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新疆之旅——(上篇·南疆掠影)

鸳鸯马

旅游目的地简介 <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p><p class="ql-block">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p><p class="ql-block">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常住人口为2585.23万。</p><p class="ql-block">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新疆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国最低洼地;广袤的沙漠、草原、森林,为数众多的高山湖泊、峡谷、冰川;还有罕见的雅丹、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世居新疆的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少数民族,他们自古以游牧生活形成的游牧文化与内地农耕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别。</p><p class="ql-block">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新疆拥有56种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全疆共有景点一千一百余处,居全国首位。</p><p class="ql-block">这些独得天厚的要素结合在一起,成就了新疆在旅游界无可替代的地位,大美新疆,是每一位旅者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热爱和向往新疆的一群新老朋友,相约在六月中旬启程,去寻觅期待已久的新疆之春。</p> <p class="ql-block">在为期18天的旅游行程里,我们以乌鲁木齐为中转地,先飞往南疆重镇喀什,游览南疆后逐步向北边进发,游览纬度较高的北疆。</p><p class="ql-block">下面的交通示意图标注着我们拟定的旅游计划。</p> 第一天 2021年6月13日早晨,团友们齐聚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兴高采烈地开启了新疆之旅。<div>侯丹等8位美女在出发大厅摆pose合影。</div> 喜欢拍照的不仅是美女,爱旅游的先生们同样喜欢照相。<div>余天德等团友在机场大厅合影留念。</div> 登机啦,快乐的旅程即将启航,美女们在机舱合影——古德娅女士激动得忘了取下口罩。 由川航执飞的3U8229航班正点起飞,透过机翼下的薄云,看得见高山顶上的皑皑白雪。 郭红、高凤珍两位美女心情愉悦,在机舱合影留念。 在西安咸阳机场经停一小时后,我们乘坐的航班再次飞上蓝天,飞往目的地乌鲁木齐。 侯丹、张建铭伉俪在机舱合影。 经过近七小时飞行(含经停时间),我们乘坐的飞机顺利降落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div>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br></div><div>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为4054369人。<br></div>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div>虽然坐了近7小时飞机,郭光华等10位美女依然精神抖擞,穿着整齐在酒店合影。</div> 乌鲁木齐有“亚心之都”之称,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div>美女们心情好的时候,放眼之处都是美景。</div> 下面的小视频记录了美女团友们第一天的欢乐时光。 第二天 6月14日早餐后我们前往位于乌鲁木齐市区的红山公园游览。<div>团队在红山公园景区门口合影。</div> 红山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古典特色、人文内涵、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也是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div>竖立在景区入口的红山公园铭文,记叙了红山公园的发展经历。</div> 红山公园,因地处红山而得名。<div>红山山体由紫色砂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故名“红山”。</div><div>郭光华五位美女步入红山公园。</div> 眼前这泓湖水,名叫南湖,湖面微波荡漾,湖中的小亭名叫憩亭。 红山公园总面积达4平方公里,园内有各种林木70多种3万多株,绿地覆盖率为97.5%。<div>谭稚萍三位美女在南湖畔合影。</div> 陈兰女士在南湖石桥上留影。 大佛寺位于红山之上,这是一座汉传佛教寺庙。 地质研究表明,红山是在距今约八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时期,与天山一同崛起的。<br>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资源,曾发现了距今2.7亿年前的古鳕鱼化石和酷似人类鞋印的化石。<div>郭红等6位美女在红山公园石桥上合影。</div> 红山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原名“镇龙宝塔”,是时任乌鲁木齐最高军政长官尚安,为镇住乌鲁木齐河中的“妖龙”而建造的。<div>迄今,红山塔是红山上仅有的清代建筑。<br></div> <div>据传红山塔原是一座青灰色的楼阁式实心砖塔,共九层,平面为六角,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整个塔高10.5米,塔基高1米,塔基六角每边边长2.2米,塔身每级间高约0.9米。<br></div><div>1988年9月19日,乌市园林部门将该塔涂成了红色。<br>李竹焕、杨晓田伉俪在红山塔前留影。