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罪?将面对死刑的惩罚。无罪?当场释放。《十二怒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残酷、无奈、带有一丝丝温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个房间,十二个人,一件事情。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休息室内讨论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谋杀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死者是他的养父。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致意见:孩子的谋杀罪名成不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十二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p><p class="ql-block"> 有罪:人证一,楼下慈祥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多年的邻居。他为什么要置已经没有双亲的一个孤苦伶仃的有着大好青春时光的男孩的生命呢?为钱?估计老人家应该不会那么狠心,毕竟他们是有感情的。原来他和男孩的住处给他们惹麻烦了。市中心的房子价格昂贵,即使是老房子也是值钱的,开发商看上了那片地段,准备建高楼大厦,赚它一笔,可惜男孩养父恋旧不肯妥协,于是他们用了这招最狠的,胁迫老人家诬陷男孩,为钱弑父,然后借机把男孩除掉,一分钱都不用赔偿,如意算盘!</p><p class="ql-block">人证二。对面的漂亮女人。暗恋父亲的、被妒忌心冲昏头脑的女人,为了报复暗恋的男人不爱她,她等他妻子不在了,满心以为他会娶她,结果他带回一个养子作伴也没有与她余生共度的想法,由爱至恨,最终成了帮凶。还好他们根据女人是近视眼,距离太远不可能看到对面房间的情况而推翻。十二台的《法律讲堂》,多少情杀的案例,往往人总逃不过情感的这道坎。</p><p class="ql-block">物证,一把军刀,车臣武装人员用的军刀,独一无二,没得买,所以男孩的凶器成了关键的证据。讽刺的是,独一无二的军刀竟然十二个陪审团中的建筑师就有买了一把,一模一样。辩护的律师究竟是有多用心。无精打采、不耐烦的蹩脚律师。</p><p class="ql-block">无罪!通过从辩论、模拟现场,十一的投票有罪到十二人一致认同无罪,但却被建议最好还是在监狱里呆着,因为男孩出来会找杀害父亲的凶手,而本来想让他当替罪羔羊的凶手自然也不能放过他,他的处境将会更加危险,所以与其把他放出去被人谋杀,还不如让他终身监禁会使他更安全。所以监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什么世道,监狱成了避难所成了最安全的地方,世界真没说理的地了。还好最后一句“我叫尼古拉。如果你愿意的话,叫我尼古拉叔叔好了。”让观者看到一丝丝温暖。</p><p class="ql-block"> 十二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想想估计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会觉得一个人的生死应该由专业的法官来判,平民百姓似乎没有这样的水平。但这影片传递的信息是,对一个人的是否有罪的辩论由专业人士来负责,而最终的判断常识就可以。十二个人跟被告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普通老百姓都一致同意,那说明大家的常识觉得他是有罪的。若十二人都觉得他没有罪,法官也得认同。也许会少点出现错案或冤案,让人世间少点冤屈。</p><p class="ql-block"> 《十二怒汉》-------黑白片,1957年4月13日上映。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