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序:</h3></br><h3>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200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十多年来,从陌生到丰盈,从被质疑到被羡慕,在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这条路上,结识了很多儒雅博学的前辈、努力付出的同辈、自信上进的后辈。这十年,让我更深的了解了世界遗产存在的意义。</h3></br><h3>大地上的朵朵鲜花,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诗人说,那是我们内心的火种,被神秘的播种人播在冻土荒地上,为了见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才开出了万紫千红的花朵。地球上这么多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者说,这是</h3></br><h3>青少年生活和灵感的源泉,是他们创造发明的试金石,是他们前进发展的参照物,我们只需点亮他们的心灵,带着孩子们经历的不同寻常的旅行,共享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知识,积极地参与保护世界遗产,把旅行中每一个闪光的刹那,捕捉下来,奉献给未来。</h3></br><h3>以“我走过的世界遗产地”为题,分享一些我走过的世界遗产地,全当是一次次身体放松心灵愉悦的旅行,当我在书写你在阅读我们在留言讨论时,我们都是地球上虔诚的行者,对世界遗产的美有着更深的感触,有些东西虽然不太提及,但它早已渗入我们的骨髓里,从未被忘却。</h3></br><h3>世界遗产多娇,我们在望。</h3></br><h3>附:文化遗产的定义</h3></br><h3>一、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h3></br><h3>二、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因其建筑的形式统一性和它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h3></br><h3>三、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具有突出与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h3></br><h3>文化遗产评审的标准</h3></br><h3>一、代表种独特的成就, -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h3></br><h3>二、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文化区域内, 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最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h3></br><h3>三、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h3></br><h3>四、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儿个)重要阶段的作品。</h3></br><h3>五、可作为代表一- 种(或几种)文化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尤其是处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h3></br><h3>六、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委员会认为,此一款理由只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共同考虑时才能作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h3></br><h3>自然遗产的定义</h3></br><h3>一、从美学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h3></br><h3>二,从科学成保护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顿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h3></br><h3>三,从科学或自然美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保护地区。</h3></br><h3>自然遗产评定的标准</h3></br><h3>一,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突出的例证。</h3></br><h3>二、构成代表地质,生物发展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以及人类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例证。</h3></br><h3>三,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情况或罕见的自然美的地带。</h3></br><h3>四、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区。</h3></br><h3>此外,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经过专家们的调查和审议,可以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的措施加以抢救保护。