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h3></br><h3><strong>这是一张拍摄于</strong></h3></br><h3><strong>上世纪30年代的结婚纪念照,</strong></h3></br><h3><strong>在当年的上海,他们的结合轰动一时,<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strong></h3></br><h3><strong>风头直追同一天举行婚礼的</strong></h3></br><h3><strong>蒋介石与宋美龄。</strong></h3></br><h3><strong>而轰动的原因,</strong></h3></br><h3><strong>就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strong></h3></br><h3><strong>一个是月份牌界的另类才子,</strong></h3></br><h3><strong>一个是风月场上的上海名妓。</strong></h3></br><h3>今天要讲的这位画坛奇才就是月份三剑客之一,有着“月份谢”之称的——谢之光。</h3></br><h3><strong>画月份牌、香烟广告,闻名大上海</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谢之光(1900~1976年),别署栩栩斋主、白龙堂, 浙江余姚人。著名国画家,擅长人物、鸟兽、花卉等,尤擅仕女画,笔法采中西之长,别具一格。谢之光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直至今天仍为海上画坛所津津乐道。</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谢之光 美女相思图 立轴 设色纸本</h3></br> 谢之光(右二)与唐云、程十发、朱梅村、王个簃等画师一同创作合作画<h3>谢之光出身于一个贫寒家庭,1913年全家跟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在六马路(今东新桥)上,父亲开了一家小煤炭店谋生,谢家由此开始了落户上海的城市生活。谢之光自小喜爱绘画,天赋很高,14岁便从周暮桥习人物画。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基础。后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创始人张聿光赏识,列为门生学习西洋画。</h3></br> <h3>美女+广告语=月份牌标配</h3></br><h3>1916年,谢之光考入上海美专接受正规学习,并在张聿光、刘海粟等名家指导下,画艺突飞猛进。‘’毕业后以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为业,曾在上海福州路的天禅大舞台画背景,后来画月份牌、香烟广告,不久即成为闻名上海的广告画家。</h3></br><h3><strong>笔下女子“美、鲜、嫩”,受烟草公司青睐</strong></h3></br><h3> <h3>南阳烟草公司《双美女》香烟商标原稿</h3></br><h3>1922年,谢之光23岁,出版了第一张月份牌《西湖游船》。由于构思与技法非同凡响,该月份牌在十里洋场大上海大获成功。之后,谢之光的几幅作品在造型上优美、准确,特别是仕女人物达到美、鲜、嫩的表现效果,很符合当时市民的欣赏胃口,故又引起工商美术界的关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捷足先登,把他请入公司的广告美术部门。而谢之光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作的一批月份牌不仅引起了社会上的很大反响,而且为公司卷烟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h3></br><h3> <h3>谢之光为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设计的作品</h3></br><h3>与此同时,当时华成烟草公司为与其他烟草公司竞争,急需美术人才,也看准了这位新秀,出高薪请他担任公司广告部主任。期间,谢之光立即全身心投入月份牌的创作中。经他反复构思,数易画稿,终于亮出了精心绘就的烟标图案。标中女子面若桃花,风韵迷人,具有“眼睛会跟人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效果,引领海上审美时尚。为此,华成烟草公司董事会当即拍板,把这款卷烟取名“美丽”。</h3></br><h3><strong>胡蝶受邀做模特,风靡十里洋场 </strong></h3></br><h3> <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胡蝶</h3></br><h3>1927年,著名的“美丽”牌卷烟问世,“美丽”牌烟标也成为中国烟标设计史上的经典作品。有趣的是“美丽”牌香烟一上市,人们无不为烟标上的那位女子所吸引,卷烟在十里洋场销路大开,名声大震。