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云中百鸟---托克托野生鸟类摄影展”在托克托县神泉景区开展, 为了让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云中百鸟---托克托野生鸟类摄影展”的内容,特选部分照片编成美篇,与大家分享。如有错误,请予指正。 开展仪式 <p class="ql-block">摄影作者向观众介绍作品</p> <b>1.䴙䴘目、䴙䴘科</b> <b>黑颈䴙䴘 </b>体长约28厘米。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1.5摄于南街村 <b>2.鹈形目、鹈鹕科</b> <b>卷羽鹈鹕</b> 体长约175厘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21.4摄于树尔营村。 <b>3.鹈形目、鸬鹚科</b> <b>普通鸬鹚</b> 体长约90厘米。 2013.8摄于南街村。 <b>4.鹳形目、鹭科</b> <b>苍鹭</b> 体长约92厘米。 2021.5摄于树尔营村 <b>草鹭 </b>体长约90厘米。 2015.5 摄于树尔营村<br> <b>大白鹭</b> 体长约95厘米。 2016.4摄于小井壕村 <b>5鹳形目、鹳科</b> <b>黑鹳</b> 体长约110厘米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21.5摄 <b>6.鹳形目、鹮科 </b> <b>白琵鹭 </b>体长约84厘米。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21.5摄于树尔营村 <b>7.雁形目、鸭科</b> <b>疣鼻天鹅</b> 体长约150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4.11摄于南街村 <b>大天鹅</b> 体长约155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7.3摄于南街村 <b>小天鹅 </b> 体长约140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5.3摄于什四份村 <b>鸿雁 </b>体长约90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6.4摄于白家营村<br> <b>豆雁 </b>体长约80厘米。2015.3摄于白家营村。<br> <b>斑头雁</b> 体长约80厘米。2015.3摄于南街村。 <b>翘鼻麻鸭(雄) </b> <b> </b>体长约60厘米。2016.5摄于刘家窑村。 <b>8.隼形目、鹰科</b> <b>鹊鹞(雄)</b> 体长约 42 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2.5摄于小井壕村 <b>苍鹰</b> 体长约56 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6.4摄于葡滩拐村 <b>毛脚鵟</b> 体长约 54 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6.1摄于树尔梁村 <b>草原雕</b> 体长约65 厘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5.3摄于北街村 <b>9.隼形目、隼科</b> <p class="ql-block"><b>红隼 </b>体长约 33 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6.4摄于鸡嘴营村</p> <b>10.鸡形目、雉科</b> <b>斑翅山鹑(左雄右雌) </b>体长约28厘米。2017.6摄于南营子村 <b>11.鹤形目、鹤科</b> <b>灰鹤 </b>体长约120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014.11摄于白家营村 <b>12.鹤形目、秧鸡科</b> <b>骨顶鸡</b>【白骨顶】 体长约40厘米。2019.9摄于南街村<br> <b>13.鹤形目、鸨科</b> <b>大鸨 </b> 体长约100厘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16.1摄于北章盖营村 <b>14.鸻形目、彩鹬科</b> <b>彩鹬 (左雌右雄) </b>体长23-28厘米。2011.6摄于小井壕村 <b>15.鸻形目、反嘴鹬科</b> 反嘴鹬 体长约38~45厘米。2011.4摄于小井壕村。 <b>16.鸻形目、燕鸻科</b> <b>普通燕鸻 </b> 体长约 23 厘米。2015.6摄于树尔营村。 <b>17.鸻形目、鸻科</b> <b>灰头麦鸡</b> 体长约 35厘米。2011.5摄于小井壕村 <b>金鸻</b> 体长约25 厘米。 2015.8摄于碾子湾村。 <b>18.鸻形目、鹬科</b> <b>大沙锥 </b>体长约28厘米。2011.4摄于小井壕村 <b>黑尾塍鹬 </b>体长约42厘米。2011.5摄于小井壕村。 <b>白腰杓鹬</b> 体长约55厘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5.3摄于南崞县营村。 <b>流苏鹬 </b>体长约 23--28 厘米。2011.4摄于小井壕村。 <b>19.鸻形目、鸥科</b> <b>西伯利亚银鸥</b> 体长 60厘米。 2014.3摄于中滩村。 <b>红嘴巨燕鸥 </b>体长约49厘米。2019.9摄于河口村。<br> <b>遗鸥 </b> 体长约 45厘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16.4摄于南街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掬水天在手</b></p><p class="ql-block"> 一一观张建平《云中百鸟》摄影展</p><p class="ql-block"> 王建中</p><p class="ql-block"> 飞鸟在天,应该是一派空明,诗意袭了,一脉沉静吧。这是大多数人对天空的期待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来,张建平先生守着云中葱茏的一隅,跋水探足,涉土开颜,那些飞飞鸟鸟、莺莺燕燕,过目成蹊,便也脉蕴氤氲,自成一天。云天之间,清韵吞吐,蒸腾着岚气,草木归向秀骨。这是建平先生的造化,一方水土,因了建平先生的清气,流转开来,藉以之守,清致楚楚。</p><p class="ql-block"> 恬静自守,这是一方地域之上的清远光泽。清通于大地,便是云兴霞蔚,葱郁之气勃来。</p><p class="ql-block"> 建平先生用光朴白,着意于影像真挚。涓涓点点,滴滴缕缕,以千姿百态提醒,竟至十余万张累积。这样的荡漾,烟含幽水,云屏萋蔓,每一幅皆葱翠若滴,清气徘徊了。</p><p class="ql-block"> 山脚、水际、绿边,都藏着他的身影,细谨生发,撷秀婉然,面貌自成。于他,粗茶淡饭,怡然自若。一派光影,磊磊落落,不见得弥天彰地,憨然、淳然,见出深情。纵然器材所拘,天地所限,依然襟来天影,松灵与紧致,皆是建平先生情语,便是少了些许明亮风致,却丝毫未减一腔挚子之情,处子之爱。</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看得出来,从早期萌动到今天谨守,跃动在光影间诚挚,无一点弱减。天性撞天,计天当天,这是每一个真挚者的运势。有构成,有情味,有影力,秀不刻骨,也是畅达之道;拙不深荡,亦是云泥相辅。 </p><p class="ql-block"> 素朴生葳蕤,建平先生的光影也活活泼泼,也是一瓣心香,让人想起陶渊明的句子:“田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p><p class="ql-block"> 生之欢悦,物之生机,孔子说“绘事后素”,素朴热烈,绚丽于胸。在建平先生,这是心中之葳蕤,掌上之星光。于一方水土,便也天雨流芳,瑰彩绽放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请看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