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笑三语:言时、喜时、怒时——再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p><p class="ql-block"> 昨天三语聊《道德经》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好多朋友来电聊起观点,我觉得今天三语再聊。其实这在生活中美言是很常见的事情,大多数人往往只喜欢夸赞自己的人,而对那些有“逆耳之言”的人心生厌恶,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人贪执之念太重的表现。而老子,则在这里指出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让自己学会去“容纳”他人的言行,只有做到容纳他人,才有可能发现表相后面更多的本质。因此,我认为美言体现出一个人的语言自身的自私、为我,不求利人,但求利自己。所以,美言是为语言的"谋私"目的而美的。有朋友说,老子所说的“信言不美”是指日常行为接近于道的人,语言含有道的“信”,这样的人不善于花言巧语,也不善于人际关系,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会,就因为他的语言里含有道的信才不会说那些“美言”的。这样的人有一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特点:他语言表达水平有选择性。还有朋友说,这句话是对“上善若水”一章中“言善信”一句的进一步诠释,是说诚实可信的言说表面是不华美的,诚实可信的言说不需要追求表面的华美。上善之人的言语表现出的是朴实无华,追求的是诚实可信。是的,不管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觉得在言时以简要真切为第一,无长言,无累言,戒尽言。喜时,忌轻言失信;怒时,忌恶言失体。这也是我交友追求的和努力去做到的方向,同时还要知道,自己言到快意时须打住,事到快意处须转弯。</p><p class="ql-block"><b>范云峰辛丑六月廿郑州早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