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吉化,全名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学工业部直属大型国营工业企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现改名为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办学的年代,吉化曾拥有二十余所中小学和一所重点高中,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几万人,教职员工数千人。</p><p class="ql-block">本篇介绍的这群人,曾是吉化中小学教师的中坚和骨干。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他们起早贪晚、辛勤耕耘,为年轻的梦想插上翅膀,为幼稚的心灵点燃希望。在吉化教育这片沃土上,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托起了吉化明天的太阳。</p><p class="ql-block">自上个世纪末开始,他们相继退休了,离开了书声朗朗的校园,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吉化教育,从此天南海北,鹤发银丝过余年。</p> <p class="ql-block">整理这些照片做成美篇,皆因一个人从深圳回来。她叫宋洪媛,退休前是吉化第九中学校长,也曾担任过吉化五中、吉化六中校长。这个老太太可不简单!北大化学系毕业,在吉化学校担任校长期间,从四十多岁开始,人称“老宋太太”,鼎鼎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领导过的学校,无论化六还是化九,当时的教育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董校长诗云:</p><p class="ql-block"> 北大学子宋洪媛</p><p class="ql-block"> 误打误撞进校园</p><p class="ql-block"> 摸爬滚打数十载</p><p class="ql-block"> 成果斐然震教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她去了深圳女儿家,好几年没回来了。这次回到家乡,聚会时我们才知道,她曾因病住院,经历了人生的血雨腥风。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啊!</p><p class="ql-block">听听她是怎么说的:</p> <p class="ql-block">吉林市香园酒店,这是我们和宋校长聚会的地方。两次聚会,选择了同一家酒店,只不过是聚会的人员有了些许变化。第一次,中小学总校的部分退休校长欢迎宋校长归来;第二次恰逢吉化九中建校四十周年,现任化九校长王琪和部分退休老教师一起欢迎他们的老领导、老校长回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莫道夕阳近黄昏,最美不过晚霞天。经年不见的老同事、老朋友重逢相聚,看他们张张笑脸对看长寿眉,双手紧握互言家国兴。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足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岁高龄,满头银发的前中小学总校党委书记石春娥和平时不苟言笑却平易近人的丁铁民处长,也精神矍铄,满面春风地参加了此次聚会。</p> <p class="ql-block">周玉华校长和宋洪媛校长,当年可谓吉化中小学所有校长中的楷模。一个是十几所小学校长中的老大姐,领军人物;一个是十几所中学校长中的排头兵,风云人物。她们两个人为吉化中小学教育作出的贡献足以写进吉化教育的史册。时至今日,好多人仍记得她们当年的风采。现在回忆起来,言语中仍充满了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这些人当年谁没站在三尺讲台上运算过加减乘除,吟诵过诗词歌赋,教授过政史地理化生!校园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教室里飞扬过他们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吉化教育的振兴和发展,更离不开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各学科教师。想当年,每周六个工作日,当班主任要每天早七点之前就要来到学校,开早会,组织学生早读;无论班主任还是科任,每人教两个班的课,每周至少要上12节,还不包括早读和晚自习。那时候学生太多,一个班至少有五十几名学生,一个老师每天除了上课,还要负责批改一百多个学生的作业。经济滞后的年代,物资匮乏的岁月,工资不高,当老师全凭责任,辅导学生权当义务。每到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多少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主动给学生补课,有的老师甚至把学生接到家中,不仅补课,还管吃管住,从来没向家长收取过任何费用,或者说连收费的概念都没有。他们只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来有了双休日,有了班主任津贴和早晚自习补助,有了课时费,虽然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块、十几块、几十块钱,老师们却异常高兴,十分满足。</span></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他们手执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出吉化教育的灿烂篇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桃李满天下,皆因你我他。</p> <p class="ql-block">我新添加的这几张照片,是此次吉化六中部分退休老师欢迎宋校长归来和宋校长聚会的场面。(写美篇时因为没有照片,没能第一时间把这群可爱的老师们写进来,还望见谅!)</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好几位我熟悉的语文同行,王玉书、张秋红、徐霞、闻秀兰、唐佩莉,包括没参加聚会的尹静、迟玉梅等等。我在化九当班主任教语文课时,她们可都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听过她们的课,她们也听过我的课,那时候我们既互相学习又激烈竞争。现在回想起来,可笑可爱又可敬。</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笑容可掬的李谨明校长,如果我没有记错:我俩好像是一起当校长的。当年,化六数学组在李校长和殷淑华老师带领下,可是成绩斐然,鼎鼎大名。</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化六在宋校长领导下,加之有这样一群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且各科教学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才能在吉化乃至整个吉林地区率先崛起,成为初级中学的典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鹤发银丝映日月,青春热血献吉化。回首往事,她们的芳华,是在一个个朝晖夕阴,一届届迎来送往中度过。作为老师,她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span></p> <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岁月无情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们倾其一生献身教育的初心。曾经的岁月,教过的学生,无论是长成了挺拔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他们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曾经给予你生命以翠绿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最后,把王俊东老师为此次聚会写的一首小诗复制过来作为结尾:</p><p class="ql-block">与宋校长一别几十载,昨日相聚,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几十载</p><p class="ql-block"> 山河依旧容颜改,</p><p class="ql-block"> 几回聚首几回别,</p><p class="ql-block"> 追思往昔如昨天,</p><p class="ql-block"> 阴晴圆缺月月有,</p><p class="ql-block"> 花开花落年复年,</p><p class="ql-block"> 但愿友人长久在,</p><p class="ql-block"> 相隔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恍惚昨日,已是经年。”魏巍老师概括的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