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出威名的黄永胜上将

张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7年8月,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第8、第9纵队。其中第8纵队由冀热辽军区直属队干部为基础,抽调军区所属各部队组建而成,黄永胜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委,张天云任副司令员,邱会作任副政委,黄鹄显任参谋长,下辖第22、23、24师;第9纵队由冀东军区主力部队编成,詹才芳任司令员,李中权任政委,袁渊任参谋长,下辖第25、26、27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改编完成不久,东北民主联军就发起了秋季攻势。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成立了第一、第二两个前线指挥所。其中第二前线指挥所由冀察热辽军区组成,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统一指挥所属野战部队参加北宁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与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纵队相比,第8、第9纵队长期偏师作战,缴获较少,在装备上差远了,部队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鞋穿,要光着脚行军打仗,非常艰苦。然而黄永胜、詹才芳们斗志却丝毫不差,早就憋着劲要打几个好仗,让那些主力看看!机会马上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7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出动3个师由绥中、兴城、锦西向冀察热辽部队集结地建昌进攻,以确保锦州至山海关段铁路线的畅通。根据第二前线指挥所的命令,黄永胜率8纵、詹才芳率9纵机动出击,寻歼来犯之敌。当8纵先头部队进至锦西西北的梨树沟门地区时,与国民党暂编第50师遭遇。由于侦察失误,以为遇到的不过是国民党地方部队2000余人,因此黄永胜命令第24师师长丁盛指挥本师3个团和第22师1个团吃掉敌人。不料打起来后才知道是敌人的正规部队,人数在2个团3000人以上。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抓住了这股敌人,将其歼灭大半,还有小部分逃跑。黄永胜接到报告后一拍大腿,要是早知道敌人有一个师,就集中第24、第22师全部围上去打,他一个都跑不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黄永胜不肯罢休,命令部队继续向进至新台边门地区的国民党暂编第22师出击。暂编第22师此时已知道暂编第50师遭到袭击,急忙后退,撤到了距离锦西不远的杨家杖子地区。8纵以急行军超越了敌人,将暂编第22师围在了杨家杖子。黄永胜一声令下,8纵各部队发起勇猛突击,经过一下午战斗歼灭暂编第22师大部。由于迂回不到位,还是逃走了小部分敌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接替杜聿明指挥东北战局的陈诚得知东北民主联军在北宁线大举反击后非常震惊,立即敦促驻防锦州的国民党第49军向杨家杖子进攻,扫清这一线的共军。第49军军长王铁汉获悉锦西一带共军人数很多,不愿意出去“扫荡”。但他顶不住陈诚的严令,只好率领本军第79、第105师(各欠一个团)出动,直奔杨家杖子而来。第49军从苏北刚调到东北不久,尚未及补全寒衣,不少士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秋风一吹那是冻得直打哆嗦,部队上下怨声载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时8纵的情报侦察再次出现失误,认为敌军只有2个团出来“扫荡”,王铁汉则率军主力在锦州未动。黄永胜来了劲,决心继续吃掉敌人2个团!在前线指挥所的程子华、黄克诚比较慎重,命令詹才芳指挥9纵2个主力师赶过去参加杨家杖子战斗,配合8纵包围及歼灭敌人。王铁汉率部进至杨家杖子后,觉得情况不妙,立即命令部队大力构筑防御工事,开始转攻为守。黄永胜根据敌情确定了决心,集中8纵3个师及军区1个独立师共10个团兵力围攻杨家杖子之敌;詹才芳的9纵2个师则布置在杨家杖子以南和东南的要道上,担负截击和阻援任务。9月21日下午13时,第二次杨家杖子战斗正式打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交手才知道,当面国民党军的火力很强,老兵油子很多,敢打反击,战斗力非是敌人的暂编师能比。8纵几次攻击没有打动,再经侦察,才知道围住的敌人不是2个团而是2个师。