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2021年7月23日,在校长的支持下,我们一行6人奔赴拥有“春城”之称的昆明,参加“全国首届新生命教育研讨会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会上聆听了名家大咖李镇西老师的精彩讲座,结识了站在群山万壑之中擦亮星星的詹大年校长;见证了会场上正在释放正能量、用爱心温暖照亮他人的会员及来自各地的师者的认真倾听;欣赏了丑小鸭中学的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晚会;参观了刚搬去新校址不足半月的丑小鸭中学。两天的学习让我对浏览器中搜索到的丑小鸭中学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为我的成长之路润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上,李镇西老师以《生命润泽生命》为题,借助歌手罗大佑的《童年》为切入点,向在场的所有与会者提出了“你听出你的童年了吗?你有没有童年时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欣赏着、倾听着,我回想起了那时青涩的时光、流逝的岁月以及懵懂的童年时代,同时也发现朗朗上口的旋律、没心没肺的歌词背后竟然藏着一个诸多问题的孩子,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厌学、贪玩、情窦初开的孩童,看到憧憬未来而又带着酸楚和担忧的孩子。虽然这歌已过30年,但歌中的孩子却依然存在至今。回想泰戈尔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今我们却成了上述问题孩子的推手,如何改变师生的关系?李老给的答复很简单:“尊重童年,把童年还给童年。”“教育是身边的事,回归生活,不能剥夺。”是啊!用思想照亮思想,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滋养爱心,用个性发展个性。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用浪漫缔造浪漫,用情趣营造情趣。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也许这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才会坚固持久,美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互相感染着、感动着、生长着。在谈到“教师应该有怎样的生命状态”这一话题时,李老师分享了他保持多年的秘诀:热爱生命、热爱教育、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七个热爱书写了一位教师的最美的时光。那教师的生命怎样嵌入学生的生命?李老师用两个典型案例诠释了两条路径。一是对集体,用活动激发班级活力,使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二是对个人,把善良注入孩子心灵,让每一个灵魂散发芬芳。这两个案例,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理念:让每一个生命,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如何转化问题孩子,李老师总结出五条经验:相信孩子、班级温暖、集体帮助、维护尊严、建立信任。正是有这20字箴言,李老的学生这样说:“只要我每天看到李老师就满足了。”言语中透着幸福,透着老师给予的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李老讲到退休时给学生上的《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李老的脸上洋溢着师者的幸福。我看到了别开生面的课堂,看到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陪同爸爸妈妈听课的阳光儿童、正当年的工作者、替代身在异国他乡不能回来听课的白发苍苍的父母……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幸福。同样李老也将他的幸福秘诀分享给大家:1、无论孩子怎么样,他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想做好人的愿望。2、我们常说“静待花开”,但静待不一定等来花开,很可能是萌芽。3、天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你教出来更多的是普通人,不要把你认为的差生都往外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句话发人深省,引人沉思。回想从教以来的自己,也会与他人抱怨“我班的孩子怎么这么不上进,明明能靠成绩说话的,偏偏用拳头?总招惹他人,总违反纪律……”诸多问题让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孩子。在自己所谓的“我都是对你好、对你负责”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中找寻心理安慰。事实上对待后进生、学困生往往缺少足够的耐心;眼睛盯住的往往是分数和名次……现在想来我错过了多少与孩子建立感情的机会啊。批评取代了赞赏,失望取代了幸福,这期间竟是关系颠倒惹的祸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如何转变问题孩子的行为?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这样说,“要用美给孩子开启爱的大门。”一句朴实的话语中却流露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保护生命: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最愿意呆的地方;化解情绪:让老师成为孩子们最依恋的人;规范行为: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被管教;发展个性:让德行成为诗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詹校长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学校宿舍的墙壁、校园的围墙是学生们自己创意绘制的;演出晚会是孩子们自己策划与排练的。在这里,开学与毕业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校服是学生自己选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学生是可以给校长叫詹爸爸的,给老师叫哥哥、姐姐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谁又能想到那些认真看书的孩子、倾心交流的孩子、被音乐陶醉的孩子曾经是叛逆、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甚至抑郁、自闭的“问题学生”啊!带着疑惑与不解,我听到了詹校长一连串关于爱的关键词:敬畏、主体、个性、自由、投入、智慧。他说:“人是关系的动物,社会是关系的产物,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一词尤为重要,建立关系的基础是爱,“把孩子养亲了,教育才有了灵感。”“把孩子养成了,他才会爱你。”“教育就是要多给生命一条出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教育不只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人’是不可以被淘汰的。”带着温度的话语触动了我心底里柔软,何为关系?怎样培养兴趣?如何在规则中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系列问题的背后就是陪伴与倾听,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发泄心底的不满,倾听着他们的委屈,递上一张又一张的绘画纸,做一个承载着孩子心底的小秘密树洞。正如詹校长说:“问题孩子”四个字,有人看到的是“问题”,有人看到的是“孩子”。看到“问题孩子”头痛的是没有良心的,看到“问题孩子”心疼的才适合做老师。在好老师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学生”。相信种子,相信时间,它们会告诉你教育的价值。是的,教育是为人性的自由发展服务,也只为人性的自由发展服务,我们在所谓的教育中苦苦探索,却忘记教育是用爱的方式传递爱的智慧。爱,是教育的载体和终结目标。正如詹校长所说:“教育是不知深浅的探索,不怕牺牲的投入,不计后果的信任,永不放弃的执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会时间虽短,留给我的思考却多。而心底也总有一个声音在回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想想自己平时教育学生的情景,往往充当了“教育警察”,虽然学生表面上屈服了我,但是学生从内心并没有接受。学生真的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了吗?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其实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作为教师的我没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没有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没有真正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没有用心地去做教师,从而武断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就会越来越深,而自已却全然不知,依然可笑地充当一个指挥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怎样做教师、怎样做教育工作呢?杨东平老师评价丑小鸭学校时是这样说的:“好的学校就像是一锅老汤。”众所周知,老汤是什么?是氛围,是关系的氛围,是无处不在的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有责任心、公平心不够,同时需要爱心和耐心,尊重每一孩子。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善待每一位学生,时时处处都要给予学生爱护和关照。在学习上,即便有很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思想上,即使做了一点一滴的好事,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我们要置身于学生之中,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与学生谈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形成“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我们的教诲,学生才会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爱你所爱,心灵无障碍。”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都用心做教师,用爱做教育!用我们的“心”和“爱”去成就我们的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撰稿:岳彩丽</p><p class="ql-block">摄影:岳彩丽</p><p class="ql-block">审核:杨丽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