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寻雉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五月底,又到了看绿尾虹雉的季节。二十九号,我们追鸟小分队开始行动,下午到达卧龙镇,入住镇上的卧龙山寨。</p> <p class="ql-block">  三十号凌晨三点半,被闹铃吵醒的我们,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急匆匆的向花岩子隧道出发。到达隧道口的时候,还没到六点,此时已经有几辆车停在旧公路的入口处了。从先到的鸟友们口中得知,他们已经连续好几天没看到绿尾虹雉了,昨天山上还下了一整天的大雨。我在来巴朗山之前也听说,南京的一群鸟友在此守了好几天,连绿尾虹雉的影子都没见到。</p> <p class="ql-block">  近六点,东方露出了金色的霞光,空气通透没有一丝的云雾,巴朗山难得的好天气让我们遇上了。快六点半的时候,有人发现隧道上方的山上有二只白马鸡,接着又发现了绿尾虹雉,距离我们大概有二三百米。我用望远镜找了半天才看到个影子,更别说拍了。六点三十三分,一只雌的绿尾虹雉突然飞到我们对面的悬崖上觅食,大概距离我们只有三十几米的样子,此时太阳还没升起来,在昏暗的环境里,我把ISO调到了12800,拍出的照片仍然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雌绿尾虹雉一边觅食一边鸣叫,六点三十五分,一只雄的绿尾虹雉也飞过来了,不停的围着雌鸟转圈、亮翅、鸣叫。雄鸟先是围着雌鸟转了几圈,然后又扇着翅膀跑到隧道顶部的水泥平台上,来回奔跑秀肌肉。距离我们大概只有十几米左右的样子,此时太阳升了起来,金色的朝阳照在绿尾虹雉的身上,雄鸟五彩斑斓的色彩全部呈现了出来。飞鱼和转悠激动的一边拍一边跑一边摔跤,我也跟着虹雉跑来跑去,嘴里不停的念叨:完蛋了没拿三脚架,完蛋了没拿三脚架。</p> <p class="ql-block">  雄鸟秀完肌肉,就跑到一处杜鹃花丛中拼命的唱着情歌,大概唱了十几分钟才离开。我本来对此次拍摄没抱太大的希望,只带了一个独脚架,把三脚架丢在了车里,哪料想虹雉能如此的给面子。没有三脚架就无法录视频,此时我的肠子都悔青了。</p> <p class="ql-block">  快到八点的时候,雄鸟表演结束离开了,一群互不相识的鸟友们开始欢呼和交谈。一个成都的鸟友告诉我们,他每年的这个季节都要来这里拍绿尾虹雉,已经连续来了五六年,这是拍摄机会最好的一次。飞鱼、转悠和醉仙居都是第一次来巴朗山,第一天就遇到如此好的拍摄机会,运气太好了。不一会的功夫,巴朗山绿尾虹雉的消息就在全国各地的观鸟拍鸟群里传开了。绿尾虹雉虽然拍到了大美片,但心里还是更想看到雉鹑,了却去年的遗憾,可惜只听到远远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始终没有看到雉鹑,我们就在旧路二边拍小鸟,花岩子隧道二边的小鸟也很多。红眉松雀</p> <p class="ql-block">白顶溪鴝</p> <p class="ql-block">长尾山椒鸟</p> <p class="ql-block">  十点左右,三石决定去120K公里处拍摄黑胸歌鴝。雨后天晴,120K处的高山杜鹃还没全部盛开,但是景色已足够迷人。</p> <p class="ql-block">山坳中星星点点的全缘叶绿绒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寻觅到下午,仍未见到黑胸歌鴝的影子。华西柳莺倒是拍爽了。</p> <p class="ql-block">蓝额红尾鴝</p> <p class="ql-block">  在120K处寻觅了半天,收获不大。下午四点多,我们又返回花岩子隧道旁边的旧公路。早晨的那只雌绿尾虹雉,在此处逗留了一天,不曾离开过一步,近的手机都可以拍。</p> <p class="ql-block">  31号凌晨三点半,我们继续上山守候绿尾虹雉。虹雉却再也不给我们面子了,当然,雉鹑也是无影无踪连叫声都没听到。路边的川褐头山雀。</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大晴天,手机随手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  快到八点的时候,按照鸟友们的经验,绿尾虹雉今天不会出现了,我们决定离开花岩子隧道,继续去120K处找黑胸歌鴝。刚离开隧道就路遇超近的中杜鹃。</p> <p class="ql-block">  刚到地头,就看见高山杜鹃丛中的一颗小树上站着一只鸟,用望远镜一瞄,黑胸歌鴝!此地海拔四千多米,等我们气喘吁吁爬到的时候,黑胸歌鴝和我们捉起了迷藏。我们在黑胸歌鴝的山坡上来来回回折腾到下午,我总算拍到了几张勉强可以看的照片。三石和醉仙居比我有耐心,蹲守不动都拍到大美片。</p> <p class="ql-block">120K处的大杜鹃</p> <p class="ql-block">  由于巴朗山隧道的修通,原来的老路逐渐废弃,去年还通行的老路,今年因为安全问题全线封闭了。也就是说105K至118K处的公路不准外来车辆通行了。如果想看藏雪鸡和雪鹑,必须租当地藏民的面包车。六月一号早晨七点,三石带着我们来到被封的路口,坐上事先联系好的面包车,在废弃的公路上寻找藏雪鸡和雪鹑。路边的暗胸朱雀,此时天气是雨夹雪。</p> <p class="ql-block">路口的高山岭雀</p> <p class="ql-block">  车子开出去不久,就在路边的山坡上发现了藏雪鸡,藏雪鸡的胆子比较小,等我们下车,二只藏雪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好在大家都记录到了,三石也弥补了雄色寺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车子越往上开,雪下的越大,山崖上的岩羊。