8纵长期担任地方部队,这样的大仗可是从来没有打过!当天夜里战场下起了大雨,攻击部队与国民党军在泥水中殊死拼杀,双方反复拉锯,形成胶着。在沈阳的陈诚接到王铁汉的呼救后也急了,命令守备锦州、锦西的国民党第49军第26师、暂编第60师,以及暂编第18师、暂编第22师各1个团出动,火速向杨家杖子增援。黄永胜闻讯后调整部署,抽出第24师协同9纵第26师在虹螺岘、连山、五岭山一线坚决阻击援敌,其余部队继续攻歼杨家杖子之敌。就这样,双方里出外进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在战,直打得昏天黑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了9月22日,战斗仍然非常激烈,杨家杖子的敌人拼死顽抗,前来援救的敌人也连续猛扑,全线极度紧张。8纵随身携带的粮食已经吃光了,附近地广人稀,也找不到粮食,部队饿着肚子在作战,体力已大为下降。黄永胜又组织了第三次总攻击,想在黄昏前结束战斗,然而还是未能奏效。黄永胜终于有些拿不住了,在和参谋长黄鹄显、副政委邱会作进行了研究后,决定部队于黄昏时撤出战斗,向北转移,寻机再战。下达了撤退命令后,黄永胜还有余兴,与黄鹄显、邱会作抢起了一包香烟,几个人乐得哈哈的。就在这时,敌人突然向8纵指挥所附近打来了猛烈炮火,一发山炮弹就落在三人前边不到10米处,溅起的石头土块砸了他们一身。幸好这是发臭弹,没有爆炸,否则二黄一邱就挂不上后来的将星了。几个人正在庆幸间,下边报告杨家杖子的敌人出动兵力向8纵发动反击。黄永胜立时醒悟:妈的,敌人要跑,这是假进攻!邱会作与黄鹄显也同意他的判断。黄永胜当即下令,通知部队,停止撤退,马上转入攻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然而此前的撤退命令已经下达,不少部队正在撤出战斗,电台拆线了,电话也不通,出现了严重的通信联络困难。这时杨家杖子的敌人果然出现了突围的迹象,形势非常紧急。邱会作提出立即集合司令部、政治部的科长,每人手拿纵队首长的亲笔命令,分头出去传达,所有部队都要执行追击歼敌的任务,他也马上赶到先头师去。黄永胜觉得也只有如此了,遂依计而行,把指挥部的人都撒出去传达命令。这时天上又下起了暴雨,8纵指战员接到命令后立即转入追击敌人,连炊事员、司号员、马夫都投入了战斗,不顾饥饿疲劳寒冷猛打猛追,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第49军在杨家杖子坚守时还很有个样子,一旦开始逃跑就收不住了,加上8纵从后面追,9纵从前边堵,已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到处溃散。经过一夜战斗,除军长王铁汉只带了几百人逃跑外,第49军军部和2个师的4个团基本被歼灭。加上阻击援敌的战果,8纵、9纵从梨树沟门战斗开始三战三捷,共歼敌1.2万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足够装备2个整编团,大大改善了部队的装备条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8纵、9纵在锦西地区的三次作战,不但打出了冀热辽部队的威风,也提前拉开了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的序幕,因而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嘉奖。到了晚年时,黄永胜的儿子黄正问他这一辈子打得最好的是哪一仗,黄永胜回答道:“杨杖子,兵力上一比一,我消灭他一万几千人,一比十一的伤亡比。我们八纵原来是个地方部队编的,没打过大仗,那一仗打完了,林彪都说八纵队有个主力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50多天的秋季攻势中,8纵在黄永胜、刘道生的指挥下连战连捷,歼灭国民党军1.6万余人,为确保北宁线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8纵也鸟枪换炮,不但更新了武器装备,人数亦从成立时的不到2.5万人扩充到4万人,全纵队的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然而程子华就是看不上黄永胜,曾多次向林彪反映对黄永胜的意见。一来二去,到了冬季攻势开始后,黄永胜因病到哈尔滨住院休养,程子华就推荐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到8纵接任了司令员。对于这次离开8纵,黄永胜在晚年时回忆说:“程子华不喜欢我。我离开八纵去哈尔滨。嘿,那真是有个‘礼送出境’的味道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8年3月,黄永胜病愈出院回到部队。这时东北民主联军已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并将野战军与军区分开。