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院御葬墓之考证

中庸之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胡立钊</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经也生活过各个姓氏的古人,他们开山垦田创造家园应让后人铭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天依蓝巍峨仍在,梦难全痴心如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nbsp;千年寄客来又去,&nbsp;一世乾坤是与非。</b></p><p class="ql-block"><b> 本人1986年出生,受家伯文策(民国卅五年出生)及家风熏染而从小就好古。八九岁时有一次随伯伯去大会院马槽田牧牛时,他坐在田盘石头上告诉我这块地上下几坵是1960年左右我爷爷量哲公当年下放回家后开垦的荒田。古代这里有个寺院有养马,然后马是关在这里,所以地名叫“马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七岁那年村中修建公路,在挖路到广林园时,挖出很多瓦当和石条等。石头打磨精细,还有佛像莲花砖。</b></p><p class="ql-block"><b> 在我十一二岁时,我经常去水坑捞古钱币。一次傍晚随集哲公(民国廿一年左右出生)从大会院赶牛回家,我一路问他各种老家历史。他告诉我以前大会院有两间土房是药房,那坵田是属于白沙人的地。以前药房的门还有上锁,后来土房倒了就开垦为地种了两颗梅树。白沙人以前来“御葬”和莲峰祭墓回来,都是在药房分窝饼给大会的小孩吃。他小时候就有分到过。我问他药房怎么会开在这没人的地方?集哲公说以前的古道是从这药房经过到大会口去后头坑,每天人来人往砍柴的种田的赶路的路人很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一次我和章魁兄在四角坵玩,我们在四角坵田后石头上发现有字,我俩辨认出一个酉字。后经明哲公(民国廿三年左右出生)指点始认出是:元豐辛酉歲記。明哲公亦告诉我们古传大会院一带埋有金头。古代有一个忠臣被砍头了,头找不到,皇帝赐金头葬在大会院里。或许大会院是朝廷为祭祀这个忠臣而修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十三四岁时,一次路过文策伯窗前,听到他与两位陈氏老人在论古。我坐在他家台阶的窗台边听。他们说到御葬古墓。文策伯说按莆田音辨字有两种“举葬”即举人埋葬之墓。“御葬”即朝廷批准下葬的墓。两种皆有可能。墓内可站人,御葬可能性较大。举人之墓没有这么高级别。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御葬”两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念初中,第一次和几个同学带上蜡烛和米盐在放牛到御葬周围时爬进这个墓探险。墓道口有雨水冲刷的土。爬进时我们撒了米和盐。印象中墓道深约六米,双手可以展开,人可以站直。墓道最里面有一块宋代的砖。</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十七岁那年和父亲走路到洋尾店,他回望大会方向中间的山峰说这山像个笔架,所以叫笔架尖。西边的山叫和尚头。自分三韧像三根旗又叫三旗山。古代将军背上插三根旗的叫三军元帅,御葬墓建在那里的风水很好,所以后代多文武双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十八岁那年夏天的时候我去顶洛阳玩,和顶洛阳的老人说起这个墓。他们告诉我,文革时他们三十多岁,当时听说墓里有金头就去撬开这个墓,里面连棺材都没有,最里面的砖上放一个青瓷碗盛沙土,碗中插三根香。撬墓当天也挖开墓埕的砖,墓埕下有一块球形青石,被大家抬回去。那个青瓷碗拿回去当天放在窗台上就被猫打破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十八九岁时听族中老人说起御葬墓用石头砌成帽形。被人撬开后,村中人就去挖墓石。祭台石放在塔下沟边当石桥,墓埕的条石挑回来做井。帽沿的拱形石头放在井旁做台阶。御葬墓后面那个山仑里还有几个大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二十三四岁时,一次去拜访金添公(民国廿三年生)时聊到大会院,他说在他小时候有听说大会院以前有三座厝。