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崔涛,笔名:江南、观海听涛,1960年生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抚顺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抚顺市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公安摄影家协会会员,抚顺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手机摄影分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迄今己有二百多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发表在《辽宁散文》、《辽宁传记文学》、《辽宁通俗文艺》、《抚顺作家》等报刊上,有30多篇文学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中。著有诗集《草根下的轻吟》。</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几十年来,偶有闲情逸致,我拿起拙笔,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一直觉得诗歌是有灵性的小小精灵,她可以穿透灵魂思想直达人的心窝儿。诗歌以最精简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情怀,又直抒胸臆,激情万仗,所以是最具召号力的文学形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出生于60年代。也许是天分,也许是爱好,我对文学情有独钟。我的童年是在母亲的歌谣和童话故事的世界里度过的。我的母亲虽然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她有一肚子的故事。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围在母亲的膝下听她“讲古”。什么牛郎织女相会、哪吒闹海、狸猫换太子、杨向武三盗九龙杯等,总是有讲不完的神话故事,听得我们入了迷,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美丽的种子。应该说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作家是很重要的,它的影响贯穿着一个人的始终,对文学的审美趣味,以及思想、品质、情操、追求、情怀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青春的追求和梦想无不充满着绿色的希望、洋溢着美好的情怀。音乐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对文学的爱好,始于学生时代,梦想着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作家。在那停课闹革命的动荡年代,我凭着父亲的一张借书证,钻进了《红岩》、《青春之歌》、《水浒》、《西游记》等迷人的世界里。为了圆一个文学梦,我曾不惜十几个晚上将借来的杨朔的散文集整本书地抄录下来;为了能买到郭小川的诗集《两都颂》,我几次跑到新华书店购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还自费参加了市文联举办的文学讲习班,有幸成为我市著名已故作家高其昌老师的学生。在学习班结业时,我把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说和一首诗歌作为结业作业交给了高老师。不久,高老师在给我的回信中,对我写的小说和诗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他还鼓励我要多看书,多写作。那次的学习使我受益终生。也许正是靠着这份对文学的痴迷,上中学时,我的作文一天天变得优秀起来,几乎每篇作文都名列前矛,为此,我还当上了重点班级的文科代表。正是这种刻苦不懈对文学的执着追求,点燃了我的梦想,引领着我的脚步走向诗意的远方。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写文章投稿,是用很传统的方式,把文字写在稿纸里,用邮寄的方式投递出去。然后,一次次失望地接受着自己的稿件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当年,我就这样在青葱岁月里,编织着七彩的文学梦。我己记不清楚是第几次向报社投稿了,终于在1982年11月20日的《抚顺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我爱您,煤都》。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沿字时,那种愉悦与满足的感觉,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到胜利矿农场待业。春天到农田里送粪、播种、锄草;夏天在大坑边上的窝棚里一个人看青;秋天到地里收割苞米、打场。第二年春天,我被调到农场团委工作,除做好共青团工作外,我和其它俩名同志负责农场油印小报《风貌》的编辑印刷工作。通过下场队采写编辑新闻,刻钢版,油印下发小报,及时宣传农场生产建设中的好人好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0年参加工作后,我被分配到胜利矿机电厂锅炉队矿前锅炉班,成为一名检修工人。当时我还编了个顺口溜:敲了榔头,响叮当,我在锅炉检修忙,钻火筒,扒炉堂,小伙变成了美猴王,将军当了小兵用,青年有为在何方?惹得同行们都潮笑我。在工作之余,我主动负责班里的黑板报编写任务,主要宣传班里的检修任务和好人好事,我办板报的特点是大标题,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多彩,插图精美,每周一期,当时我办的板报非常受职工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年之后,我被调到机电厂锅炉队任工会支会主席。有一天,厂工会主席找我说要写一个互助互济的材料,准备在矿上介绍经验,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听说矿工会领导非常满意,后来矿工会领导了解材料是谁写的,还派人到厂队进行了一番考察。经请示矿党委领导同意,1982年初我被调到矿工会工作。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一篇材料改变了一个青年人的志向和命运。而我当时是一无所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5年初,我被调到矿党委宣传部工作。当时我负责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我凭着一台相机,一支笔和对宣传工作的一腔热忱,走遍了矿山的井上、井下,车间、班组。