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旅拍第三集 索维拉

潘锦钰

<p class="ql-block"> 在第一集中,我就说过,我喜欢摩洛哥,喜欢她的每一个城市,喜欢索维拉的霸气而浪漫。</p><p class="ql-block"> 她的霸气来自于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港口,这个有坚固城堡和城墙的港口,曾是军事要塞。城堡上排列着一尊尊<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黑的发亮古大炮,城墙上还有一个个用来瞭望和打击那些海上来犯的侵略者的外口小里口大的窗口。登上这座堡垒,立马就会被《权力的游戏》带去远古,电影中奴隶湾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她的霸气还得益于2001年,索维拉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样的古城,我没有一丁点儿抵抗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索维拉”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美如画”,她还被称为“风之城”,两个美誉当之无愧。古城堡上有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窗口,通过窗口往右看,海边的城墙上有座白色的群体建筑,下面就是翻滚的蓝色的大海,远远看去恰似正在海上航行的巨大的白色邮轮,臆想住在那里的居民,每天枕着海浪,听着海风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不大的港口,有个不大的港湾,里面停满了蓝色的小船,竖起的桅杆上挂着卷起的白色布帆,它们一个个排排队吃果果的样子,煞是好看。港口的空地上躺着许多晒太阳的小船,有的正经晾着肚皮,有的侧身弓背,有的索性撅起屁股趴在地上,它们看起来无序,却错落有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日,我们遇上刚刚打鱼回来的渔船,就迈不开脚步了。我们看着他们把鱼卸下船,忙碌着冲刷甲板收拾杂物,我们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小确幸,跟渔民们商量着是否可以上船看看,(怕他们不让女性上船,有的地方是有这样的讲究的。)得到他们的允许后,我们几个老人家在他们的帮助下,一个个跳上了船,好奇地东瞅瞅西望望,就像一群长不大的孩子。看着他们把很多渔网吊上岸,拖到太阳底下曝晒,架起的渔网五颜六色,在阳光的照耀着下熠熠闪光。几个渔民,哼着小曲,拉着家常,手脚麻利地补着渔网,看到我们,还不忘求个合影。不大的港口,有说不完欢喜,那些堆放各种物品的地方,那些船员们休息的地方,我都有强烈的探访欲望,无奈我们时间有限,不能过分贪婪啊。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围着港湾转悠。忽然间一些高耸的大船立在眼前,抬头望去,一个工人正在爬架在船体上的楼梯,影子嵌在船体上像一幅画,真是美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古城堡附近的城门进入古城,立马就会被另一种景象征服。漫天飞舞的海鸥,俯冲下来,在你的头顶低空盘旋,找准目标,肆无忌惮地把游客的头当岛屿,落在上面歇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暴晒的阳光下钻进古城的小巷里,我立马满血复活。除了那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令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外,那深不可测的小巷更是我的最爱呀!我从每一个我遇见的巷口进入,它拐我也拐,有时看似死胡同,走到尽头却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也难免会走进断头路,不得不折返,那又怎样?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喜欢站在小巷的尽头,等待一个个与我迎面而来的人,我看着他们各种表情,有的面无表情无视我,有的微笑打个招呼,有的不好意思低头或别过脸去……,我还喜欢站在丁字路口,观察路过人的姿态。彼时,我心中只有大喜!此时,满满的幸福回忆!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文 潘锦钰</p><p class="ql-block"> 摄影 潘锦钰</p><p class="ql-block"> 后期 潘锦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