一座在院公大坵是火烧厝没的。一座在猪脚柄(地名)上是自然倒塌,一座在四角坵最晚倒,以前白沙人来祭祀都是在四角坵祭。还有马槽有养马房。文固在1983年左右在那边挖到过一个马槽。梅树头有间药房是以前和尚练功受伤和生病治疗,本地过路人生病了也有去药房买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三十一二岁时,有一段时间我在考证大会院和御葬墓是哪位名人之墓。查遍《游洋志》《八闽通志》《兴化府志》以及其他古籍。只记载大会院在广业里,洪武三十四年并入丛林。而御葬墓没有任何记载,比较怀疑是宋时本地百俊大族方氏之祖墓或是孝池薛洋薛氏的祖墓。但只是 怀疑没有任何证据。那段时间我在涵江开店也经常回白沙街上。第一次听章俊兄说白沙狮亭有薛姓。我回来涵江后便开始查找白沙薛氏的资料。发现莆田文化网有一篇《白沙狮亭村发现薛氏入莆最早的族谱》。其中有句“安靖君(薛宁)以公忧未虞,奉命扶柩归葬于里之莲峰之旁”我便认为这有可能是薛氏安靖公的祖墓。文中的翁仲,御葬墓没有,或许是早年被破坏了。一直这样认为了两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三十三岁房子装修的时候,和顶洛阳光耀喝茶聊天时,得知大会院西泮洋山有个地名叫青溪,以前有几户人家俗称“前后厝”,还有个下洛阳后头坑大会这三地的老人都知道的“绣花鬼”的故事。我到章躍兄处喝茶聊天。章躍兄的母亲说那里以前确实有几户人家。以前还有墙基。我问是何姓之宅。她说地方是属于后头坑陈氏的那就可能姓陈。经莆田音辨字“前后厝”和“薛后厝”谐音。有薛后厝必有薛前厝。考证后认为这应该是薛氏青溪尉峦公或其后裔所居之宅。大会院应是薛氏所建。大会院可能就是薛前厝。唐宋之季家祠为寺的做法常见,寺并非现代人理解的寺,宋时寺为读书研习之所。而较大之寺方称为院,故大会院当时必是大族才能建造。</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三十四岁时我确信御葬墓是薛氏安靖公之墓,一次在和章俊兄视频聊天时,巧合住在白沙的章福兄(民国廿三年左右出生)路过。我请教他御葬墓之往年回忆。章福兄说御葬墓是白沙狮亭人的,在他们还是小孩的时候狮亭人过来祭祀都是先祭祀大会院和广林园,然后再去大会莲峰孝池等地祭墓。祭祀完总是在梅树头药房那分窝饼。窝饼是两个饼合起来的形状,是他们薛氏所独有的一种饼,普通本地人家没有做这种饼。御葬墓里葬的是一个神童,古时在朝廷里做大官。我当天就去考证薛氏在网上的族谱,薛氏利和公字天益号神童,这御葬应是薛氏利和公之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薛氏之古史经一路考证,而得论为:宋初薛氏廷辉公廷节公镇守百丈镇兼辖游洋时献镇地于朝,请设兴化军,薛氏廷辉公迁往清源东里吉宦村。见薛氏族谱二世峦公至五世高公历代长子之墓皆葬于莲峰之上。个人臆测当时薛氏先祖外出回莲峰孝池薛洋等地,路过宋洋见三旗山风水好故多代葬于此山中。而墓葬多就会建寺院故有大会院。</b></p><p class="ql-block"><b> 洛阳陈氏族谱中二世祖葬在薛山后落,即薛后厝之后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元末莆邑兵乱,明初兴化县屡经灾瘴,各姓大族远迁他方。薛氏徙往仙游枫亭。后1600年左右再回迁。这外迁百余年也必定年年回来祭祀祖墓,不然百余年时间已隔几代人不太认得古墓位置。也或许是本地还有薛姓后人居住回迁时才能找到古墓。毕竟枫亭走路到莲峰古时需两三天时间,当回迁时见到薛后厝地处偏僻山田窄小故迁往白沙狮亭。</b></p><p class="ql-block"><b> 明萧焕谓:兴化为邑,僻在万山之中,其兴也以礼乐诗书之盛,其废也以礼乐诗书之衰。赵宋乘龙,文卿墨客不计百家,而最中者郑之二儒,薛之三杰冠人,方之四桂联题,陈之四童应选。----可见薛氏之辉煌。</b></p><p class="ql-block"><b> 我胡氏1620年才迁到大会。耕他姓祖先所辟之田,则切勿坏他姓之祖墓。大会曾居七姓:余奉苏薛,胡连陈。后代若无意动之,请必善待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记于2020年古历二月廿四</b></p><p class="ql-block"><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j5x9y7bAZDgnWiYI9p9R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