</h3></br><h3>库尔德宁</h3></br> <h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h3></br><h3>“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分四个片区,包括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博格达。总面积606833公顷,是世界最大的山脉之一——中亚天山山脉的一部分。“新疆天山”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一系列风景优美的区域,包括:壮观的雪山冰峰、优美的森林和草甸、清澈的河流湖泊,宏伟的红岩峡谷。这些景观与邻近的沙漠景观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繁茂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该遗产的地貌和生态系统自上新世起即得到保存,是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进程的一个绝佳范例。该遗产还延伸到了世界最大、海拔最高的沙漠之一,以其巨大的沙丘和猛烈的沙尘暴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此外,“新疆天山”还是本地区一些稀有且濒临灭绝的残存植物物种的重要栖息地。</h3></br><h3>2013年7月,当我听说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天山申报成功,并且库尔德宁是“新疆天山”的一个重要片区时,开心至极。</h3></br><h3>一来库尔德宁是我去过的次数最多,也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世界遗产地,因为它在我的家乡—新疆伊犁巩留县。二来库尔德宁的名字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也会有更多的人来看它保护它爱它。</h3></br> <h3>路</h3></br> <h3>库尔德宁距离巩留县城88公里,这条路蜿蜒曲折,路边风景秀丽。</h3></br><h3>不记得第一次去库尔德宁具体是什么时间了,只记得自己还在上小学,那时交通甚是不便,和县里不通车。只有极少的拉木头的车会去哪里。记得自己和父亲搭了拉木头的车前往,除了惊吓,第一次的路,我不记得。车子转了九九八十一个弯,我们才到山里。我们下了车再骑马走一段,路过一个颤颤巍巍的桥,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父亲是去给哈萨克朋友们送照片,父亲用老式的海鸥牌相机给他们拍照,回家在家里冲洗好,几个月后再亲自给他们送去。,哈萨克族朋友很喜欢拍照,父亲不收钱,他们宰羊招待我们,也不收钱。父亲把在县里买的了几块茶叶几条方糖送给他们。</h3></br><h3> 第二次去库尔德宁,是高二暑假,姐姐带了大学同学来家里玩。这时县里依然没有通往库尔德宁的车,父亲找了辆吉普车,带着我们前往,一路尘土飞扬,一路也是欢歌笑语。两个小时不到,我们就到了。那座颤颤巍巍的桥也变成了铁桥。</h3></br> <h3>第三次是参加工作后,带领学生去写生,我们包了辆宇通客车前往,这个时候县里到库尔德宁的路已经铺了柏油,只是路不是很宽。</h3></br><h3>再后来参加县里登山比赛(先跑两公里,再爬山。获奖者全是哈萨克族,她们太厉害了。作为参与者,我也很骄傲),同学聚会,暑假回疆,我又去了很多次库尔德宁,这时的路是修好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多是自己或同学驾车,车程只需1个多小时。我们也会停在路边拍几张照片,买几块西瓜。</h3></br> <h3>现如今,巩留通往库尔德宁的路已修通,夏季县客运站每天有4班车直达库尔德宁镇(莫乎尔乡),然后乘区间车进入景区。大巴票价每人15元。区间车每人30元。(看来自然遗产地保护做的还不错)线路车更多,每人20元。今年6月库尔德宁游客服务中心落成并开放,7月还开辟了一条自驾环线,从大漠合入口到库尔德宁景区全长62公里。</h3></br> <h3>森林</h3></br> <h3>记得是谁说过:“森林是我们这个星球最美丽的外衣。但在许多人眼里,森林仅仅只是代表着绿色的大片树木,只是为人类提供着木材和氧气。事实上,关于森林的真正概念,其实是包含着树木、伴生植物、动物的综合体,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还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正是有了森林,我们才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河流、.....”</h3></br><h3>库尔德宁之所以入选成为天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板块,正是得益于它莽莽苍苍的云杉林。</h3></br><h3>库尔德宁是全球雪岭云杉的适宜生境区与起源地,雪岭云杉是第三纪古老树种,全世界仅分布在天山北坡。也就是说库尔德宁是全球拥有雪岭云杉最多的地方。</h3></br> <h3>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不知道“雪岭云杉”这个名字的。我们把它统称为松树。</h3></br><h3>库尔德宁松树林,对我们而言是神秘的。父亲不让我们深入松树林,他说他的哈萨克朋友们说,松林深处有狐狸、雪豹和狼。也曾背着父亲,和朋友走进松树林,有过探险,想偶遇狼,可是每次都无法深入。因为在林间行走,步履艰难,枯枝落叶年年累积,松散软绵,脚下打滑而且无法着力,没走多远我们就耗尽了力气。即便是这样,松树林依然让我们流连忘返。只是雪岭云杉的根群就蔚为壮观,它们的根似乎不需要土就可以生长,我们看见它们的根沿着细小的缝隙挺近岩石,勇往直前,每天都尽力生长。裸露的根群,有的形如乌贼,有的形如狮子头。</h3></br><h3>相较库尔德宁松树林的神秘,它的生命力更入我心。夏天,森林里的各种生命之绿显现到了极点。不必说它们是怎样的鲜绿成荫,怎样的绵延数十公里;也不必说它们又是怎样错落有致地排列和点缀成一幅幅图画,单说这里的山势和水势,铺天盖地地洋溢着的,那就是种与南方小家初玉般的夏有着巨大优势的磅礴绿,是一种严格区别于南方夏天的强劲的生命喧哪和律动。秋天和冬天,白云深处,白雪深处,高大的云杉笔挺的站立着,大智若愚,洞彻古今。