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6日,由大庆文化集团主办,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协办,鲁迅美术学院王红老师,在大庆油田图书馆展开“激情来自对时代的感悟——雕塑家陈绳正与铁人形象的创作。”讲座中谈到了大庆精神的视觉呈现,铁人形象的艺术创作,听众都觉得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大庆油陶团队全体人员在这次讲座中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做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直认为,大庆油陶创作的激情也是来自对时代的感悟,来自对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 大庆油陶团队的研究员对《铁人王进喜头像》这件雕塑作品尤为钟爱,同样也是陈绳正先生最为钟爱的一件作品,这件高35厘米的青铜雕塑也是有据可考的创作时间最早的一尊铁人雕像。这是一段经典的解说词:“一尊雕像,两段深情,因敬仰而诞生,因怀念而传世,精神的力量往往就在最纯粹的感动中,得以传承。”随后近50年的时间里,各类铁人形象成为陈绳正先生艺术创作的一大主题。</p> <p class="ql-block"> 1991年11月15日在铁人逝世21周年之际,陈绳正先生(与易振瀛、余东江合作)为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创作完成了雕塑《铁人王进喜》。作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单体花岗岩人物雕像,高6.50米雕塑展现的是铁人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的形象。作为雕塑家,他把铁人作为钻工的劳动形象,工作的瞬间塑成民众心中的一个定格。他是把对铁人的深切理解和怀念融入到石雕中,使雕塑生动传神,且赋予一种磅礴的力量。这件作品被誉为“油城名片”。</p> <p class="ql-block"> 今天,人们前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北广场上耸立着巨大的铁人形象,正如陈绳正先生所言:“观众从很远,也是从远方慢慢走近来,在一个很长的视距当中,能够充分地来欣赏铁人正面的体量的这种浑厚的感觉,饱满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结合王红老师的这次讲座,油陶团队全体工作人员与鲁迅美术学院王红教授及带领的硕士研究生也展开了全面的学术交流,在此同时也确定了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与鲁迅美术学院正式进一步展开了艺术上的创新合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讲座结束后油陶创始人李方海教授对油陶团队所有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必须坚持学习铁人的这般精神,学习我们大庆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根,这是我们的初心,因为“我创造油陶,不断探索它,就是为了传播大庆城市文化……我要通过油陶,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播到祖国各地乃至世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