</div> 砖塔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建造得相当坚固。<br>200多年来,经历了塞外风雪侵袭和多次强烈地震的摇撼,红山塔依然完好无损,巍然屹立于红山之上。<div>“塔映斜阳”是乌鲁木齐著名的旧八景之一,清代诗人宋伯鲁有诗赞红山塔:“流水马声双槛外,夕阳塔影两山尖。”<div>刘开亮先生在红山塔前留影。</div></div> 登上红山公园,可远眺乌鲁木齐的地标建筑——时代广场和中天广场。<div>谭稚萍等6位团友在红山公园合影。</div> “远眺楼”位于红山最高处,是一座高三层的仿清古建筑,占地1150平方米,楼高21.95米,四周138米长廊环绕,廊内雕梁画栋。 <p class="ql-block">远眺楼西面,有一座林则徐纪念像。</p><p class="ql-block">清道光十九年(1839),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第二年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p><p class="ql-block">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九月,林则徐被革职。</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二年(1842),他被贬官后充军伊犁。</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五年12月4日,他登上红山,感慨万千,吟红山诗一首:“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起,酒鳞起。”</p><p class="ql-block">为纪念林公伟绩,当地在红山宝塔侧塑立了他的雕像。</p> 林则徐雕像一侧安放着禁毒铜鼎,红山成为新疆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div>沈冬秀女士在红山公园留影。</div> 在新疆期间,林则徐为促进边疆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div>郭光华女士在红山公园留影。</div> 1985年,一个以二百余年历史的镇龙宝塔为核心的山丘公园诞生了,总面积50.6平方米的红山公园依山势建成,使乌鲁木齐的人们“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div>陈卫华、余天德伉俪在红山公园门前留影。</div> “红山嘴”状如猛虎,气势非凡,峭岩色赤,故又称“虎头山”。<div>红山公园是一览乌鲁木齐市胜景的好地方。</div><div>陈兰、江宏英、沈冬秀三位美女在红山公园门口合影留念。</div> 中餐后我们从乌鲁木齐机场乘坐国航CA1477航班飞往1500公里外的南疆重镇喀什。<div>透过飞机舷窗,可清晰地看见天山上耸立的冰峰。</div> 下午三点半,我们飞抵喀什。<div>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历史2000多年。</div><div>喀什地处新疆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br><div>地接社安排工作人员古丽努尔到机场接机,她是一位漂亮的维族姑娘,任虹等6位团友与古丽努尔合影留念。</div></div>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div>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div>古丽态度和蔼、落落大方,从不拒绝与团友们合影。<div>古丽努尔与陈金国先生合影。</div></div></div> 当晚我们被安排在位于香妃园停车场内的“客瑞来餐厅”就餐。<div>这是一家穆斯林餐厅,装修得典雅别致。</div><div>古德娅女士在餐厅留影。</div> 餐厅中间个小小的唱台,C组的团友安排在正对唱台的包箱就餐——这里是观赏表演的最佳位置。 今天的晚餐非常丰盛,主菜是喀什名小吃“鸽子汤”。 当然,还有穿在铁签子上,烤得直冒油珠子的羊肉串。 晚餐开始了,沈冬秀女士打开从昆明带来的美酒,团友们举杯共祝身体健康、旅途愉快。 餐厅播放着优美的维吾尔音乐,一位美女和一位帅哥在餐厅中央跳起热烈奔放的新疆舞。<div>维吾尔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名言:我们的女孩,会说话就会唱歌;我们的男孩,会走路就会跳舞。</div><div>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在新疆,无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还是蒙古族,都能歌善舞。</div> <p class="ql-block">两位青年热情地邀请我们共舞。</p><p class="ql-block">据我所知,喜欢旅游的人大部分都喜欢唱歌跳舞,至于跳得好不好,那另当别论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有几位团友非常喜欢跳舞,音乐声响起来看见美女帅哥优美的舞姿她们早就脚痒了。</p><p class="ql-block">受到邀请无须推辞,大部分团友都离席参与舞蹈,愉快地享受着民族歌舞带给我们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团友刘开亮先生快乐起舞,他的舞步很有章法。</p> 热烈而欢乐的气氛渲染着每一位团友,大家不在矜持,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快乐。 全体团友围聚着餐桌合影,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按组团社要求,地接社特意为团队准备了粽子。<div>郭光华、郭红两姐妹与端着粽子的服务员合影。</div> 在数千公里外的喀什过一次端午节感觉很不寻常,10位团友手持粽子在餐厅前合影。 下面的视屏记录了我们在“客瑞来”餐厅晚餐时的欢乐时光。 第三天 6月15日我们乘坐旅游车沿着乌红线(乌鲁木齐至红其拉甫口岸的314国道)从喀什前往卡拉库勒湖游览,途经疏附县乌帕尔镇,团队在这里短暂停留。<div>公路两侧的水果摊陈列着大白杏、杨桃、李子等时令水果,当然最多的还是哈密瓜和西瓜。