谁知不久,京剧名伶吕美玉等七位女士都认为画中画的是自己而争夺起了“美丽”牌广告肖像权,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h3></br><h3> <h3>美丽牌香烟</h3></br><h3>最后,华成烟草公司顺势而为,将与女明星的诉讼过程演变成了一场商业炒作与品牌宣传,使“美丽”牌卷烟迅速从十里洋场畅销至大江南北,就连民国影后胡蝶也做过谢之光月份牌画中的模特儿。</h3></br><h3> <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谢之光 月份牌 镜片</h3></br><h3>演员胡蝶在1930年代初凭借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轰动全国,自然成为了月份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亮丽风景。胡蝶娇美动人的形象给予了谢之光创作的灵感,谢之光便邀请胡蝶做自己月份牌画中的模特,胡蝶允之。感怀当日,谢之光便创作了一幅冷艳香雪扇面以酬答胡蝶。画上上款人瑞华,即是影后胡蝶的别称。</h3></br><h3><strong>一张月份牌值500大洋,养活全家</strong></h3></br><h3> <h3>谢之光 美女肖像 月份牌(2014年上海泓盛1.15万元成交)</h3></br><h3>那时,谢之光一张广告画价值是500大洋,他的兄弟姐妹全靠他供养。他开设画室,招收学生,学生一次性交学费500大洋,拜师时还要办酒席,让众多海上画家羡慕不已。</h3></br><h3> <h3>谢之光月份牌上的仕女</h3></br><h3>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500大洋绝对是一个天价,像民国初期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做教授时月薪是300大洋;一般的工人月工资当时是5~10个大洋;蔡锷将军(云南总督)月薪65个大洋。所以,他的月份牌润资价极高,收入自然不菲。</h3></br> <h3>谢之光为烟草公司创作的仕女广告画</h3></br><h3>民国时期谢之光先后为英美、华成、福新烟草公司绘制月份牌,广受市场的好评,并成为海上最出彩的月份牌画家之一。与郑曼陀、杭穉英并称“月份三剑客”1929年,谢之光与郑曼陀、杭穉英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了旨在“发扬艺术联络艺友”的月份牌专业画家团体“艺友社”,他们受社会新风气之影响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积极吸纳西洋画技,逐渐成为一支独具活力的月份牌流派。</h3></br><h3><strong>娶富家女无缘白头,终与名妓结连理</strong></h3></br><h3> <h3>穿紫衣的抱犬女子像</h3></br><h3>成名后的谢之光娶了个银楼老板的女儿,叫潘锦云,与她育有一子一女,潘锦云性格开朗,爱好跳舞、打麻将。她玩她的,谢之光则画自己的画,赚钱养家。这个时候风气已新,画家画模特儿已属正常,有一个名叫方慧珍的青楼女子与谢之光熟识,愿意做他的模特儿。谢之光画中的仕女身着时髦衣服,玉臂丰润,肌肤凝脂,薄施脂粉的脸蛋特别惹人疼爱,按小报记者的说法就是“吹弹得破”,甚至连当时稀罕的“玻璃丝袜”也画得像真的一样。</h3></br><h3> <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谢之光 青衣少女 镜片擦笔水粉</h3></br><h3>日夜厮磨,就像旧小说里的情节,两人便产生了感情。据谢之光女儿谢碧月介绍:后来谢夫人发现了谢之光与方慧珍的关系,但她未与谢之光争吵,只理智地提出离婚,1930年的除夕之夜,谢之光下跪祈求:“还有两个孩子怎么办,别离婚”但潘锦云心意已绝,离家去了澳门,后嫁给了澳门一家糖厂的老板。</h3></br><h3>那之后,谢之光冲破世俗偏见与方慧珍喜结连理。此时的方慧珍曼妙可人,容光焕发,但自从进入谢家之门后,除了探望自己的父亲外,一直隐居不出。而且她对谢之光的两个孩子很好。据谢碧月讲,她与继母很亲近。</h3></br> <h3>谢之光笔下的女子都有方慧珍的影子</h3></br><h3>之后,谢之光的许多画作都是以第二任妻子方慧珍为原型,恩爱之情汇聚笔端,便是一张张活灵活现的画作。画里巧笑倩兮的女子,其魅力穿越时空,昭显着民国女子的绝世风华。</h3></br> <h3>谢之光所画月份牌画原稿</h3></br><h3>40年代,上海一些画片社见月份牌发行量剧减,便开辟了画片市场,这些别开生面,清气扑鼻,那一通通秀色可人温婉典雅的画作亦受到市民的喜爱。于是,谢之光的仕女画便成了这些画片社的重头戏,且销路很好。<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strong>独子英年早逝,伤心之余转向国画创作</strong></h3></br><h3> <h3>《村童闹学图》</h3></br><h3>谢之光晚年非常不幸,23岁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患了“血吸虫”病不治身亡,面对儿子的死亡,谢之光异常地坦然,甚至没有落泪,他说:“别怕,每个人都要去世的,我也会来陪你。”