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提到老井,不由得让人想到辘轳女人,更能联想到郑义编剧、张艺谋主演的那部电影《老井》,我今天所说的老井其实也不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打的一眼井,虽然它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承载着我童年、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从我记事起,便记得饲养院内有一眼井,井边有丈数长半米宽的石槽,是专门用来饮骡马牲口的,有时人们也饮用。但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西沿外距我家百十来米远的那眼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童年的我常常早晨跟着父亲去挑水,因为父亲八点要到县城上班,所以赶上班前得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以备一天一家人的吃喝洗涮所用。那眼井是用水泥洞筑起来的,比其他用砖砌筑的井高级很多,干净整洁,井口超出周围地面不到一尺,以防尘土杂物刮入,</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井口直径不到一米。父亲挑两只铁桶到井台,把两只桶放到井口边干净的地方放平稳,挨近井口的地方人们怕带进井里脏物沿井口周围铺了几块砖石,父亲放下扁担,挨肩的那面朝上,以防泥土弄脏衣服,扁担的两个铁钩也要放妥当,避免沾上泥土弄脏了水。放置好扁担后,父亲便拿出打水的绳子,绳子的一头有个卡扣,一磕桶的提梁便固定了,然后站在井沿上利索地让井绳顺着手一出溜就下到水面,便开始打水了,那井沿仅有十公分宽,刚能放开脚,父亲左右一摆绳子,铁桶桶口朝下便钻到井水里了,然后一下一下拔出井口倒到另一桶里,再打第二桶,然后把两桶水摆放到扁担长短的距离,挑一担水回家了。一担水,大概有一百斤重,身材魁梧的父亲挑着却是那么的轻松!我想,什么时候才能像父亲那样娴熟地打水又能轻松地挑水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父亲常常山南海北的出差,所以挑水的事也常由母亲来挑,母亲是绝不敢站在井口沿上打水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等到十一二岁时,我哥已能像父亲那样打水、挑水了,只不过在往上提水桶时会废很大力气!我却不敢站在井口沿上,也挑不动大桶,于是父亲便买了两只小桶让我挑,就像戏曲里的二相公担水一样滑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挑水时我们兄弟两个是相跟着的,我哥比我大一岁但不让我打水,又因我胆小,往井下看一眼还觉得晕眩,但就是有点不服气,所以有时也偷偷地自己去挑水,站在井沿上,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左摆弄右摆弄也打不满一桶水,半桶就半桶吧,那也拔不动,把脚移下井沿,磨着井绳,使劲往上拖,终于弄出井口时却连半桶都不够,遭一家人取笑我!后来,父亲便把绳子上隔一小段打个结,拔水桶时省了不少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冬天挑水是一大挑战,井台上都是冰,井口里上部也结着冰,井里还往外冒着热气,父母常嘱咐要小心,但好奇心好胜心极强的我们依旧能安全挑回水来,技术也越来越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但也出现过闹剧!有一次,桶快贴近水面时一甩,卡扣开了,水桶掉井里了,着急忙慌跑回家叫大人们来捞,又紧张又害怕,大人们找来九连环(一种专门打捞掉到井里东西的器具,一块一寸多厚像锅盖大小的圆形木板上钻满了各个方向的小孔,每个孔里有一根带钩的钢筋,木板上部把所有的钢筋穿接在一个小圆环上,上面结绳,钢筋带钩的一端在木板下部,人牵着绳子,缓缓把九连环放下水,浮力作用,木板向上浮时,钢钩会向各个方向伸出去,又因重力作用向下沉,人在上面抖动绳子,估摸着钩住东西了,再缓缓往上拉,反复几次便捞上来了,有经验的人一下子就能捞上来。)大功告成,少不了大人们的一番训诫,但一切都充满了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以前也有想不开的人跳井自杀的,有的一头扎进井水里冲了肺一命呜呼的,也有闹出笑话的,脚先下去衣服飘起来了大喊救命的,不过不管怎样,少不了人们的指责,也少不了对井水做净化处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眼井,承载着我童年和少年时的美好回忆,也让我懂得了劳动的快乐,挑战自我的愉悦。八十年代中期村里修建了水塔,家家户户再不用挑水了。而那眼井也已被填平,当年挑水时常走的那条小路也已变成了田埂,那眼曾经雨季只有两三米深、旱季又有十几米深,冬天井口结冰井里又冒热气的、锻炼了我胆量、磨炼了我意志的、给我带来许多好奇的老井完成了它的使命,带着它的清凉与甜美划上了生命的休止符,而我念念不忘的还是早晨起来左邻右舍们挑水时的热闹场景、闲话家常的和睦相处,而这一切都在各家各户的水龙头边消失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