正好第6纵队司令员洪学智调到东北野战军上干大队任大队长,林彪便让黄永胜到6纵当了司令员。与8纵相比,6纵可是东野“五只虎”之一,有名的主力纵队,可见林彪对黄永胜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中,黄永胜又露了一把脸。攻克锦州后,林彪挥兵辽西准备围歼东北国民党军最精锐的廖耀湘兵团。当时黄永胜和政委赖传珠指挥6纵(欠第17师)协同兄弟纵队节节阻击了企图西援锦州的廖耀湘兵团后,奉命转到彰武以东地区隐蔽集结。1948年10月24日晚,6纵接到东野司令部紧急命令,要其强行军从彰武以南赶到黑山与新民之间的半拉门、二道镜子地区,阻击廖耀湘兵团沿黑山、大虎山向西南撤退。黄永胜、赖传珠和副司令员李作鹏立即带领部队出发,强行军150华里,于10月25日中午赶到了二道镜子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准备作战时,又接到了野司电令,说廖耀湘兵团在大虎山以东有向台安撤退的迹象,要6纵火速南下向台安以东疾进,务必堵住敌人。黄永胜马上进行部署,组织部队准备出发。就要动身之际,再次接到野司电令,说廖耀湘主力仍在黑山、大虎山以东地区,已令8纵插向台安,令6纵速向大虎山以东地区攻击前进,切断敌人退路,造成对敌夹击之势。不到一天时间命令三变,显见形势发展极为迅速,战机稍纵即逝。黄永胜二话没说,都没来得及给总部回电,就命令所属第16、第18师分为左右两路连夜向大虎山方向急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0月26日凌晨4时,6纵第16师前卫团越过大虎山北侧的北宁铁路,与廖耀湘兵团所属新3军第14师先头部队遭遇。在6纵副司令员兼第16师师长李作鹏指挥下,前卫团经过两小时战斗歼敌一个营,占领了姚家窝棚。这时6纵后续部队也已陆续赶到。黄永胜审问了一名被俘的廖耀湘兵团少将参议,该人供认廖耀湘兵团主力已经聚集在黑山东北侧的胡家窝棚、张家窝棚一带,准备经大虎山东南退向台安,也可能会向东北走半拉门撤往沈阳。黄永胜和赖传珠、李作鹏等人判断:根据野司前电通报,8纵已插向台安,敌人从大虎山以东方向跑不了。如果6纵还按原命令越过北宁线向大虎山以东地区攻击,就会放开沿北宁线向东北经厉家窝棚、半拉门、新民去沈阳的道路。廖耀湘一旦狗急跳墙不向南而往东,便有可能逃之夭夭。情况紧急,再向野司请示已来不及了。黄永胜当机立断,决定不按野司前令执行,而是将纵队主力展开,转为坚守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姜家屯一线,切断北宁线附近通向沈阳的道路,坚决堵住廖耀湘兵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果然,廖耀湘兵团被8纵和独立第2师挡住了南退台安的道路,又被东野3纵一部突袭了兵团指挥部胡家窝棚,指挥中枢系统被打烂,已然是惊慌失措。在沈阳卫立煌的命令和部下的苦劝下,廖耀湘改变了南退营口的决心,命令兵团部队分两路向东经新民、老达房渡辽河向沈阳撤退。这一下6纵就正好堵在了廖耀湘兵团东退的必经之路上。而东野5纵也经过急行军占领了半拉门一带,与6纵协同防御锁住了北宁铁路南北地区。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6纵从10月24日晚出发后一路强行军,接连改变方向,都没来得及向野司详细报告情况,行军途中还一度关闭了电台。东野前线指挥部连着给6纵下了多道命令,却一点回音也没有,根本不知道6纵到了哪里。战况如此瞬息万变,整整一个纵队却在战场上消失了,这令林彪都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多次催问参谋长刘亚楼有6纵的电报没有,后来甚至发了火:“这个黄永胜,简直乱弹琴嘛!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呢?要让廖耀湘跑了,非严办不可。”一直到了26日18时,6纵的电报终于来了:纵队强行军两夜一天,兼程240余里,战士累得吐血,没时间吃饭,没时间架设电台,向敌连续突击,已抢占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姜家屯一线,堵住了廖耀湘兵团主力,正与反扑之敌展开激烈战斗。林彪接到电报后转怒为喜,称赞了6纵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并复电要求他们顽强固守,勇敢反击,配合主力歼灭敌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廖耀湘兵团主力发现被6纵挡住了东撤的道路,遂拼命发起进攻,企图打开缺口,双方展开了犬牙交错的攻防混战。由于6纵占领的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姜家屯等地多为平坦开阔地,没有工事,只能依托村庄和野战阻击敌人。在国民党军的猛烈炮火和优势兵力反复突击下,这一仗打得极为艰苦激烈。