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94年12月初,在初冬的瑟瑟寒风中,我南下到了深圳。<br>天气虽然寒冷,可心里却是热乎乎的。<br>为什么呢?<br>南下深圳是我考虑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与那段时间的个人经历有关。<br>1991年,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重庆一家三线企业工作,一进厂就下到车间进行劳动锻炼,成了电焊班的一员。<br>虽说在电焊班,但师傅们从不安排我单独做事,只是帮他们打打下手而已,日子过得既平淡又枯燥。好在师傅们都挺好,有请我去家里吃饭的、有让我帮忙辅导孩子学习的、有叫我陪着一起逛大街的、也有鼓励我安慰我的.........<br>最感谢的是廖工程师,他从厂办技校毕业,通过函授读完了大学,自学成才成为了工程师。也许是对知识的尊重吧,他对我这种学生出身的有种天然的好感,时不时找我聊聊天,逐渐成了好朋友,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的兄长。当我在单位遇到不痛快事情时,他就会过来安慰我;当我在工作上碰到难题时,他也会帮我想办法;当我对现状感到郁闷时,他推荐我去考经济师等各种证书;当我对前途有想法时,他也鼓励我去出去闯闯.......<br>廖工的开导和鼓励是那段时光让我最难忘的事,如今离开单位已快三十年了,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和交往。<br>如果说人生需要有贵人相助的话,他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之一!我也一直亲切地称他为“超哥”!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br>在电焊班呆了一年,实习期就算结束了,我被正式分配到车间生产调度组,成了一名计调员。<br>计调员的工作就是每个月初排好生产计划给各班组,各班组就按计划生产。刚开始,业务不熟悉,要捣鼓一个星期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后来,业务越来越熟练,最多三天就能完成。<br>完成工作任务后,一个月里其他的时间就基本没我什么事儿了,那我该干嘛呢?<br>主要干两件事!<br>第一件事聊天,同事们个个都是聊天高手,大到国际形势、国内时事,小到工厂新闻、个人八卦,无所不聊,聊无不尽,可谓指点江山、激扬口间,聊到高兴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他的!<br>第二件事陪同事买菜,每到近中午时分,就一起去菜市场,同事买菜,我帮他拧菜篮子,一番讨价还价后,带着一篮子菜满载而归。<br>因为单位地处三线,周围群山环绕,天气好的时候,常与同事相约去爬后面的大山,爬累了回来也就下班了。<br>可是,这样的日子越久,就越感觉到不踏实,这种一辈子都望得到头的生活,难道自己就愿意这样过下去吗?<br>不!必须得改变,一定要远离这种枯燥乏味、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到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去!<br>这个地方在哪里呢?<br>那个年代,这个地方就是深圳!<br>当年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尤其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像我这样有点想法的年轻人都向往这片热土,想去闯荡、去打拼、去寻找人生的价值、去实现心中规划了无数次的梦想。<br>同寝室好友先我一步到了深圳,他到深圳不久就写信过来,传递出很多积极而兴奋的消息,力劝我也早点过去。<br>接到他的来信,我终于痛下决心,向单位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一点都不拖泥带水。<br>虽然南下很突然,却整整思考了三年,在那个“铁饭碗”的年代,还真需要一点勇气,且还不敢辞职与单位脱钩,办了个停薪留职给自己留条后路,也算是自我安慰。<br>当火车从菜园坝火车站驶出,第一声汽笛响起来的时候,怀着对未来忐忑不安而又兴奋向往的心情,我知道一辈子的生活可能就此改变了...............<br>经过20多个小时的摇晃,火车把我带到了广州。<br>那时候,到深圳必须经广州转车,从火车站出来要坐一段公交才能摆渡到去深圳的专列。<br>没想到,就在摆渡的公交车上,碰到了一群“做局”的高手,演得可真是惟妙惟肖!<br>首先出场的,是一位年轻的“藏民”,手上带着一块“劳力士”镶钻手表,一上车就开始很着急的样子在叽叽咕咕地讲着我们谁也听不懂的话。接着出场的,是一位戴眼镜的“翻译”,说他在西藏当过兵,听得懂这是藏族语。然后,双簧表演开始,“翻译”说“藏民”讲,他家养了几百头羊(很有钱的哟),这次来广州玩不小心钱被人偷走了,身无分文但还有一块劳力士手表,如果有人愿意出1000元,他就把手表卖给他!这时,剧情开始进入高潮,“埋伏”在车上的两位“好心人”出场了,他们激动地争论,气氛热烈地竞价,同时动员其他乘客也加入竞价,包括也动员了我。可是,或许出于谨慎,或许确实没钱,车上没人参与竞价。一阵热烈的讨价划价后,车上气氛逐渐冷落下来,大概是看无人“上套”,四个表演者到下一站时就怏怏无趣地下了车。开车时,我恍耳一听,四个人全讲的四川话,个个都真是深藏民间的表演高手,演技了得!<br>这件事,让我对当时广深地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一个字概括:乱!<br>当看到广深专列时,我被震撼住了!