宣传矿山改革开放的进程、安全生产取得的新成就、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我采写的报告文学《魂系矿山的矿长》刊登在1988年第一期的辽宁省《改革之声》杂志上,当时可谓是报纸上有名,电台里有声。1987年、198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抚顺市优秀宣传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这段时间里,我常常在晚上的业余时间,将思想情感放牧在更广阔的文字草原上,去听牧歌晚唱,去赏鲜花绿草,去汲取新鲜的空气。有时还将自己放松到大自然中去。喜欢独自一人坐在花园湖边,与湖光山色对话,湖边常常给我才思泉涌,诗意大发。通过培养这种对艺术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我发表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中。</p> <p class="ql-block"> 得益于文学的培养和对工作热爱,我从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先后走上了工会办公室主任、党总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纪委书记、集团公司科协副主席和机关工会主席的领导岗位。尽管工作繁忙,但为了心中那个迷人的梦,我始终坚持写作,并乐此不彼。</p> <p class="ql-block"> 我乐于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任抚矿运输部纪委书记期间,当时集团公司廉政文化建设全面起动,在部党委的支持下,我在全部开展了廉洁教育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活动。为了配合廉洁自律教育,我组织有绘画特长的人员编写了《反腐倡廉诗与画》和《廉洁自律话与画》两本形像生动的教材,由我配诗撰稿,印发到各总支、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集团公司纪委工作期间,我还参与了由集团公司纪委主办的《煤海清风》杂志编审工作,专门开设了廉洁自律诗歌专栏,受到干部员工的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 对于生于江南,长在东北的我,也许是江南山水的灵性和秀气;也许是东北大地的粗犷和豪放,给了我一个双重的性格,既喜欢恬静,也不失激情。因此,才有了一颗多情的心,包容的心,感恩的心,使自己激情不泯,爱心无限。这就是我几十年来执迷诗歌写作的动力和源泉。</p><p class="ql-block"> 我真正爱写诗是30岁以后才体会到的。诗可以寄情,可以抒怀,可以咏志,可以娱乐,可以疗伤。虽然“好诗难写,写好诗难”,但是我依然坚守我的诗歌创作之路:真诚、形象、生动、押韵、易懂。我独爱诗歌的音调与韵律。平平仄仄的起伏,生动往复的回环,这样诵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给诗歌增添了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生如写作,厚积薄发。走在人生的路上,有时沉思,有时低吟,有时孤单,有时惆怅。每遇此时,我就抬眼于蓝天白云,唱一路欢歌,看一路风景,就会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轻松,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另一种看世界的心态。边走边唱,需要一份激情,需要一份豁达,需要一份宽容,需要一颗上进心。诗,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深信,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作诗如作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善待生命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的创作灵感是永远不会枯竭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6年8月,我的第一部诗集《草根儿下的轻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诗集由情系河山,爱的倾诉,矿山情怀和七彩人生四部分百首诗歌组成。整部作品充满奔腾时代的草根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常言说,“诗言志,歌抒情”2008年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难面前,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无论你来自哪里,是否熟悉四川,都希望四川人民能坚强地站起来。我每天打开电视机,凝神观看着解放军在灾区救人的报道,一个个坚强的身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的心灵。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连创作了《我们在一起》(歌词被谱曲)、《中国,挺起不屈的脊梁》、《中国的五月》等一组反映抗震救灾的诗歌,并于当年8月23日汶川地震100天之际,收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贵州第一部汶川地震诗集《泪花光芒万丈》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如著名诗人李犁所言“诗如此创作,都源于爱。热爱点燃激情,激情让诗人把自己变成一团火,让诗人不顾一切去爱人类爱万物爱艺术。”</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诞辰六十周年,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热情,先后创作了《感谢祖国》和《祖国你最美》两首歌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中《感谢祖国》在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北京卫视阳光国际传播等单位联合主办、由著名词曲作家乔羽、傅赓辰、王昆、张丕基等担任评委的“万众歌颂新中国”2009‘中国杯’共和国六十周年优秀词曲、歌手、乐手展示大赛全国总决赛既“星光颁奖音乐盛典”上荣获大赛创作银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另一首《祖国你最美》荣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第三届感动中国全国新创词曲大赛暨献给建国60周年全国原创词曲大赛》优秀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0年我创作的组诗《家乡有条美丽的河》被收入我市著名作家汤士安先生主编的《满乡诗文选》一书。