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餘閑言(一)

初仁

<p class="ql-block">编馀闲言(一)</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见有“长江上游百库修”之赞诗,初仁斥之曰:浑不若毛泽东“神女应无恙”些许关怀。</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诗词界舆论场有“四了”可付归纳:阒寂式微了,复苏复兴了,超迈唐宋了,合该排座次了。</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诗之名节于“颂”一端要而言之:对某些题材的敬谢不敏。</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诗人尚墨作《悼念农民周德岁》发到小窗,吾跟评曰:叫“农人”好。工人,农人。诗人写诗称谓不宜跟着时称叫,不宜跟时流合流,若萧军《八月的乡村》,你许他个作协主席当当他不会写成《八月的农村》,文学包括诗必须跟隐含用心的称谓划清界线。</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董桥说:“文章多用感叹 号就像在台上讲笑话,台下没人笑,自己大笑……。”初仁说:“三闾大夫年代,问号还没有传入楚国,他是怎么写《天问》的。”</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倘若非用问号标意设问或者疑问,那你这句诗就是要么不逮要么偷懒总之是不成功的一句。</p><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有句话我说了吧:诗人必须与发展主义乃至科学主义划清界线。诗,应该成为“发展主义”“科学主义”的牵拽力量和制衡力量,而不是相反。我说的是“主义”。</p><p class="ql-block">七</p><p class="ql-block">诗,应该像汪丁丁说的那样,是跟顶针儿在一起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八</p><p class="ql-block">我读木心的《从前慢》,与其说是在读一首诗,毋宁说是在读一种诗学思想。</p><p class="ql-block">九</p><p class="ql-block">预备诗。譬如上元节甫过,中元节诗已成。首先是自欺,然后是欺人。如本人又急不可耐投放,小编又窃喜抢同行先,与合谋洒向人间催命符何异。</p><p class="ql-block">十</p><p class="ql-block">诗人不宜抢新闻记者的生意,诗人抢新闻记者的生意,久而久之诗集就容易步报纸后尘,成为废品收购站的专项生意:旧报纸多少钱一斤;新诗集多少钱一斤。</p><p class="ql-block">十一</p><p class="ql-block">叶延滨挑起的谁才是中国古典诗歌继承人之论争,说明什么问题呢?在我看来,起码说明当代诗词界荒于执敬焚香供奉自己的老祖宗久矣。倒也没闲着,都在忙跟唐诗宋词李杜苏辛较短长呢。</p><p class="ql-block">十二</p><p class="ql-block">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者,逻辑展开磕磕绊绊、栽栽歪歪、罅罅漏漏之谓。由此而论,所谓“中华诗词”亟待解决一个反正“中国诗歌”的命题,以期滥觞于鲁迅所言“杭唷杭唷”的中国诗歌之河,源流自洽,沛然莫之能御。</p><p class="ql-block">十三</p><p class="ql-block">较之诗界向来有之的“出新”“标新”“翻新”,等等,在言说的意义上,“创新”一词并没有给出“新价值”。因此,“创新”后面跟进的“思想新”“语言新”“题材新”等诸如此类的阐释,就显得羸弱不匹,很对它不住,有点像招之以华筵,供之以家常;许之以琼浆,瓢之以井水。</p><p class="ql-block">十四</p><p class="ql-block">因之有过不短的企业界跟经济界经历,故而大致晓得“创新”一语的传播路径:它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然后被吾国经济学界运用于演说著文,然后被吾国企业界一般作为“公司精神”采用,然后被吾国大中小学校用于“校训”多多,然后被吾国建筑施工队普遍用于刷工地围墙标语,最后吾国诗词界跟进。</p><p class="ql-block">十五</p><p class="ql-block">书法家孙晓云说“你还没有继承到传统,不要背上创新的包袱”。这个“创新的包袱”说的实在是一个好,直可援此说问下诗词界,但凡逢场合就喋喋“创新“的大人先生:诲之不疲地给芸芸习诗者装载包袱意欲何为?</p><p class="ql-block">十六</p><p class="ql-block">“唐诗”“宋词”不过是招引方便的说法。惟其方便,故不及其馀也多,前遮后蔽也烈。王震宇说:“爱某公诗,小学生耳;爱唐诗,中学生耳;爱宋诗,大学生耳;爱元明清诗,硕士生耳;惟爱近代诗,始称博士生。”其说是否平正确当暂且不论,显见是对前面说到“方便的说法”之应激反应,具有从熟说中摆脱出来的学理价值。</p><p class="ql-block">十七</p><p class="ql-block">曾少立说他不爱写名胜,爱写不知名的小地方。什么道理呢?作者没说。猜想是:小地方有人情,不用从“大江东去”写起。</p><p class="ql-block">十八</p><p class="ql-block">海上大家田遨先生曾慨叹:“好诗被埋没正不知凡几。”以十馀年编纂诗词书刊之经历,吾不免声同一慨。与其说诗词界存在一个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倒不如说存在一个“遮蔽”与“反遮蔽”问题。遮蔽手法有二,一是数量的铺天盖地,使之社会认知的成本非常高;二是选编者的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每有令其不合者“老死沧州”之瞩望。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诗词作品入教科书不妨缓行,不然,你想的是入李翰林,结果入了李将军,又何苦来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