谢之光画过一幅著名的《村童闹学图》,里面举着帽子的孩子原型就是他唯一的儿子谢小光。以至于他晚年再也没看那幅画一眼。</h3></br><h3> <h3>谢之光 丹顶修翎 立轴 1933年</h3></br><h3> <h3>谢之光 山水册页</h3></br><h3>儿子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开始不大说话,接下来的世事变幻,则更让他沉默。解放以后,随着特定历史产物——月份牌退出历史舞台,谢之光开始转向中国画创作,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画画。</h3></br><h3> <h3>谢之光《万吨水压机》1961年</h3></br><h3> <h3>谢之光《船坞》20世纪60年代</h3></br><h3>晚年的谢之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画画上,每天从上午8点钟画到晚上11点。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画风趋向简略雄恣。有时用倾倒、拖、下滴等法,大胆冲破作画常规,有时还喜用棉团、纸团、布团、竹筷、柳条、手掌、手指作画,亦具一趣。</h3></br><h3><strong>随画随送不取报酬,自号“白弄山人”</strong></h3></br><h3> <h3>谢之光 菊花 镜片 纸本</h3></br><h3>人们向他求画,他随画随送不取报酬,故自号“白弄山人”,这也许是他的自嘲,也许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画通常留款也只有“之光”二字,看上去有点像是“八大山人”之风味,人们称其为穷款。</h3></br><h3> <h3>谢之光 葡萄蜂蜜 镜片 纸本</h3></br><h3>谢之光老年时候,是在生活中不会花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很穷,73岁时他从橱窗里面看见蛋糕,很想吃,却没有钱,年轻时每月曾赚几千大洋的他却连8毛钱的蛋糕买不起,为了生存,他甚至每幅画只取20元钱。谢之光的后半生全身心创作国画,成为上海著名国画家之一。</h3></br><h3><strong>视死如归,潇洒来去真名士</strong></h3></br><h3> <h3>1976年春,向来身心健康的谢之光突然患病住进中山医院,一种不祥之兆萦绕在他的心头,当他卖出“栩栩斋”的瞬间,想得最多的事情还是绘画。病重时,谢先生的女儿谢碧玉急唤医生来抢救,他摇手制止,轻轻吐出两字:“等死”。谢之光在生活中极为幽默,而且十分超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h3></br><h3> <h3>谢之光 湖山放舟 镜片 设色纸本</h3></br><h3>病重期间,朋友纷纷前去探视,但他在去世前一个月仍作画不止,因为向他索画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对家人说:“来我家索画的人,要待他们客气点,他们有的从杭州来,有的从四川来,一路上舟车劳顿,还要抱来宣纸毛笔,其实是给我练功的机会,买了爆仗给我放,我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啊!” </h3></br><h3> <h3>谢之光 葫芦游鱼图 镜片 设色纸本</h3></br><h3>1976年初秋,谢之光因肺癌在穷困潦倒中与世长辞。女儿整理病床时翻起枕头,发现200元钱,这是他为自己一点点积蓄起来的丧葬费用。方慧珍在谢之光去世后整天捧着他的遗像,茶饭不进,20多天后,也离开了人世。</h3></br><h3> <p class="ql-block">谢老晚年在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出一个画家要功成名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具备“功、运、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功”是指画家手上要有功夫、功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运”是指画家要有运气、运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寿”是指画家的寿命要活得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谢老一生经验之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细品味,颇有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尘往事已成云烟,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有作品留给后人所观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