2011年我创作的组诗《红河峡谷之恋》被收入《抚顺旅游诗文选》。2012年我创作的组诗《最忆江南》被收入《文坛百家》。</span></p> <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念的人。只有对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充满爱意充满敬意,才能由衷地热爱生活。用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进而在火热的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写出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善美的作品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由抚顺市作协、市作协诗歌委员会、《新世纪抚顺诗典》编委会主编的大型诗歌《新世纪抚顺诗典》面世,我创作的《海的思念》七首诗歌被收录其中。这部诗典是一场最豪华的诗歌盛宴,更是本世纪的诗歌盛典,它也必将成为抚顺未来的诗歌经典。</span></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的春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昨天还在张灯结彩,庆祝联欢,今天就开始了断交封城,抗击疫情举国联动,全民动员,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迅速在大江南北开展,每个人都是战士。他们或许会害怕、无助,但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这场战役考验了人们的各种能力,从医疗到科技,但最重要的是它考验了人心。无数善良的人们,都交上了自己的考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抚顺市作家协会向广大作者发出了“我们一起共克时艰----抚顺诗人在行动”的战斗号角。我积极响应市作协的号召,先后创作和发表了《致敬,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战疫情》、《献给社区的工作者》等诗作,通过多媒体、报刊、美篇及时传递出去。这组诗歌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诗思,深沉的情感讴歌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者的动人事迹和无畏精神,借助诗歌和真实感人的画面传播了大爱和坚强,深深抚慰了人们的伤痛,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斗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重温党的历史,让我想起那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翠竹,从皑皑的雪山,到茫茫的草地,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扭转中国革命胜利的遵义会议,从延安窑洞那不息的灯光,到百万雄师渡长江。是您,伟大的党啊,带领着无数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在血与火的洗礼峥嵘岁月里,您是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回顾党旗下走过的坎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100年风雨潮起潮落,100年征程波澜壮阔,100年奋斗披荆斩棘,100年党旗鲜艳如火,它告诉我们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怀着对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饱蘸笔墨,创作了“献给党的生日颂歌”,并通过美篇发到网上,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span></p> <p class="ql-block"> 写诗几十年,有价值的东西不多,正如郭沫若所言“我喜欢诗,但我自己所做的诗,很少有能使我自己喜欢的”。诗为心声,诗歌创作应该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念的人。无论写祖国颂歌,还是写时代礼赞,无论是写故土情思,还是写人生感情,都需要巧妙地构思,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远的意境,才能把诗写好。</p><p class="ql-block"> 抚顺市作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诗人钱振中先生对我的诗歌评价是: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也有对故土人文关怀的温暖;既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更有淳朴真挚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诗歌犹如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诗歌犹如贮存的一坛老酒般醇香,历久弥新;诗歌犹如音乐的语言,用独特的旋律和感受,真诚地倾吐一颗敏感的心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爱。与诗相识,不断丰富着我的生命,给我带来快乐,享受!我会沿着这条诗路走下去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文原载2021年7月1日由读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蓦然回首》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著名诗人李松涛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4, 34, 34);">中国通俗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市著名作家汤士安先生在大火房水库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与《蓦然回首》主编汤士安先生庆祝新书出版发行。</p> <p class="ql-block"> 与《蓦然回首》一书的部分作者座谈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我市的文朋诗友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部分诗歌作品选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