专列是一列双层车厢的火车,和内地的绿皮火车完全不同,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火车的印象!<br>车厢非常宽敞,坐上去也很舒服,我从来没有坐过这样高大上的火车!<br>车次非常多,记忆中每小时就有一趟;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多一点就从广州到深圳;设施非常先进,比如车厢上的洗手盆,就配置了当时少见的脚踏式开关,第一次使用时我找不到开关,急的满头大汗,旁边一位热心的“老外”一边用脚踏在开关上做动作、一边口里说“PUSH”,我才明白该怎样使用。<br>坐上广深专列,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深圳速度,听过而没有见过的深圳速度!火车上人不多,只有一位中年大叔坐在我对面,看长相应该是当地人,身上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衣,脚上穿着一双没有光泽的黑皮鞋,手里拎着一个老式的黑色圆形皮包,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真有点邋遢。他一上来就把鞋脱掉,双腿抬起放在座位上,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袋花生米,一边吧嗒吧嗒地吃花生,一边时不时地抠一抠脚丫子。正对着这位大叔边打量边寻思,一阵电话铃响起来,我赶紧找寻铃声响处,只见大叔淡定地从皮包里拎出一个“傢伙”,一看把我吓一大跳——大哥大,俗称“大砖头”!在那个年代,“大哥大”是先富起来人的“专配”。这大叔可让我长见识了,他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土豪”吧,还没进深圳,就感觉它的确和内地不一样!<br>一进深圳,虽然已是十月天,一股热浪却铺面而来;下了火车,周围高楼大厦鳞次梯比,心中的“热浪”更是波涛汹涌。<br>很快找到了先来的好友,暂时就安顿在他单位宿舍里。<br>为了加深我对深圳的印象,好友马不停蹄地带我去参观了他认为有代表性的深圳两大“景点”:<br>一个是位于原深圳文化馆旁十字路口小平同志的巨幅画像。当我一看到它时,就被那巨大的尺寸震撼了,整幅画估计有几层楼高、几十米长,几乎占了半条街!画中的小平面带微笑、目光坚定、目视远方、挥动着有力的巨手,巨手下跃然一排醒目的文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与其说我是被画的尺寸震撼住了,不如说是被文字内容震撼住了。<br>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呢?<br>就是改革开放!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变!<br>这幅巨画大概代表了当时深圳、包括港澳地区人民对于国家政策的期许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特区的设立,也没有港澳地区的繁荣。<br>我个人对这句话的感受也很深,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没有机会来深圳。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更多机会上大学;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可能重新选择职业;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能过上比父辈们更好的日子;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可以走出去引进来。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对邓公的这句话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感激。<br>另一个是位于深南大道的上海宾馆。到那里去看什么呢?看美女!朋友说那里集中了全国最漂亮的美女!在他带领下,我们在上海宾馆门口“打望”了一个晚上,果然,香车、美女、富豪、大款一个都没不少,统统都看到了。<br>在我看来,这也是深圳繁荣的另一面——一个活力四射、魅力四射的深圳。<br>据说,深圳是全国人口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一座城市,不到30岁,而且女性多于男性,到今天都还是这样。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br>来到深圳,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br>深圳机会多,人才也多,竞争非常激烈。来深圳前,对找工作,我还是满怀信心的,好歹自己也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大学四年也没白过,找个工作应该不难吧,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br>第一个“打卡”地点就是位于华强北路的深圳人才市场,几乎天天去那里找机会,看招聘信息,根据招聘要求打印简历,排队递简历,等待面试通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br>跑了一个月的人才市场,递了不到100份也有80份简历,没有等来哪怕一个面试通知..........<br>焦虑中渡过了第一个月,眼看着囊中盘缠一天天少下去,那个急啊,真是一种煎熬。<br>但是,深圳不相信眼泪,唯有打起精神继续“找”!<br>突然想到口袋里还有一封推荐信,是廖工的父亲给我写的一封推荐信,我就拿着信去碰碰运气。