</div> “乌红线”从喀什往南延伸这段被称为“喀喇昆仑公路”和“中巴公路”。<div>行驶两小时后我们来到被誉为“众山之祖”的昆仑山脉中最险峻的帕米尔高原山麓,一片红色山体进入视线。<div>它被称为帕米尔“五彩山”。<br></div></div> 帕米尔高原,在塔吉克语中意为“世界屋脊”,是中国领土最西端,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div>我对帕米尔高原的认识源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br><div>在帕米尔高原第一阶梯,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山体,景观十分丰富、奇特。<div>有时同在一个山体中可以看到黑、白、黄、红、青五彩缤纷的颜色夹杂其中,纵横交错的交织在一起。</div></div></div> 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巨大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div>帕米尔高原雅丹地貌十分丰富,雅丹地貌造型生动。</div> 行车160公里,我们来到白沙湖。<br>位于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314国道旁的这个蔚蓝色湖泊,它的名字是恰克拉克湖,毗邻恰克拉克村,当地人也称其为“布伦库勒湖”。 <div>湖的对岸矗立着一片巨大的沙山,体量巨大、连绵起伏,非常美丽却又有些神秘。</div><div>湖水之滨竟然有沙山,这样的景观组合在自然界十分罕见,而更奇特之处是这座山上均匀地覆盖着一层白色的沙子。<br></div> 为此,人们称呼这座山为“白沙山”,山下的湖泊顺理成章就成为“白沙湖。”<div>任虹等五位美女在白沙湖畔合影。</div> 白沙山上白色的沙粒从何而来?<div>那层沙粒究竟有多厚?</div><div>我们不能走到白沙湖对岸去探望,即使设法达到那里恐怕也不能找到答案。</div><div>杨晓田等6位团友(三对伉俪)在白沙湖畔合影。</div> 今天天气不好,白沙山被云彩笼罩着;没有阳光照耀,白沙湖湖水有些灰暗。<div>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这里,你会看到湖水如镜,白沙如雪,景观令人流连忘返。</div><div>白美玲等5位美女在白沙湖畔合影。</div> <p class="ql-block">湖边山风呼啸,不留神帽子就会被吹到湖里。气温很低,裸露的手指被寒风吹得有些发麻,我们在白沙湖畔短暂停留一会拍几张照片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郭光华女士在白沙湖畔留影。</p> 从白沙湖继续前行30公里,我们来到卡拉库勒湖。<div>卡拉库勒湖位于314国道旁边,是从喀什出发上帕米尔高原的必经之地。</div> 卡拉库勒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山麓,海拔3600米,湖深30米,总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div>团友们在卡拉库勒湖标识碑前合影。</div> 卡拉库勒湖水光潋滟,映衬着巍峨庄严又深沉神秘感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迷人。<div>侯丹女士在卡拉库勒湖畔留影。</div> 卡拉库勒湖在群山环抱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div>沈冬秀女士在喀拉库勒湖畔留影。</div> 湖畔有一排白色的毡房,这里是高原旅游接待站,也是专门为各国登山爱好者搭设的永久性大本营,能为你提供食宿。 每年夏秋季节,卡拉库勒湖畔营地,都有登山爱好者前来造访。<div>李竹焕、杨晓田伉俪在喀拉库勒湖畔合影留念。</div> 天气晴朗之时喀拉库勒湖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div>郭红、郭光华两姐妹在喀拉库勒湖标识碑旁合影。</div> 喀拉库勒湖东面矗立着“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绝的萨尔阔勒山脉。<div>任虹女士在喀拉库勒湖畔留影。</div> 慕士格塔峰隐藏在阴云里,今天无缘观赏“水晶般的冰山”。 冰峰环抱的喀拉库勒湖气候一日多变,变幻莫测。<br><div>杨晓田、李竹焕伉俪在湖畔骑马合影。</div> 由于光线不同,在不同的时段,卡拉库勒湖变幻着不同的颜色。<div>谭稚萍女士在喀拉库勒湖畔骑马留影。</div> “喀拉库勒”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黑湖”——当乌云笼罩着慕士塔格峰时,喀拉库勒湖湖水会变得深邃幽黯。<div>刁成芳女士在喀拉库勒湖畔骑马留影。</div> 帕米尔高原有三美:一美在于雄伟壮丽、风光卓绝、集雪山冰川峡谷湖泊等地貌为一体,一步一景。<div>笔者在喀拉库勒湖畔留影。</div> 二美在于历史悠久、意义非凡。<div>相传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曾巡游至此,面对卡湖美景大发兴叹,感慨不已。<br></div><div>陈金国先生在卡湖畔骑马留影,古德娅女士为他伴舞助兴。</div> 三美在于这里属于无价宝地,矿藏资源丰富,堆金叠玉,地质奇观无数,同时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div>古德娅女士在卡湖畔骑马留影。</div> 对于喀拉库勒湖湖水变色,民间传说是湖中有水怪作祟,这一传说已流传上千年,。<div>晋代高僧法显和北魏时期的高僧宋云称其为“毒龙池”,均认为湖中有毒龙作怪。<div>刘琼芬女士骑马在喀拉库勒湖畔留影。</div></div> <div>唐代高僧玄奘取经曾路过卡湖,称这里为有巨蛟出没的“大龙池”。</div><div>沈冬秀女士骑马在卡湖留影。</div> 喀拉库勒湖中的水怪传说和帕米尔高原上的雪人之谜一样,都给游人留下了难解之谜。<div>张建东先生坐在卡湖畔留影。</div> 守候在慕士塔格峰下的喀拉库勒湖非常幸运,每当夏季来临,冰山之父毫不吝啬地用雪水滋润依偎在身边的卡湖,为卡湖注入连绵不断的水源,让它永不干涸。