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2021年7月26日,晴,这里是郑州,我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上班族,也是平安度过了这场暴雨灾害的亲历者,每天打开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河南的洪灾,每一条新闻都不敢也不忍戳开,因为每一条都让人泪目......没有遭遇地铁五号线的惊涛骇浪,没能冲在抗洪第一线,也没能亲看目睹网络上流传的千千万万的感人时刻,但是我想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来纪念这场暴雨,说说身边无数在网上看不到的感动,写一段值得铭记心间的文字送给郑州这座温暖的城市,送给这座城里彼此给予温暖的亲朋好友、风雨同舟的陌生人,送给无数给河南送来温暖的人。<br><br> 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望着洁白的云朵飘在蓝蓝的晴空,除了暴雨过后的一股泥腥味道提醒着我们一周前的那场灾难,很难看得出来这里一周前发生了什么。依稀记得那场雨是也是从像今天一样的周一开始的,那是7月19日的下午,尽管天气预报已经发过预警说未来几天有大到暴雨,可是作为长期生活在郑州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毫无应对恶劣天气经验的居民来说,没有人会把这样的台风预警放在心上,我们也只是以为是一场夏日里稀疏平常的暴风雨罢了。因此,那天晚饭后,我给两个孩子穿上雨衣和雨鞋,打着伞下楼踩水,尽管是下着雨的傍晚,出来透气的人并不在少数,上班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丝毫没有因为阴雨天气放弃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亲子时光,路边带着孩子出来玩水的人络绎不绝,商业街里也照常热闹,夜市摊边撸串吃烧烤的人们丝毫没有因为这场雨情绪上受到任何影响,到处一片喧闹景象。带着孩子来到商业街玩滑梯,结果发现因为雨水关系,滑梯已经被围起来,于是我们来到二楼闲逛,此时是晚上八点多,应该是郑州夜生活的开始,商店大部分还都在营业,人不是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溜达着,悠闲地聊着走着,谁也不曾想到这场雨竟是郑州噩梦的开始。开始觉得有点不安是因为我们乘坐的室外观光电梯有点漏水,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刚刚走进去,竟然电梯滴水了,当了妈之后诸事都变得小心翼翼,由于害怕漏电赶紧带着孩子走步梯下楼,害怕之余还和孩子念叨,室外观光梯虽然方便可是遇到这种恶劣天气也有它的弊端。走到一楼时已经发现雨势变大了,路上的行人的脚步明显加快了,行驶的车辆也明显有些焦躁不安地按着喇叭,地上的积水也变深了,赶紧带着孩子往家奔去,孩子们很兴奋,很久没有光明正大地踩在一坑坑的水洼里了,连拉带拽终于把孩子带回了家,虽然打着伞穿着雨衣,但是也已经是半身湿透,赶紧给孩子们洗个热水澡安顿睡觉,望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滴打在窗户上,祈祷明天是个晴天.......<br><br> 7月20日也就是720洪灾发生的当天,早上起来还是哗哗的大雨,但是丝毫没有阻挡人们上班、孩子们上课的脚步。女儿是早上8:30的书法课,8点我就准时带着孩子出门了,电梯里熙熙攘攘,大家像日常一样讨论着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想必在这场洪灾中遇难的那些人也是和我们一样早早地出门,想着今天处理哪些工作?中午吃什么饭?下班后安排哪些活动....谁也不曾想到一场暴雨会让那么多人再也回不了家。把孩子送到地方之后,由于雨势太大,我也没有再去别处,就在空教室里抄写党员笔记,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半小时转眼就过去了,女儿吵着要去小伙伴家里玩儿,我开玩笑似的给孩子说等天晴了吧,不然被大水冲走了,其实想想挺后怕的,如果那天的课是在下午,也许被困在雨中的就是我们娘俩了。真正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暴雨是在下午睡醒之后,女儿要去飘窗上玩,突然叫道:“妈妈,家里漏水了,这里地上都是水。”我走到窗边,发现地上已经有些积水了,搬到这个房子已经8年多了,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蹲下身来查找积水的来源,发现靠近窗边的墙壁上的壁纸已经湿透,水是顺着墙壁渗进来的,我开始拿来拖把,毛巾挡着,不让水往屋里继续流,雨势越来越大,我趴在窗边往外面的墙壁看,只见外面的排水管道已经明显跟不上降水量了,雨水顺着墙壁开始往下灌,正好打在家里漏水的墙壁上,这时隐约看到了打在这面墙壁上的空调排水孔,想到估计雨水是从那个孔里灌进来的,我赶紧爬到书架上查看空调孔,果不其然,书架最上层的书已经湿了,水顺着空调孔不断地往里冒,赶紧拿来毛巾堵住,但是一点都不顶事,一两分钟毛巾就渗饱和了,地上的积水也越来越多,火上浇油的是飘窗缝隙也开始渗水了,这下可够我忙活了,书架上,飘窗上,墙角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水,有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都像挤水机器一样不停地穿梭在这三个角落换毛巾挤水,望着窗外止不住的大雨,我心里想着如果今晚这场大雨不停的话,估计我也不需要睡觉了。