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5日是第一个世界预防溺水日。联合国设立这个日子,目的是引起人们对预防溺水问题的关注,并激励人们采取行动拯救更多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暑期是各种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此时,由于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再加上绝大部分家长都要上班,很多孩子都处于缺少看管的状态。此时,青少年儿童极易成为溺水事故中的受害者。</p> 事件回顾 警钟长鸣 <p class="ql-block"> 每逢夏天,孩子的人身安全成了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大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众多意外伤害中致死率最高的是溺水,溺水成为了儿童伤害死亡的第一大原因。</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4日,山东淄博一名17岁的男学生落水溺亡。</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下午,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5名学生相约去河边玩耍,其中2人在北黄埠拦河闸不幸落水,经抢救无效死亡。</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9日,山东临沂兰山区4名学生下水后发生了溺水事故,接到消息后,警方、消防、医疗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此时孩子们的家属则是在岸边放声大哭,让人心碎。</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个满是血泪的数字,背后都是生命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如春似晨般的生命,不该就这样消逝。 </p><p class="ql-block"> 生命如花,谨防溺水,时刻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在耳边。</p> 加强监管 落实教育 <ul><li><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span></li></ul>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span></li></ul>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溺水的表现有哪些?</span></li></ul>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如何预防?</span></li></ul> <p> 广大家长应当认识到对未成年子女法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家长要向班主任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正常上下学期间不能到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保证家校联系畅通;主动配合学校,切实履行好对子女安全教育与监管职责。教育孩子及时告知家长自己的动向,对孩子活动家长应做到“四个知道”(即: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了、和谁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监护人一定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的安全,对孩子该过问过问,该陪同陪同,孩子出门前必须向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避免意外事件发生。</p>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牢记“六不准”</span></li></ul> <p> 家长或监护人要时刻警醒青少年远离溺水,牢记防溺水“六不准”!</p> 传授技能 正确防范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溺水自救有方法</span></li></ul> <p>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4点要知道!</p><p>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p><p>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p><p>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p><p>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p>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同伴互救有智慧</span></li></ul> <p> 1.发现落水者时,第一时间应大声呼救,寻求周边大人的帮助,并拨打110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p><p> 2.可将竹竿递给落水者,前提要确保自身安全,递竹竿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拖入水中。</p><p> 3.如果现场能找到泡沫块、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可以抛给溺水者,避免溺水者沉入水中。</p><p> 4.若现场无竹竿、漂浮物等,可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抛给溺水者,切记要趴在地上,确保自身安全。</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span></p>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家长急救有技巧</span></li></ul> <p> 1.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p><p>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p><p> 3.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p> <p> 4.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p> <p> 5.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p><p> 6.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p> <ul><li><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倒挂控水不可取</span></li></ul> <p> 医生介绍,溺水时若有水进入身体,只会到肺部或者肠胃。到达肠胃里不会造成多大伤害;到达肺部的话,“倒水”也倒不出。所以“倒水”是旧的且错误的观念,溺水急救,只有心肺复苏可行!</p><p> 还有医生表示,这种倒挂控水法不可取,反而会拖延救治。就算控出水份,也是溺水者胃里的水,并非气道内的水份。</p><p> 对有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采取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泥沙、水草等、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且在现场抢救同时应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人员。</p> <p> 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护堤;生命之画卷,需要“安全”这支抒写深远神致的笔。没有了“安全”,我们的生命就会摔跤,就不可能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要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的控制,往往在于我们自己。</p><p> 尊敬的家长们,生命如花,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让安全永驻心中,让“安全”之绿叶永远千娇百媚!</p><p>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牢记安全教育,谨防溺水事故。 </p><p> </p> <p class="ql-block"> 绿树阴浓夏日长,安全时刻要记牢。 我们再次呼吁,请您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照顾好身边的孩子,过一个热情洋溢的假期。</p><p class="ql-block">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济宁市任城区南张中心小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1年7月26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