<div>郭红与侯丹两个好友在喀拉库勒湖畔合影。</div> 山峰是帕米尔高原的骨骼,湖水使帕米尔高原充满灵气。<div>任虹、沈冬秀两位美女在喀拉库勒湖畔合影留念。</div>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帕米尔高原上——电影中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脍炙人口。<div>郭红、郭光华两姐妹与高凤珍女士在喀拉库勒湖畔合影。</div> 纯净的高原圣境,让团友们心里充满了喜悦。<div>陈卫华、余天德伉俪在喀拉库勒湖畔合影。</div> 神秘的昆仑山,神秘的帕米尔高原,神奇的喀拉库勒湖,让人思绪宁静而悠远。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2.8亿年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div>这里曾是古地中海,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缓慢升起来形成帕米尔高原。</div> 喀拉库勒湖上漂浮着厚厚的云层,看不见慕士格塔峰的倒影,确实有点遗憾。 <div>虽然看不见冰山之父的真面目,但我们近在咫尺,呼吸着冷冽而清新的空气,真实地感受它的存在。<br><div>任虹、沈冬秀、江宏英三位美女在海拔3600米的喀拉库勒湖畔欢乐起舞。</div></div> <div>李竹焕、杨晓田伉俪在喀拉库勒湖畔留影。</div><div>冰山下的高原湖泊,向我们展示苍凉与粗犷的自然之美。<br></div> 恋恋不舍的离开喀拉库勒湖,我们原路返回。<div>高耸的山峰阴云密布,云层下露出常年不化的冰川。</div> 旅游车驶过白沙湖,此时云雾变薄了,一抹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湖面上,我们请师傅停车,再次来到湖边游览。 我们沿木栈道走近面积七点六平方公里的白沙湖,或许位置不同,高原的风没有上午狂野,气温也高了几度,可在湖畔停留游览。<div>郭红、郭光华姐妹俩在白沙湖畔合影。</div> 云雾渐渐散开,海拔7649米的公格尔山和海报7539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在白沙湖对岸露出了伟岸的身躯。<div>陈兰女士在白沙湖畔留影。</div> 这两座山体相连的冰峰共同屹立在西昆仑山脉西端的山脊线上,直线距离仅15公里。<div>刁成芳女士在白沙湖畔留影。</div> 网络资料显示:因白沙山正对着盖孜河谷口,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上有热力环流存在,强劲的山风把塔里木盆地沙粒沿着盖孜峡谷带上帕米尔高原,风携带的沙粒出了峡谷,没有了峡谷效应,风力分散减小,沙粒沉积下来形成白沙湖和白沙山。<div>谭稚萍女士在白沙湖畔留影。</div> 白沙山只有460米高,长度却绵延1200米,每当劲风吹来,白沙山都会发出响声,故而又被称作“响沙山”。<div>郭红女士在白沙湖畔留影。</div> 对于白沙湖还有一种传说:这里就是《西游记》中沙僧的地盘——流沙河!<div>沙僧原来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玉皇大帝心爱的玉盏被贬下凡尘受苦,暂居于流沙河等候唐三藏。<div>任虹、郭光华两位美女在白沙湖畔合影。</div></div> <p class="ql-block">不过《西游记》中描写的流沙河似乎没有白沙湖这样宽,长度却长很多——白沙湖显然可以绕行通过,这一传说的可信度不高。</p><p class="ql-block">七位美女团友在白沙湖畔列队合影。</p> 行车近三小时,旅游车走完帕米尔高原的盘山路,来到五彩山。<div>五彩山也被称为“五色山”,位于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西南方向的314国道旁。</div> 这条长达几公里的山谷,两侧山体的颜色红得炫目、棱角分明,比吐鲁番火焰山的颜色还要深,所以这里又称作南疆火焰山。<div>山谷中的河流是从帕米尔高原流淌下来的,据说河滩上的一些石头中隐藏着昆仑玉。</div><div>昆仑玉因出产于昆仑山山脉而得名,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div> <div>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种类。</div><div>几乎每一位来到五彩山的游客,都会在河滩上踱步,仔细打量眼前的每一块石头,希望自己会有好运气。</div><div>郭红、郭光华俩姐妹在五彩山河滩留影。</div> 五彩山其实属于克州冰川公园范围,公园大门造型是两片高耸的红色山岩。 以下视频记录了我们今天的游览行程。 第四天 6月16日我们按行程在喀什市内观光,首先前往喀什老城区游览。<div>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2.68万人。<br></div><div>江宏英等六位团友在喀什老城东城门前合影。</div> 喀什老城东门高约6米,顶部建有女儿墙和垛口,城门上方用维吾尔族文字、汉语和英语标注的“喀什古城”字样。<div>刘琼芬、陈金国伉俪在喀什老城前合影。</div> 每天上午十点,喀什老城东门都会举行一场开城仪式,迎接四海宾客的到来。<div>随着节奏欢快的新疆音乐响起,身穿色彩艳丽民族服装的演员从城门内蜂拥而出,热烈奔放的民族舞蹈为盛大的开城仪式揭开了序幕。</div><div>郭光华、任虹两位美女在城门前合影。<br><br></div> 开城仪式时间不长,约15分钟结束。<div>演员们离去后城楼上播放的音乐仍将继续,欢乐的人群并未散开,守候在道路两边的游客与当地民众汇集在城门前载歌载舞,这里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这是我曾亲眼目睹、让人心潮澎湃的欢乐景象。</div><div>今天早上喀什迎来2021年的第一场雨,而且越下越大,开城仪式因此被取消了。<br>导游小张戏称这场喜雨是我们从云南带来的。<br>喀什毗邻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燥,每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今天把一年的雨水下了一半。<br></div><div>沈冬秀女士在喀什老城城门前留影。