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混得好,离不开人情世故,古人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就是说那些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和指责,同时也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懂得低调,不要急于出风头,见好就收,不然就很可能惹来非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获奖者-莫言,2012年获奖后莫言的名字一下子被世界熟知,关于他的作品一时间也销售一空,或许他也想象不到,获奖后给他带来的除了鲜花和荣誉之后,更多的还是议论和抨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文学圈就有文人相轻的风俗,而且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这类广受瞩目的大奖,莫言的获奖,可以说填补国内文坛的遗憾,不过也给他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刘青云在接受采访中就谈到“莫言能获得诺贝尔奖,说明中国至少有十人都能获奖”,陈丹青也表示“没有读过莫言的东西,但我知道他获诺奖与作品无关”,在陈丹青看来,莫言得奖并非实力,更多是运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从莫言获奖消息传出后,他的作品就被搬到了大众舞台上,有人说《蛙》是丑化国人形象,把计划生育不光彩的一面暴露给外国人,有人说《丰乳肥臀》是丑化中国母亲,甚至就连广受好评的《红高粱》《檀香刑》都不放过,难道莫言真的一无是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从诺奖层面来看,莫言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了评委,从颁奖词上也能看出莫言的水平"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足以可见,诺贝尔奖之所以会颁发给莫言,所注重的并非其他方面,而是描述人性,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莫言通过他魔幻主义手法,表达国内发生乃至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有夸张但是更多是现实,这是我们无法避免也不能轻易抹去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觉得莫言的内容过于夸张,而莫言自己的回答是:“我写残酷情节就是残酷作家了?我这样写,是希望人能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时代不乏一些作家描述金钱至上,花天酒地的浮躁内容,一味地迎合大众,而莫言选择了背道而驰,选择了赤裸直接的残酷情节,他希望用这些底层生活发生过的故事来警醒人们,要接受以前发生的难堪事,不愉快的过去,那些试图逃避,通过谩骂讥讽的方式,其实说白了就是掩耳盗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获奖后的莫言飘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都是不完美的,莫言也不例外,更何况是诺贝尔奖这种享誉世界的大奖,曾经有一次座谈会上,就有专家问莫言“你觉得自己的文学成就和鲁迅对比如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到鲁迅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弃医从文只为唤醒国人的意志,就连毛主席也表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是公认的文学大家,也是影响中国人的作家,而莫言则是打破诺奖零记录的中国作家,可以说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孰强孰弱每个人心中都有评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莫言对鲁迅表达了粉丝一般的痴迷“鲁迅是天才!我从小就是读着鲁迅长大的,一直想深入模仿,但怎么模仿都无法超越,以至于受鲁迅的影响之深,后来一直无法从受他的影响中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言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全部作品换鲁迅的文章:“如果能写出像《阿Q正传》那样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小说,我宁愿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言的一番话得到了现场全体人员的掌声,作为为国获奖的作家,他能够在荣誉面前认清自己就值得我们敬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样的他也非常真实,获奖后他亲口承认,获奖后的第一年,自己连一本书都没有看完,原因就是各种座谈会,各种的参加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会发现莫言好像淡出了人们视线,他去哪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认为莫言就此“认怂”了,可他没有,在经历了这些事情后,莫言显得更成熟了,对一个作家来讲,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而他便潜心9年带着《晚熟的人》正式回归,这是他获奖后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他用“晚熟的人”定义自己,以此来回答嘲讽和争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晚熟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上有一种人,他们早慧很早就懂得做事说话,讨人喜爱,平时在学习工作上都能取得成绩,而另外一种人则不一样,他们晚熟,不懂得说话技巧,看上去笨笨的,但其实做事沉稳负责,不会懂得耍小聪明,靠着老是被人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言讲后者就是晚熟的人,就如同莫言,他出身于普通的农村家庭,他的成功属于大器晚成,也是他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了无数艰辛后,才慢慢熬出来的,就像这晚熟的稻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善的人都晚熟,后来开窍了,也是坏人催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晚熟的人有一点非常不一样,就是晚熟的人哪怕经历了社会的“毒打”,遭受了各种流言蜚语,不会陷入进去,更不会沉沦下去,甚至到后面可以渐渐看开,无论怎样,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这才是一个晚熟的人该有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编在读了莫言的书《晚熟的人》才明白,莫言先生把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和经历以及如何面对这些事情的感想感受都写了进去,莫言先生还是用自己擅长“讲故事”的手法,只不过这次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别人的故事,而每一个人在阅读时,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言的新作品回归,更是轰动了文坛,曾经那些质疑声早已经消失,也赢得了更多人尊重和佩服,我们没理由让这样一位为国争光的文坛作家寒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来自日本的前诺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说到:我最佩服的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还有一位就是莫言,莫言的作品可以给人生活的希望,我很佩服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余华说:“我不怕得罪人,莫言的作品足够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茅盾文学奖中有90%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中年人,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迷茫,又刚好喜欢莫言的作品,那这部《晚熟的人》非常值得你一看,争做一个晚熟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莫言先生“9年磨一剑”的新作,希望有你的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a href="https://mi.mbd.baidu.com/r/qyM9My2bPG?f=cp&rs=3576900346&ruk=uGgP47PuchCu8dGAKrHdeA&u=5aaefaf00a0c4e56"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i.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