</h3></br> <h3> 库尔德宁除了雪岭云杉外,还有野核桃、野苹果、野杏、野生欧洲李等野生果树。库尔德宁还有许多“宝贝”:巍巍雪山上最珍贵的神药要数“天山雪莲”;草地上散布着野生的中药一牛蒡;原始森林的朽木枯枝旁,地衣、蘑姑俯拾可得。如果6月下旬来到这里,成熟的草莓、野李、野杏等满山遍野都是,让你尽情采食。</h3></br> <h3>水</h3></br> <h3>在库尔德宁,我感受最多的还是它的溪流众多。碧如靛,纯净、清澈、深邃。水照山影,溪底映天光一线, 向大山深处延伸着,如诗梦,把库尔德宁渲染得淋漓尽致。</h3></br><h3>我在前段时间的文字里写过:</h3></br><h3>宽阔的河流明亮的河水,在众多石头上下起伏拍打出白色的碎片,水声震耳。我踩着光滑的鹅卵石,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游走,陪着我的是我的哈萨克族朋友嘉姿古丽。库尔德宁河异常汹涌,在整个山间发出巨大的震动,冲刷着两岸的山岩,我被吓到时紧紧抓着嘉姿古丽的手,河边气定神闲的吃草的牛偶尔会抬起头疑惑的望着我。晚上住在古丽家的帐篷里,帐篷外的流水似乎也累了,在耳边弹奏低回的催眠曲,梦里,我变成了一只鸟,飞到了库尔德宁河,溪水横流的库尔德宁河。</h3></br><h3> 库尔德宁的隘口瀑布和荷苍峡谷瀑布太有趣了。那个时候我只知道一个叫大瀑布一个叫小瀑布。一个如壮实粗犷的男子,一个如温婉雅致的女子。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没有拍照,只记得自己的头发衣服全被水汽洇湿了。参加工作后,带学生去过一次,我举起双手,大声呼喊着:“库尔德宁,我因你而骄傲。”多年以后,回去找小瀑布,拍了照回来,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姿势没有丝毫的变化。或许,在家乡在自己热爱的地方,我永远会流露本真吧。</h3></br><h3> <h3>名与魂</h3></br> <h3>库尔德宁这个名字是蒙古语,意思是“横沟”,因为与众多东西走向的伊犁沟谷相比,库尔德宁是南北走向,特立独行。首先,库尔德宁西面开阔地势低,东面狭窄地势高,并有中天山阻挡,很像一个口朝西面的喇叭口,有利于来自西部的湿润气流的进入。这里年降雨量最高可达1000毫米,是天山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很利于雪岭云杉和野果林的生长。3月末,当天山南北还处于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的侵扰时,从北大西洋输送来的湿润气流给伊犁河谷悄悄打开了一扇温暖的“窗户”。</h3></br><h3>在库尔德宁,顶冰花——这种百合科的天山“报春花”率先开放,随后整个库尔德宁便成了花的世界。而一场雨过后,以库尔德宁为中心,顶冰花便开始向四周的唐布拉、那拉提、喀拉峻一路盛开。准确地说,伊犁河谷草原春天的序曲,是由库尔德宁指挥奏响的。除了最早开放的顶冰花,野杏花算是库尔德宁的另一种“报春花”。4月初,在库尔德宁入口的大莫乎尔、小莫乎尔河谷,因为海拔较低,沿河谷和坡地生长的野杏树开始绽放花朵。粉色的野杏花沐浴着细碎的春雨,一点点将春天的气息沿着河谷向库尔德宁传递。当杏花刚刚散去,野苹果花、野酸梅花、野桃花等便又纷至沓来。</h3></br><h3>在这条宽阔的“横沟”中,只要赶上晴朗的天气,清晨时分便会飘起一层浓雾,将山间的雪岭云杉和野果林隐藏起来。沟谷上方的山脉是那拉提山,其中形状如塔尖的高峰,便是那拉提山的最高峰喀班巴依峰。</h3></br> <h3>喀班巴依峰海拔4257米,是那拉提山脉最高峰,也是伊犁著名的山峰之一。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白雪皑皑,八月的雪莲花在冰山上竞相的盛开,更有雪豹、盘羊等时常出没。</h3></br><h3>在近代历史上的伊犁河流域,喀班巴依是位深受草原人民崇尚和爱戴的民族英雄。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叶,沙俄垂涎伊犁已久并发动了多次侵略行径,当时统治新疆的准噶尔部也经常掠夺哈萨克族游牧区,更有甚者的是准噶尔集团的少数人还心存分裂祖国疆土的企图,在这种动荡复杂的历史时局中,一代名将喀班巴依挺身而出,辅佐哈萨克族中帐首领阿不赉汗率领3万将士,浴血奋战、抵御侵略和外辱,捍卫家园,留下一世英名。</h3></br><h3>两个半世纪过去了,伊犁河草原上依然代代传唱着喀班巴依的英雄事迹。每当哈萨克群众举办盛大的草原婚礼和传统的摔跤、叼羊等民俗庆典活动时,人们在喜庆的喝彩声中,总会有人高声呼唤:喀班巴依巴图鲁(英雄) !以鼓舞士气、夺取胜利.....</h3></br><h3>当夕阳落下最后的余晖,爬山归来的我们走进了库尔玛西大叔家的毡房。刚刚落座,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为我们铺上了餐布,然后端上了包尔撒克(一种油炸的菱形的面制食品)、奶疙瘩、奶豆腐、酥油、方块糖、蜂蜜、馓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供我们享用。我们围着餐布席地而坐,毡房的女主人端上了冒着滚滚白气的奶茶。</h3></br><h3>当我们肚中都有了些食物时,库尔玛西叔叔的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就牵着一只羊来到毡房门口,伸进头来说: “请允许吧。”父亲代表我们一行人用哈萨克语向他们一家表示祝福,只见他伸出双手,手心向着脸部,口中念念有词。最后他将羊拉去宰杀了。我知道宰杀羊来招待我们是很隆重的,觉着有些过意不去。父亲说他们对尊贵的客人是这样的,我的哈萨克族朋友说:“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说‘祖先留下的遗产中,一半是留给客人的。”</h3></br><h3> <h3>库尔德宁的名字已经写入世界遗产名录,伊犁河谷与森林洋溢出生命的蓬勃。愿神往着她的人们从五湖四海而来,远离高楼大厦的尘嚣,搁置商海疲惫的沉重,走进库尔德宁, 走进这座葱郁的园囿,触摸这古老而鲜活的脉搏,沐浴这天地圣洁的自然遗产的光辉。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UnjCjEmTMNawtBNJka_U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