</div> 没观赏到开城仪式,我们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这属于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团友们打开雨伞,开始冒雨漫游喀什老城。<div>“坎土曼巴扎”是原来的铁匠街。</div> 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 迷宫式城市街区。<div>这条主街道口竖立着一把高度足有四米的巨型热瓦普模型,白美玲女士在这里拍照留念。</div> 喀什古城,原称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div>悠久的历史让老城大部分建筑早已变成危房,2009年,国家投入资金8.39亿元,对喀什老城景区9722户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进行加固改造;2014年,喀什市投入了1.5亿元提升喀什老城景区景观质量、老城景区的市场辐射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2014年11月,焕然一新的喀什老城高分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申报5A级旅游景区景观资源评审。</div><div>陈兰、江宏英、沈冬秀三位美女在喀什老城一家“祖传烤包子店”品尝羊肉包并合影。</div> 蜿蜒曲折的土石路面巷道,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巷道宽的能走驴车,窄的两人并肩难行;长的超过500米,短的50米就到尽头。<br>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迂回曲折,看似路尽,却柳暗花明又见一巷。 <div>巷道两边的民居传承着伊斯兰风格,每家每户结构迥然不同,各领风骚。</div><div>我们来到一户维族民居参观,这是一个专营维族生活用品的专卖店,货架上各种材质、各式各样的茶饮琳琅满目。<br></div><div>郭红、侯丹两位美女在维族民居合影。</div> 店里还有手鼓、民族服装供游客选购。客人可以随便试穿,买不买都无所谓。<div>谭稚萍、郭光华两位老朋友戴上维族小帽合影。</div> 张建铭先生戴上一顶深绿色的维族帽子颇为得意地拍照。<div>南疆缺水,绿色代表植物和生命,绿色帽子是最受维族男性欢迎的基本色——它与汉族“绿帽子”隐含的意义截然不同。</div> 我们来到民居靠后位置,这是一间专为女性准备的衣帽间,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女性帽子、裙子、披肩、围巾等深受美女们心仪的衣物,当然还有其他工艺品。<div>沈冬秀等三位美女戴上造型别致的帽子试镜。</div> 衣帽间铺着华丽的羊毛地毯,沈冬秀女士戴上一顶白色毛帽心情非常愉悦。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房间完全是为游客拍照准备的。</p><p class="ql-block">漂亮的壁柜上搁着一把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冬不拉,面积惊人的茶几上摆放着各种水果(塑料仿制品)、干果和特色食品,笔者开心地戴上维族绿帽子,抱着冬不拉拍了一张照片。</p> 早已等得猴急的美女团友们一拥而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姿势与我合影。 沈冬秀、江宏英、陈兰三位美女合影留念。 张建东先生抱着冬不拉的姿势非常潇洒。 陈兰女士举着一盘水蜜桃留影。 郭红与侯丹两位好友合影留念,她们面前是一堆新疆特色食品。 刘琼芬、陈金国伉俪在维吾尔民居开心地合影留念。 张建铭、侯丹伉俪戴上维族小帽合影留念。 团友们心情愉悦地选购着自己喜欢的商品,忙得不亦乐乎。 这幢小楼造型别致,门楼为尖形穹顶,墙面镶贴着精美的瓷砖。<div>任虹女士在门楼下留影。</div> 沈冬秀女士坐在一个窗台上留影,这道窗子的造型也相当考究。 白美玲、刘琼芬、李竹焕三位美女在一幢悬挂着“疆域玖号院”的建筑前合影,这里是个“玉雕技术交流中心”。 刘琼芬、陈金国伉俪在一户维吾尔族民居前合影,门前的夹竹桃开得红红火火。 <div><div>这里矗立着一块土红色的照壁——这块照壁的的颜色代表着喀什老城的色彩基调。<br>照壁上没有文字介绍,我们不清楚它竖立在这里的意义何在,但感觉造型非常精美。</div><div>陈兰、沈冬秀两位美女在照壁前合影。<br></div></div> 街上的乐器店挂满了冬不拉、热瓦普、都塔尔等弹拨乐器,还有直径不等的手鼓。这样的乐器店在老城内何止几十家,凸现着喀什原住民对音乐的酷爱。 这家民居的房门开着一扇关着一扇——按维吾尔习俗,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div>维吾尔族是好客的民族,他们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走进家里做客。</div><div>四位美女走入门道,没有贸然上楼,坐在楼道上拍照。</div> 古德娅女士在楼道上留影。 郭光华、谭稚萍两位美女合影的姿势别出心裁。 街口墙壁上镶嵌着一幅新疆自治区地图,左侧是红色的四个大字“中国新疆”,下面还有体稍微小一些的十个字“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div>郭光华等四位团友在这里合影留念。</div>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这句话直白地表达出喀什以及南疆在新疆的重要性,不过很多人知道后面还有一句“不游老城,不算来过喀什!”。<div>李竹焕、杨晓田伉俪在同一位置合影。</div> 下面视频记录了团队游览喀什老城的片段。 之后我们前往香妃园游览。<br>香妃园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br></div><div>香妃园是喀什的著名景区和必游之地。</div> <div>传说,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身上时常散发出沙枣花香味,人们称她为“香妃”。