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天苍苍,野茫茫,波光粼粼映太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暮色中和中午时分拍摄的口头村南口桥及环村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手机超广角拍的,让人看了有水从天边来流向天边去的错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站在村北高处看到的西河</b></p> <p class="ql-block"><b>村西两河交汇地点及情形</b></p> <p class="ql-block"><b>两河交汇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 北河的河床比西河要陡得多。因此,北河总是比西河发水早且流速大很多。于是原本分别向南、向东的两条河,在交汇时由于相互作用变成了东南流向的一股水。随着河床变缓,汇流北半部分冲力变弱,汇流的方向又慢慢向东,在整个村子的西、南和东面呈弧状流过。几百年来,历经无数次大的洪水,村子都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卫星地图上的口头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初夏和仲春对面山上拍摄、航拍口头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仿《浪淘沙》词牌·辛丑仲夏口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好雨落西山,</b></p><p class="ql-block"><b> 魅力无边,</b></p><p class="ql-block"><b> 口头村外波光现。</b></p><p class="ql-block"><b> 青山绿水真好看,</b></p><p class="ql-block"><b> 胜似江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往事七百年,</b></p><p class="ql-block"><b> 先祖东迁,</b></p><p class="ql-block"><b> 封龙山下把家安。</b></p><p class="ql-block"><b> 以水挡水巧谋划,</b></p><p class="ql-block"><b> 谁能比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口头村大事记(1949——202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49-1978)</p><p class="ql-block"> 1950年,口头村为78户,375人,土地850亩。1953年,全村77户自愿组成三个生产互助组。1955——1956年,全村成立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由“初级”到“高级”,下辖三个“生产队”。各生产队单独核算,公粮和村公益事业付出由三个生产队公摊。</p><p class="ql-block"> 1956——1957年,村生产合作社开挖了从南子沟口(东岸底下)到口头村东的引水灌溉渠。</p><p class="ql-block"> 1958年,加入当地共11个自然村组成的“人民公社”,“口头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名为“口头生产大队”。同年,建起了“公共食堂”;修筑了土地庙和乔家沟两座小型水库,又在平原民工的支援下修筑了东沟水库、龙池沟水库和探脑沟的“妇女水库”,在土地庙东沟和乔家沟修筑了拦河坝、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工程。除了村内建设外,青壮劳力还外出参加“大炼钢铁”、修水库等,造成收秋劳动力不足。是年秋后,村子被规划成“口头水库”坝址,开挖坝槽的民工上场,村民被集体指定安置到长村(有少数自己找搬迁地的),在村民基本搬净——前后一个月时间,修口头水库的规划取消,村民全部搬回。</p><p class="ql-block"> 1963年8月上旬,暴雨连降七天七夜,山洪漫过半个村庄,村东几乎所有的田地都过了水,原来的河道南北两岸五十多亩耕地被冲毁。土地庙水库於平,另外四个水库崩溃,梯田损毁严重。由于河水阻隔,交通中断半月之久。七八天内河流湍急、水深没腰,村民回村、出村,东面须绕道龙池、窑上,西边须绕南子沟、北子沟、常河后山。</p><p class="ql-block"> 1964年,村小学由村中心的老母庙搬至瓦窑沟口。</p><p class="ql-block"> 1966年文革开始后,成立村革命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1967年在东岸地下本村地面挖坑塘一个,抽水通过1957年挖的水渠引水灌溉村东土地。</p><p class="ql-block"> 1968年打村南西场地直径6米深20米大口井一眼,浇灌村南三个生产小队农田。</p><p class="ql-block"> 1969年,电网入村。</p><p class="ql-block"> 1969——1970年,村西大队挖直径10米深28米坑塘一个,修筑村西河坝160余米;村南挖河中井一眼,高架水渠200米,使河中井水可以抽上来留到东阁外再到腰湾。</p><p class="ql-block"> 1971——1976年,村西坑塘挖暗流50米,河中井挖暗流150米,修筑河坝500米,土地庙水库清除了淤积,在龙池沟新筑起一座可以起到拦洪作用的水库。与此同时,三个生产小队各挖坑塘和或大眼水井一个,河滩共垫地200余亩。村第一次发放宅基地(30余户,木头顶石头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第二阶段 开个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78-2012)</p><p class="ql-block"> 1978年村革命委员会改成村大队管理委员会。全村110户,520人。</p><p class="ql-block"> 1978你年末1979年初,联产责任制实行。</p><p class="ql-block"> 1984年第二轮土地承包。</p> <p class="ql-block"> 1989年第三轮土地承包。</p><p class="ql-block"> 1986——1989年间,发放新宅基地30户,所建房屋墙体为卧砖。村小学由瓦窑沟口搬至村东南原第一生产队打谷场。</p><p class="ql-block"> 1991——1992年,村民除修复以往多年失修的梯田外,几户还自己垫地共计20余亩。</p><p class="ql-block"> 1996年8月,洪水冲毁靠近河道的村小学。</p><p class="ql-block"> 1997年,在上级部门支援下,在村北瓦窑沟盖起村小学教学楼(2006年村小学撤并到前仙后,改作村民活动中心)。是年,井元公路开通,村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 2000年,村电网改造。</p><p class="ql-block"> 2003年,河中井以东筑河坝500米。</p><p class="ql-block"> 2005年,土地税及“三提五统”取消,村民负担减轻。是年,1000米村庄主街道硬化。部分村民集资出义务工修复了文革中毁了的土地、大王二庙。大部分村民房屋(包括八十年代新建的)翻新改建成了砖混结构。</p><p class="ql-block"> 2012年,村戏台翻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第三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2年至今)</p><p class="ql-block"> 2013年,全村为148户,人口713人。是年,村主街道翻新和增加硬化总面积2000平方米并装上了路灯,钻深水井两眼、村民用上了自来水。</p><p class="ql-block"> 2014年,村西坑塘提水到村北实现配套——修蓄水池两个、铺设管道800米。</p><p class="ql-block"> 2015年,原村小学教学楼重新装修,集村民委员会、活动中心为一体;村北改粮食种植为栽植优种核桃。</p><p class="ql-block"> 2016年,村北钻深水井两眼,铺设管道1000米、砌蓄水池三个。</p><p class="ql-block"> 2017年,实现河中井机电配套,铺设管道600米;筑钢筋混凝土村南和村西出村高架、滚水桥,加固河坝800米;部分主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p><p class="ql-block"> 2018年底,天然气入户。</p><p class="ql-block"> 2019——2020年,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厕所改造、太阳能路灯覆盖各个角落,新开环村路1200米。</p><p class="ql-block"> 2012年至今,村民新建、改建住房36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标准较2012年前更高。</p><p class="ql-block"> 截止2021年6月底,全村为181户、763人。</p> <p class="ql-block"><b>美丽口头欢迎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