后来实在是马不停蹄忙的腰疼,我才意识到这样擦下去不是个办法,才开始琢磨怎么能够从源头上止住渗进来的水,我先是爬上书架,看了看空调孔,只见里面咕咕直流的雨水不住地往室内方向流着,毛巾挡不住,那就换塑料袋,我把家里能找来的塑料购物袋全部拿过来塞进空调眼,塞得实实的,终于止住了,书架上和挨着书架的墙壁不再漏水了。接下来就是飘窗,我把飘窗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查找渗水点,这时发现雨势更大了,擦干净的飘窗一秒钟就又是一滩水,怎么办呢?我也发了愁,本来寄希望于原来修理马桶漏水用的玻璃胶,找遍了家里所有的柜子也没有找到,缝隙比较小,其它东西也塞不进去,这么大的雨也找不到外援,这是突然看到了孩子做手工用的橡皮泥,把橡皮泥塞进去试试吧,于是开始行动,一边擦水,一边塞橡皮泥,堵住了这个地方,水又从旁边的地方渗进来,我只能顺着渗水的方向继续塞,直到把整包橡皮泥都用完,整个飘窗边缘被塞满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渗水问题终于解决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在我在家里热火朝天进行防渗水战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外面这个城市里发生了什么,也没有时间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看看外面的状况,就在我抱怨着玻璃密封性差,物业不给力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外面的马路上、地铁上经历着惊涛骇浪,事后才觉得此时此刻能够安全地呆在家里是多么幸运且幸福的一件事。吃完晚饭,给孩子爸爸打电话交代他留宿单位别回家,才想起来停在路边的车,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由于害怕夜里大雨不停,就想着把车开个安全的地方,我下楼走到街上的时候感觉问题不大,积水刚刚没过脚踝,可是看到路边掀开的窨井盖和开走了一半的私家车开始感到不安,打开车门一坐上车发现车里已经是一车厢的水,想必可怜的车已经经历了这条街上的最高水位,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先补救把车开到高地再说吧,也不确定车能不能发动,只管死马当活马医吧,幸运的是车子立马启动了,一鼓作气把车开到了欧凯龙高一些的停车场,欧凯龙广场是最先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暴雨之中,欧凯龙停车场一改往日作风,所有停车场的围挡高高架起,所有车辆免费驶入避难。等我回到家里,全身已经湿透,此刻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外面依然是大雨倾盆,临睡前女儿说害怕,我把他俩搂的更紧了:“怕什么,你是咱家唯一会游泳的人,我们还得指望你救我们呢。”女儿扑哧一声笑了,慢慢地两个孩子睡着了,我拿起手机开始翻看响了一个晚上的微信,先是单位的工作群,地下车库进水了,学校领导正在抢救车库里的车辆;再是小区群,说5号楼由于暴雨停电了;看着看着看到了五号线的现场视频,看到了满是洪水的老城区,住在金水区的同事发来短信问东区这边情况怎么样,说那边已经水过车顶了;接着看到了远在其它城市朋友发来的慰问短信,我才意识到此刻的郑州已经狼狈不堪地成为了全国的焦点,忍不住起身来到窗边看看雨势,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人正在外面焦急地等待回家的路,也不知有多少人正奋不顾身地赶往危难之地救我们的同乡于危难之中,注定是个无眠的夜晚....<br><br> 7月21日一早起来,雨还在继续,看到网上的新闻觉得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看到了五号线揪心的视频,也看到了灌满积水的未来路隧道,随之而来的还有数不清的求救....看着看着深感无力,还是先把自己安顿好不给政府找麻烦吧,想出来看看附近的情况,家里的老人已经吓得不敢出门了,决定下楼储存一些生活必需品,小区里的电梯安全起见已经停运了,步行下楼,个别楼层由于步梯间窗户未关楼梯间已经有积水,看着水滴从照明灯往下淌,有点害怕,万一漏电这楼道里人来人往后果不堪设想,心惊胆战地下了楼直奔物业要求关闭楼梯间的电源,这才发现物业处已经挤满了业主,有来投诉的,有来充电的,物业经理应该是忙了一夜还在安抚大家。接着去超市采购,发现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到处都是慌着储备食物和水的居民,由于移动信号无法正常运行,买东西必须使用现金,于是又折回家里拿钱,一路上大家都在慌张讨论着会不会停水停电停燃气,如果这场大雨继续这样没有尽头地继续下去,那么什么可能都会可能出现,于是改变主意不再买生鲜了,改买水、牛奶、水果、面包这些即食食物,回家的时候楼道公共区域的电已经全部切断了,庆幸的是低层住户家里还有水有电有网络,再后来就是呆在家里刷手机看新闻,等待暴雨的停止,等待各方好消息的到来......虽然只是呆在家里,但是丝毫关不住那颗悬起来的心,看着学校领导冒雨在学校疏通下水管道排除积水,看着各方赶过来的救援力量,看着深陷危险的大家想方设法自救的情景,看着源源不断且愈发危险的汛情,一会儿水库告急,一会儿贾鲁河漫堤,心里着急的很,只恨自己力量单薄,不能为我们的城市做些什么......