<br>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曾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br></div><div>香妃文化园外景。</div> 不过据考证,容妃死后并没有葬在喀什,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br>香妃园中描述香妃生活的蜡像。<br> 参观陵园之前我们先观赏了一场香妃文化园内举办的“维吾尔族婚礼”。<div>这是以文化园员工为主,青年游客乔装新郎和新娘参加互动的的娱乐节目。</div> 节目编排得喜庆、欢乐和诙谐,一对“新人”被安排“咬苹果”。 <p class="ql-block">男方亲属中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士邀请女方亲属中一位老太太共舞。</p> <p class="ql-block">身材婀娜多娇的古丽(维族姑娘)们表演顶碗舞。</p> <p class="ql-block">随后进行“甩新郎”和“甩新娘”仪式。</p><p class="ql-block">由四个年轻小伙子先后将“新郎”和“新娘”高高抛起三次——当然,有惊无险。</p> 热闹的“婚礼”结束了,游客开心地与演员合影纪念。<div>高凤珍女士与一位男傧相合影。</div> 陈金国先生与表演顶碗舞的维族古丽合影。 乐队依然在演奏悦耳动听的民族音乐,白美玲女士抓紧机会拍照留念。 园内忽然飞来一大群鸽子,这些鸽子早已习惯游客喂食,它们非常胆大,飞向游客索要食物。<div>郭光华团友两只手上都停着鸽子,还有一只直接落在她头上,摄影师连忙按下快门。</div> 全体团友在园内合影留念。 香妃墓原称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1640年。<div>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div><div>玉素甫霍加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div><div>阿帕克霍加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br></div><div>香妃园院墙上镌刻着白色的壁画,讲述香妃与乾隆皇帝的故事。</div> 香妃爱情树。<div>乾隆与香妃,是皇帝与嫔妃的关系,他们之间或许存在与其他嫔妃相比更深一些的感情,却被文人骚客描写为凄美的爱情故事。</div> 香妃园内有一座香妃与乾隆皇帝骑马同行的雕像。 香妃园面积十分空旷,园内一座水池约30米长。 香妃园内的香妃塑像被一组伊斯兰风格的六面体门框围护着,跳舞的香妃身上散发的香味吸引着一群蝴蝶环绕着她翩翩起舞——莫非香妃最终真的化蝶飞天?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清真寺、大清真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br>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墓冢。 香妃园礼拜堂。 陈卫华女士在香妃园出口留影。<div>大门左侧的铭牌上标注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巴克霍加麻扎”,其含义就是——香妃墓。</div> 香妃文化园完全遵循伊斯兰风俗布局。 这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把个头超过成人身高的铜茶壶,它与两边的彩色绘画和地上的座位相互衬托,构成一幅立体与平面、动态与静态巧妙结合的“壁画”。 园内塑有“喀什老巴扎”群雕,这片雕塑群的数十个人物栩栩如生,从不同方位展现了古代喀什葛尔人们在巴扎交易的民风民情。<div>谭稚萍、白美玲两位美女协助一位摊主兜售羊肉串。</div> 许祝平女士坐上马车要奔向达坂城。 下面的视屏记录了我们游览香妃园的片段。 随后我们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参观。<div>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br></div><div>陈卫华女士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留影。<br></div> 这座清真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div>全寺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和“大门”等七部分,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div><div>团友任虹、侯丹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留影。<br></div> 墙上一块美丽珍贵的挂毯,张导介绍它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代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增送给艾提尕尔清真寺的。<br>挂毯的暗花构成6个石榴图案,寓意着各民族要像石榴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br>当然,也寓意着六六大顺。<br>上面的56朵花,寓意着56个民族是一家。<br>每3朵一束,寓意“三个离不开”。<br>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作为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div>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厚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div><div>该清真寺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培养许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学者,其他还包括一些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div><div>清真寺右侧的伊斯兰风格回廊。