</p> <p class="ql-block">雪中的黄嘴山鸦</p> <p class="ql-block"> 寻雉之旅,雉运特佳,熊猫之巅附近的雪鹑,距离我们只有十米不到的位置,二只雪鹑在雪花飞舞中刨食,胆子比藏雪鸡大多了。它的身边就是报春和绿绒蒿。</p> <p class="ql-block">  旧公路不让外来车辆通行,,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但是也有好处,就是不再担心来来往往的车辆打搅我们,给了我们和鸟儿一个安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把藏雪鸡和雪鹑都收入囊中后,回程的路上,又把去年的怨念种红胸朱雀收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离开巴朗山,去往此行的第二个鸟点,彭州市太阳湾风景区。傍晚时分到达鸟导李强家的民宿,归园田居。</p> <p class="ql-block">  李强是太阳湾景区的工作人员,他的归园田居就在风景区的旁边。太阳湾风景区现在有四个固定的鸟塘,第一个鸟塘已经开始营业收费,其他三个鸟塘不收费,尚在建设中。六月二号早晨,我们去的是一号鸟塘,一号塘主拍的鸟种是红腹角雉。鸟塘的位置在海拔一千六百米的悬崖边。太阳湾风景区的一号鸟塘是我见过最高级的鸟塘了,从路边通往鸟塘的路全部新铺了水泥台阶,鸟塘居然还通了电源,还有电开水壶。卫生间堪比三星级酒店的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  来的路上,我还在担心能不能见到红腹角雉,一进鸟棚,就看见李强正在投食,他的旁边围着六七只红腹角雉在啄食。那么难见到的红腹角雉就这样轻易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一号塘除了塘主红腹角雉,还有一些其他的鸟。灰翅鸫</p> <p class="ql-block">丽色噪鹛</p> <p class="ql-block">  六月三号,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在彭州还有半天的拍摄时间。我们决定去尚未建好的二号塘碰碰运气。二号塘的明星鸟种是翠金鹃。</p> <p class="ql-block">  二号塘距离一号塘不远,其实就是一个搭在悬崖边的大棚子,拍摄飞过山谷的各种鸟儿。严格说来就是一个野拍点。刚到的时候,下着雨,山谷里云雾缭绕,看不清远处。一对铜蓝鹟把窝建在了棚子的顶部,我们就追着铜蓝鹟拍了半天。</p> <p class="ql-block">  快九点的时候,雨渐渐的停了,眼前的山谷也明朗了起来。明星鸟翠金鹃始终没有露面,一小群大约五六只的点斑林鸽飞过山谷,停在了我们前方的树上,引得我们一顿狂拍。比起塘拍,野拍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点斑林鸽善解人意,知道是我们的新种,它们换个三棵树,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它们。逗留了十几分钟才离开。</p> <p class="ql-block"> 吃过鸟导送来的午饭,三石还要带着我们去往宜宾,彭州距离宜宾还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太阳湾的鸟况虽然非常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再逗留了。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一群藏酋猴,免不了又是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多,终于到达宜宾屏山县的碳石村,这里是四川山鹧鸪的点。晚上住在四号塘主的家里,条件不好凑合了一晚。早晨六点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就坐着当地村民的车上山了。到了鸟塘没一会,白腹锦鸡便登场了,又收获一雉!二只灰胸竹鸡也在我们面前跑来跑去。就是主角一直没有登场。</p> <p class="ql-block">  来之前我们选择蹲守四号塘,是因为这个塘四川山鹧鸪出现的概率最大,听鸟友说昨天山鹧鸪还在四号塘出现了二次,原以为十拿九稳。我们一直待到晚上七点,山鹧鸪始终没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四号塘的灰头鸦雀</p> <p class="ql-block">  从四号塘出来,我们离开塘主家,准备第二天去距离此地十几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山鹧鸪点试试运气。晚上我们住在龙华镇的德胜园酒店,居住条件好而且又便宜推荐一下。</p> <p class="ql-block">  四号一早,我们就赶到另一个山鹧鸪塘主小史家,爬了几百米的石头台阶,终于到达拍鸟棚。棚里的条件很好,我们坐在藤椅上坐等山鹧鸪的出现,不断登场的是白鹇一家子,老公老婆儿子女儿轮番上阵,一点都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有白腹锦鸡,只是当繁华落尽,竟然是这般的滑稽。</p> <p class="ql-block">  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半,山鹧鸪仍然没有登场,大概是在巴朗山把我们的雉运用光了,继弄岗的褐胸山鹧鸪之后,四川山鹧鸪又成了我们心头的一个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