<br>拿着信找到廖工父亲的朋友后,这人还比较热心,马上带我去他们公司人事部门面试,人事经理看了下我的简历,估计是因为我没有特区工作经历,就不太感兴趣,碍于介绍人的情面也不能直接拒绝,还是进行了一场面试,一问一答中不禁让我哑然失笑:<br>他问:你什么学历?<br>我答:本科学历<br>他说:本科不行,我们要大学毕业的<br>我答:我就是大学毕业的<br>他说:你不是本科吗?不是大学毕业啊,不行!<br>面对这位经理的提问,我真是百口难辩,我还留意了一下他的名字,叫“李来旺”(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楚,可见印象有多深刻!),这次面试也算是求职路上的一抹“喜剧调料”吧。<br>找来找去,只有做销售的工作门槛比较低,但也还是要靠机遇。<br>因为一直吃住在好友那里,时间久了也不太好意思,为了减少朋友的负担,就故意在外面闲逛,等到好友吃过晚饭后再回去。有一天晚上,我买了两根香蕉权着晚餐,坐在路边的绿化带里边吃边休息(90年代深圳的绿化带就建设的非常好,铺着大片的草坪,方便路人休息和玩耍,城市规划领先内地十年以上),恰好旁边有一戴眼镜的“哥们”也在吃盒饭。看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啊,一打听果然和我一样来闯深圳的,来自江西南昌,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br>一起交流了一番找工作的经历之后,他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有公司招洗发水推销员,我们商定明天一起去应聘。<br>没想到面试很简单,可以说几乎没怎么面试就录用了,是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点,我都怀疑是不是在做梦,找工作辛苦奔波了一个月没着落,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也许,深圳就是这样一个常常让你有意想不到的城市!<br>这份工作提供500元的底薪,销售一瓶洗发水可以得3元的提成,洗发水的牌子叫“新威”,据说是香港的品牌。<br>每天早晨,我们穿戴整齐、西装革履,从公司仓库里领出一箱洗发水来,放在便携式小推车上,剩下的工作就是推着小车去“扫街”,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直到把洗发水推销出去为止。<br>说实话,这样的工作,我从来没干过,但为了生存必须得干,否则就只有饿肚子。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谈不上尊严。<br>在深圳,面子不值钱,要工作要赚钱,就必须放下面子,不在乎高低贵贱!<br>在忙忙碌碌的洗发水推销员生活中,有一次经历真是让人刻骨铭心。<br>那天一大早,我就拉着小推车准备去赛格工业园推销,那时赛格工业园的园区规划就比较先进,除了厂房外,还有专门的员工宿舍供员工集体住宿,这些打工群体就是我的目标客户。出门的时候,天气还十分晴朗,可深圳地处海边天气变化很快,到中午十分突降大雨,我没带雨伞,正好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br>12月的深圳,已进入冬季,有太阳还好,一下雨气温就陡降,寒冷的温度加上淋湿的全身,寒风中的我禁不住瑟瑟发抖,天也黑下来了,我的心也灰暗了起来。<br>为了御寒,找到一家路边摊,花3块钱买了一个盒饭,通过和摊主攀重庆老乡关系,成功获得其“友情赞助”一碗汤。拿着饭、端着汤,准备找一处避雨的地方就餐,发现肯德基店外橱窗边可以坐下来。<br>吃盒饭时,寒风一阵阵刮来,刮到淋湿了雨的身上,冷得身体禁不住颤抖起来,吃饭的手也冻僵了,打着抖往嘴里送食物。这时,透过橱窗向店里望去,里面灯火辉煌,暖气十足,炸鸡的香味透过橱窗一阵阵飘出来,里面的顾客有说有笑,一派其乐融融的温暖气氛。<br>看着橱窗里的情景,反观橱窗外的自己,脑袋里不由自主想起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h3> <h3>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感想:终于明白当年穷人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造反?<br>同时,也深深地质疑自己,我到底到深圳干嘛来了?来得值得吗?<br>一股愤懑之情悄然于心中...................<br>后来,接触到先来深圳的许多人,发觉他们大多都有过这样那样类似的经历;其实,这样的经历就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它是在阵痛中“洗”去了脑袋中固化的观念和意识,观念的解放才能带来精彩的人生和活跃的创造。<br>虽然在深圳呆的时间不算长,但对我的影响却很巨大,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在家乐福当过杀鱼的生鲜部员工,在合资家具厂做过管生产的主管,在广告公司发行部做过卖报纸的发行员,在地产公司创造过一个通宵完成一个方案的“奇迹”,经历过职场的“高光”时刻,也经历过创业失败的“潮起潮落”......................<br>一件事,可以改变一个人;一段经历,可以造就一个人。<br>当你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闯荡、去经历、去书写自己的故事。<br>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挣扎?<br>勇敢去闯,大胆去干,总有属于你的精彩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