</div><div>晚餐后我们结束了喀什的全部旅游计划,晚上22点56分乘坐T270次火车从喀什前往库车。</div> 第五天 6月17日早上6点43分,我们乘坐的列车到达库车。<div>库车市,新疆阿克苏地区县级市,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形北高南低,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干冷。</div><div>库车原名龟兹,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人口60万。<br></div><div>我们来到库车,目的是游览天山神秘大峡谷。</div><div>下图是库车火车站。</div> 天山神秘大峡谷(又名库车大峡谷,以下简称大峡谷),位于库车城北面64公里,在独库公路终点附近。<div>我们在库车早餐后驱车一路向北,沿途山岩怪石嶙峋。</div> 公路两侧山丘高度并不算高,但色彩艳丽,十分醒目。 接近大峡谷,山岩的红色就红到顶了。 处于天山南麓群山环抱中的天山神秘大峡谷,集人间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蕴万古之灵气,融神、奇、险、雄、古、幽为一体,景异物奇,令人神往。 大峡谷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弯向东南,末端略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全长5000多米。<div>陈卫华、余天德伉俪在大峡谷景区前广场合影。</div> 大峡谷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宽53米,最窄处0.4米,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div>江宏英三位美女在大峡谷景区广场合影。</div> <div>峡谷区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div><div>许黎平女士在大峡谷景区广场留影。</div> 大峡谷两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 组成峡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质沙岩构成,当地维吾尔语叫做“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 我们沿着谷底还算平坦的道路走进神秘天山大峡谷。<div>前面的山岩名为雄狮迎宾。</div> 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div>沈冬秀女士在大峡谷谷口留影。</div> 天山神秘大峡谷正处在当今中国九大影视基地之一的“克孜利亚胜景”中。<div>古德娅女士在大峡谷谷口留影。</div> 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大峡谷开口于库车河)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div>李竹焕、杨晓田伉俪在大峡谷合影。</div> 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演变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这是一种推测。<div>团友们在大峡谷合影。</div> 红色的山体远看状若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div>侯丹女士在大峡谷留影。</div> 位于大峡谷谷口的三座山体最为壮观。<div>美女们在大峡谷列纵队合影。</div> 今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极目远眺,色艳红天。<div>郭光华、高凤珍两位美女在大峡谷合影。</div> 刘开亮先生站在两道峭壁形成的山口留影,褐红色的岩石被蓝天白云衬托得愈发艳丽。 我去过吐鲁番,游览过火焰山;大峡谷让人产生:这里不是火焰山,但胜似火焰山的感觉。<div>侯丹、郭红两位美女携手在大峡谷合影。</div> 进入峡谷入口处不远,突兀的崖壁上有一只“神犬”面谷而卧,这就是著名的“神犬守谷”。 这条闭着眼睛睡觉的“金毛犬”,恐怕难堪守护大峡谷之重任吧。<div>谭稚萍等三位美女在神犬守谷合影。</div> 步入大峡谷,渐入佳境。一座接一座色彩斑斓、形状怪异的山崖扑面而来,让人称绝! 大峡谷除了奇峰林立、怪石峥嵘、雄伟壮观等特性外,还具有一峰多景,景趣超凡的独特风貌。 在正午阳光直射下,岩石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div>江宏英女士在大峡谷留影。</div> 白美玲女士站在一块红色的山崖前留影,这块山崖断面可清晰的看见斜条纹理,具有沉积岩特征——远古时期,这里可能是汪洋大海。 无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div>郭光华等8位团友在大峡谷合影。</div> 迎面一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峡谷正中,似乎前方的道路挡得严严实实。 走到近处,峰迴路转,曲径通幽。 国内很多景区内都有“南天门”景点。库车大峡谷南天门是一面绝壁。<br>南天门上方系有绳索,绳索上还均衡的打着绳结,这显然是为方便游客攀登准备的。<div>高凤珍女士开始攀登南天门。</div> <div>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任虹女士也登上南天门。</div> 我来了!<div>谭稚萍女士攀登南天门动作潇洒。</div> 笔者临时充当“党代表”一职,配合美女们完成攀登南天门的pose。 谭稚萍、陈兰、沈冬秀三位美女在南天门合影留念。 登上南天门,视野完全不同。<div>站在下面峡谷中的团友犹如“小人国”中的臣民。</div> 峡谷里十分幽暗,除正午之外,阳光难以照进峡谷,选择上午十一点进入峡谷游览,阳光可以直射谷底。<div>刘琼芬、陈卫华两位美女在大峡谷合影。</div> “天山神秘大峡谷”的诱人之处,除了它的雄伟、险峻和突兀之外,还在于它的幽深、宁静和神秘。