<br><br> 7月22日上午,看着雨开始慢慢止住,决定出门处理车里的积水,顺便看看外面的情况怎么样,楼道的积水还在,黑漆漆的很容易滑倒,物业都忙在在楼顶和地下室处理积水,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这楼梯间了,现在电梯属于停电状态,大家都要走步梯,年轻人还好一些,老人和孩子就很容易摔倒,于是从物业找来工具开始清理,先用笤帚把水扫进簸箕倒入水桶,看着工作量不大,从四楼到一楼整整忙了一个多小时,期间不断有上下楼的邻居帮忙提脏水下去,先后提出来12桶污水,干完已经是浑身湿透了,不过看着干净的楼道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多多少少可以为大家做一些事情。中午出门采购顺便拐到学校一趟看看办公室有没有进水,一进校门就看到了校长穿着短裤拖鞋从地下室上来,瞬间心里暖暖的,我们亲爱的校长已经在学校日夜无休48个小时了,准确地说,校长就是我身边的一位抗洪英雄,20日暴雨那天连夜赶到学校堵住了地下车库,带着值班老师和保安四处排污疏通管道,才致使学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所以看到校长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是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正是我们身边无数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好领导、好同事、好员工才让我们的城市在危难之中有了那么多的温暖。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也已经赶到,有人民的子弟兵,有救援队,还有各方的物资救援,此刻的郑州满是爱与力量,即使很多地方到处还是积水,即使很多人还被困在停水停电没有网络的小区里,因为我们知道也很确定,情况只会越来越好......<br><br> 7月23日24日,学校发起倡议让老师们自发到学校帮忙清理地下车库,最开始在工作群里接龙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回复的老师并不多,我想这估计大家还处于自身难保的状态。可是来到学校,看到从中原区赶过来的王校长,从金水区赶过来的毛老师,艳涛,小董,还有刚刚入职的刘校医,心里温暖极了,大家话不多说开始工作,地下车库的积水已经大部分被水泵排出去,只剩下浅浅的水滩和淤泥,但是也是最难清理的部分,而且诺大的地下车库只有一处可以排积水,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积水只能运到一个地方来,大家排水的工具也很有限,只能一点点来,男老师们清理淤泥,女老师们开始清理积水,大家穿着拖鞋,胶鞋,短裤,平日里爱美的女老师们这会儿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是低头干活,雨后的地下室又闷又热,高强度的工作让大家一会儿汗流浃背,但是谁也没有抱怨,比起不分日夜泡在水里久远的子弟兵来说,这又算的了什么呢?中间大家回到地面喝水透气的时候,了解到今天来学校支援的老师们有的小区还是一片积水就淌着水出来了,有的女老师处于生理期也泡在水里帮忙,有的老师家是卫辉的,老父亲还在村里联系不上也来学校帮忙了,聊着聊着心生敬畏,说真的,灾难面前,英雄来自我们身边,大家都做着自己认为力所能及,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可恰恰是大家的这种自发朴实的意识让我们觉得愈加的珍贵。<br></h3> <h3> 学校的善后工作维持了两天,到最后一天下午的时候,真的已经体力不支,就偷了个懒在家休息了半天,一天半的排水工作让平日里不经常做体力活的我累得要瘫痪,四肢酸软,就像生了一场大病,毫不夸张地说睡着了做梦都是在用水刮赶水,耳边一直都是哗啦啦的水声,但是想到还在单位忙活的校长他们,觉得挺惭愧的.....<br><br> 在家卧床休息了整整一天才算缓过神来,再出门时郑州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然而险情并没有退去。新乡告急,卫辉告急,周口告急,街道上到处都是物资捐献处,带着孩子收拾一些不穿的衣物和前几天采购没有用上的矿泉水、面包、酸奶大包小包地拎了下来,捐献的人很多,大家都很热心,看到大家从前几日被别人帮助又到现在帮助别人,爱心就是这样被传递下去。其实想说的很多,因为这些天受到的震撼和感动很多,激流中人们自觉抱团过街,商场被淹人们自发排成一排来营救,陌生人被冲走救人者自发从四面八方游来,即使在地铁被困数小时,在被营救的时候,大家还是自发约定“妇女孩子先走,有劲儿的男士抬人出去”,身边无数的亲人、朋友、同事舍小家顾大家奔波在外...思绪混乱,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我的经历也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老百姓相似的经历之一,何为英雄?让我们心安的解放军是英雄,日夜不休的消防官兵是英雄,紧急奔赴河南的救援队是英雄,拥有一颗滚烫伟大的心的普通人也是英雄,我想这就是和平时代的英雄,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光与热,传递着人世间的温情,感谢每一个给我们带来温暖的人,感谢郑州这座温暖的城,感谢你和我,你我皆英雄…<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