩辕石象璀璨的北辰星一样耀眼夺目,冠压群星。后来由于当地人称呼轩辕石比较顺口,就沿袭了轩辕石的叫法。虽然北辰石这个名字叫的少了,但轩辕石却以他特有的庄重典雅,深沉内敛,古色古香的独特气质赢得了广大奇石爱好者的肯定和喜爱,像苏教授所期望的那样成为北京首都独有的奇石,在全国众多的奇石中闪耀着特殊的光芒,成为全国的名石。众多奇石爱好者都以收藏一方精品的轩辕石为自豪。</p> <p class="ql-block">二 轩辕石的分布</p><p class="ql-block">轩辕石产自燕山山脉。低矮的山脉,丘陵地区和山脉延伸的山脚处的农田。出产轩辕石的地方就像矿脉一样,有的走一条线,有的出一窝,有的出一片,有的地方一块也没有。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自轩辕石发现以来出产轩辕石最多的就两个镇,山东庄镇和王辛庄镇。以轩辕庙为坐标,从轩辕庙坐落的山东庄村开始,往西小北关村,大北关村(轩辕石地质公园),北屯村。往东,峨眉山村,鱼子山村……都陆续挖掘出过轩辕石。这几个村属于山东庄镇。北屯往西中胡家务村,熊耳营村,北上营村,东古村,西谷村,杨家会村……也都挖掘出过大量的轩辕石。这几个村属于王辛庄镇。</p> <p class="ql-block">昌金路上各村镇分布简图</p> <p class="ql-block">以采挖石头的方式分析</p><p class="ql-block">1 </p><p class="ql-block">早期采挖的轩辕石多以地表石和头皮石为主。这种轩辕石没有石皮(轩辕石特色石皮龙鳞金蟾皮)表面光滑细腻,盘玩出来的效果就像婴儿的肌肤一样舒服细致。有的褶皱特别多,纹理常以竹叶,鸡爪,斧劈,刀砍纹为主还有各种不规则的褶皱变化。石形圆润,朴拙,厚重,大气。声音特别清脆悦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捡拾采挖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经验丰富的采挖者就不局限于浅表层的石头了。他们开始深入到地下的土层里了。聪明的他们根据经验看地形来判断是否深入盗洞采挖。大多数情况从大块山石的缝隙开始深入下去,运气好的情况是往下越挖空间越大,这种情况轩辕石的储量比较大,出精品石的机率较高,多数以中小型摆件石为主,石形变化丰富,像形状物,千变万化。带孔洞石皮的轩辕石占多数。反之空间越来越小不出石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随着喜爱奇石的人越来越多,奇石的价值得到了认识。专门经营奇石的石馆的出现对轩辕石的采挖也是一大促进。轩辕石的经济价值被更多人看好。承包山脚下农田的农民加入到采石大军里来了。他们动用了挖掘机,铲车,吊车儿和人工。这种采挖方式规模宏大,省时省力,安全系数高,石头不易破损,但是经济成本比较大。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产出了一大批园林景观石和厅堂石,小精品的数量也是倍增。2000年后这种采挖方式最多。当时五六家农田连成一条狭长的甬道从山脚蜿蜒至山脚下的农田,宽度也就十多米,长度有一公里,出了这个范围一块也没有。</p><p class="ql-block">这几家挖石头的农户几乎同时进行挖掘,就像给储藏轩辕石的地形做了一个立体的解剖。</p> <p class="ql-block">A</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地表到地下分成上中下层。</p><p class="ql-block">上</p><p class="ql-block">表层石变化小,形状简单,但石质最硬,声音清脆悦耳。</p> <p class="ql-block">中</p><p class="ql-block">中层的轩辕石发育最完善,石质坚硬,形状丰富,石皮特征最显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p><p class="ql-block">最下层的轩辕石石形变化大,石皮发育不完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p><p class="ql-block">从山脚到远处农田从高到低分高中低。</p><p class="ql-block">高</p><p class="ql-block">山脚处附近的奇石观赏性最强,精品石越多,石皮特色越明显。几乎无废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p><p class="ql-block">离山脚稍远农田里的奇石形状变化加大,石皮特色减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低</p><p class="ql-block">离山脚最远农田轩辕石变化更大更碎,石质变软,石皮特色消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有贮藏轩辕石丰富的地形都有一种黑色的土壤。黑土越多轩辕石贮藏越丰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是笔者父亲和笔者自玩石以来的一些亲身经历,也是在玩石过程中学习总结的一些小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奇石的天然性注定了它的不完美性和出现的不确定性,很多东西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一些小经验也要灵活运用噢。</p> <p class="ql-block">张树明藏石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