<br>游人行走于谷底,两侧山壁高耸,怪石嶙峋,加之脚下潺潺的水声,沙沙的脚步声,伴之山谷中呼呼的风声,使人恍若置身于外星球。 光怪陆离的大峡谷如梦如幻。 大峡谷的奇峰嶙峋,峰峦叠嶂,神洞秘窟,磅礴神奇,让人难以忘怀。<div>郭红、侯丹两位美女在大峡谷合影。</div> 在大峡谷旅游,三分靠看,七分靠想。<div>你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品味,去感悟,这个石头像什么,那个山体似什么,用想象力让这些红色的石头“活起来”。<div>一座山峰突兀而起,如一只巨大的鸵鸟,鸟头、鸟嘴、鸟翅膀形象逼真。<br></div></div> 卧驼峰——一头骆驼从沙漠误入峡谷,前面的山岩挡住了去路,它只能卧下休息。 谁知这一卧就起不来了,没能找到出路的骆驼,化为这座静卧亿万年的“卧驼峰”。 立于谷底仰视,陡峭的峰峦似乎随时都会压下来,令人感到窒息、眩晕。 人行谷中,时时有扭曲的崖壁似巨浪扑面而来,却在瞬间又被凝固了,气势可见一斑。 前面一块巨石横空出世,几乎要挨到对面的崖壁,让人叹为观止。<div>高凤珍等6位美女在大峡谷奇石前合影。</div> <p class="ql-block">这里被命名为“旋天古堡”。</p><p class="ql-block">这座石峰状似古城堡,在石峰对面山崖下拍摄高高耸立的石峰,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山崖将石峰包围拥抱,抬头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缕天空犹如环状拥抱着古堡形的石峰,由此得名“旋天古堡”。</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仰头看天,巨大的山体,像个硕大无棚的锅盖罩在头上,游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天造地设的大礼堂中。</p> 这张照片中山石的造型粗略一看与前面那张“旋天古堡”似乎差不多,其实这是两处完全不一样的景观。 有人将库车大峡谷与美国羚羊谷进行比较,结论是库车大峡谷毫不逊色。<div>笔者与白美玲、古德娅两位美女在大峡谷合影。</div> 这里山峰造型奇特,山势盘旋环绕。<div>团友杨晓田与老师陈金国先生在大峡谷合影留念。</div> 继续往前走,高高的山崖上看得见密密麻麻的洞穴, 这里是“天山琼阁”,约50米高的山崖上,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孔洞,直径不等,深度不知。<div>余天德等6位团友在天山琼阁下合影。</div> 顾名思义,天山琼阁应该是天山神仙居住的洞府。<div>张建铭、侯丹伉俪在天山琼阁下合影。</div> 神洞秘窟,各蕴其意。<div>郭红女士在天山琼阁下留影。</div> 神仙居住的洞府,绝对不会是人工挖掘的窑洞。<div>张建东、古德娅伉俪在天山琼阁下携手秀恩爱。</div> 这几块形状怪异的岩石组合在一起就有了个浪漫的名字——相思象。<div>仔细看,象鼻、象眼、象耳朵都十分形象,将它命名为“相思象”,缘由一定是它眼睛下那两条永远不能抹去的泪水吧!<br><div><br></div></div> 这里是“一线天”入口。 进入一线天,越走缝隙越狭窄,最窄处仅有40厘米宽,刚够一个人侧身通过,幸好这条缝隙顶部敞开,光线很好,老远就看得见对面是否有人,可提前避让。<div>笔者在大峡谷一线天留影。</div> 走出一线天,遇到陈兰等几位团友,一起合影留念。 这张陈兰、沈冬秀两位美女食指相搭的照片是从接近地面的低处往上拍摄的。 天山神秘大峡谷的成因有人说和地壳运动有关,也有人说和大风侵蚀有关,究竟成因为何,目前还没有定论。<div>李竹焕、刘琼芬两位美女在大峡谷合影。</div> 下面视频记录了我们游览天山神秘大峡谷的片段。 游览神秘天山大峡谷后,我们前往库尔勒。<div>库尔勒,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县级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div><div>库尔勒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r>“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div><div>快到库尔勒市区,旅游车左侧小山上屹立着一座七层宝塔,造型美观,几位团友及时拍了照片。</div><div>“东归英雄纪念塔”是库尔勒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在库尔勒龙山之上,塔高39米,是一个具有浓郁蒙古特色的建筑。</div><div>“东归塔”是纪念民族英雄渥巴锡汗修建的。<br></div><div>渥巴锡汗,蒙古族,1742年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他从小热爱故乡中国,1761年继承土尔扈特部汗位,不堪忍受俄国沙皇政府日益加重的民族压迫,为求民族生存,于1771年1月率领全民族人民起义抗俄,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怀抱。</div><div>起义时17万人众,最后只剩下7万余人,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br>回归祖国后,部落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清朝廷给予了很好地救济和安置。</div><div>1775年1月,渥巴锡不幸死于天花,临去世前给西蒙古人民留下遗言:“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育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祷。”<br></div> <p class="ql-block">感谢您耐心地读完了这集美篇,请您对配文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妥之处给予指正!</p><p class="ql-block">请关注我们新疆之旅的朋友稍作等候,继续阅读《纵横新疆之旅——(中篇·那拉提之春)》。</p><p class="ql-block">说明:美篇中大部分风景照片由任虹女士等团友拍摄,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