6纵上至纵队司令,下至普通士兵,以有我无敌的气概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仅10月26日一天,就与敌人反复争夺数十次,第16师有9个连队基本打光。坚守核心阵地厉家窝棚南侧开阔地带的第16师46团,干部全部靠前指挥,死守不退,哪里有缺口向哪里反击,并插到敌人堆里打,在平地上垒起尸体当工事打,伤员也全都不下火线在阵地上爬来爬去搜集和运送弹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一仗下来,46团的团政委、团参谋长、1营营长、2营营长全部战死,连排干部大部伤亡,情状异常惨烈。6纵以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牢牢守住了阵地,没有让廖耀湘兵团从此处逃脱,为各纵队迅速赶到围歼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立下了重大功勋。在这次空前激战中,6纵共歼敌26137人,而自身伤亡了3183人,其中干部达311人,比例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后,辽西大会战以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之众而告结束,东北大局已定。在整个辽沈战役中,黄永胜指挥6纵共歼敌3.6万人,缴获长短枪1.4万余支,取得了辉煌战绩。战后,东北野战军总部通电嘉奖了表现突出的6纵第16师:“此次堵击廖兵团向新民东南突围的战斗中,表现了无上的英勇,勇敢顽强地抗击了敌人绝对优势兵力的汹涌反复冲锋,使敌突围企图未遂。你师虽有九个连队每连打得只剩六七人至十余人,但这是光荣的和壮烈的,单是你师就俘获了敌人1.8万余人。由于你师的顽强抗击和其他各师的猛烈进攻,使廖兵团12个师及2个团共十万余人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进行了统一整编。黄永胜被调回8纵改编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成为了该军的首任军长,政委则是与他多次共事的邱会作。多少年后,二人又共同进入了林彪的“四大金刚”和“林彪集团四大主犯”之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后东北野战军入关加入平津战役。在攻打天津时,第45军的任务是与第44军协同从东面的民权门、民族门一线向西突击,直插天津市中心金汤桥,与由西向东实施并肩突击的第38军、第39军会师。黄永胜亲自到前沿仔细勘察了地形,判断民权门一带是天津守敌的设防重点,工事坚固,只要实现从民权门突破,活捉陈长捷的时候也就到了。实现突破的关键,则是尽量缩短接敌距离,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据此黄永胜命令以第135师为主要突击部队,与第133师并肩突击,第134师为预备队。各主攻团要在自己的突破地段大搞土工作业,利用夜间将交通壕向前延伸,一直挖到敌人的铁丝网前。战斗开始后可以迅速接敌,出其不意炸开通路,直插天津城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果然,后来总攻天津时,第135师403团尖刀连就创造了“三分钟杀开民权门”的光辉战绩。黄永胜又及时投入力量扩大突破口,并将东野特种兵纵队配属给第45军的3辆坦克拉上去清障,终于完全肃清了民权门地区之敌,并继续向市区纵深发展。天津战役顺利结束,全歼守敌13万,生俘天津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兼天津城防司令部司令陈长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9年4月,黄永胜调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由于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并负责组建空军,因此由黄永胜指挥第十四兵团随四野主力南下作战。黄永胜率兵团相继参加了宜沙战役和湘赣战役,并渡过长江。1949年8月四野进行了夏季休整和“兵强马壮运动”,其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十四兵团领导机关转为空军领导机关,所属第42军留在河南剿匪,第39军拨归第十三兵团建制,第41军拨归第十二兵团建制。黄永胜被调到第十三兵团担任副司令员,后参加了衡宝战役。1949年11月,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调往山西任职,黄永胜被任命为兵团代司令员。此后黄永胜指挥第十三兵团参加广西战役,一直打到中越边境,结束了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历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