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大山一座接一座,绵延不绝,看不到尽头。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修路难,交通受到很大制约。</p><p class="ql-block"> 云南的江也多,江水也大,渡江难度大。</p><p class="ql-block"> 面对再艰难的环境,人类总有办法。那就是架桥。在云南,你可以看到清代以前的老桥,也可以见到现代化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 通京桥位于云南大理云龙县城北长新乡大波罗村。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成。整桥没用一颗铁钉,木桁扣榫而成,廊房内宽2.5米。桥梁全长40米,宽4米,跨径29米。桥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挑出,中间用长12米的五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组成桥面。桥上瓦顶桥屋,桥内两侧平置两排木凳供人歇息。桥外两侧用高约1米的木板遮挡,以作为桥面的围栏。桥两端建有牌楼式桥亭,亭高5米,通面阔6米,内连一条长5.5米的石梯甬道。</p> <p class="ql-block"> 彩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建成于明崇祯年间1644年。彩凤桥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传说立桥时曾有彩凤飞来,建桥时桥身上均有彩绘,古称“大花桥”,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它是一座伸臂单孔木梁桥,桥长33.3米,宽4.7米,净跨径27米,高11.3米。彩凤桥属于风雨廊桥的范畴,桥两端建有桥亭,桥身上覆瓦顶。桥身建筑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墩层层向河中心挑出,如楼阁建筑中的斗拱,桥身两侧以木板遮挡风雨。桥内置木凳,供行人歇息及避雨。</p> <p class="ql-block"> 天缘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城东十里外,马军村与庄子河村交接处,为什么叫天缘桥呢?临安知府粟尔璋说“成于不日,众以为若非天假之缘,从善者众,焉能共勷盛举”,因此得名“天缘”,因为桥上有两个“仙人足印”,本地人又称为“仙人桥”。 与古代一般桥型不同的是,天缘桥呈S型,犹如腾飞的游龙一般。桥全长121米,三拱,桥面宽7.83米,中孔拱高9.5米。</p> <p class="ql-block"> 金龙桥位于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羊见村,西接鹤丽,东连永胜,西距丽江城约80多里,东距永胜城150余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曾有“万里长江只一桥”的称喻。民国23年(1934)正月初二中午,金龙桥忽遭巨风,桥身中断。丽江士绅集会筹款,从省政府求得捐助4000元,收到渡船费4000多元,由丽江、鹤庆两地共募得4000多元修桥经费,推举赖耀彩、杨子钦为经理,重修金龙桥,民国26年(1937)工程竣工。这次重修,将原链14根增为16根,两端桥墩加高1.5米。</p> <p class="ql-block"> 乡会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委会老易屯村,横跨泸江河东西两岸,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清朝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而得名,与著名的十七孔桥遥相呼应,是建水县古桥中唯一的廊桥。据道光元年《重修乡会桥碑记》记载:桥的建盖经历过三次变化。先建时为石桥,后改为木桥再后又建成石拱桥。现存桥建筑建于清嘉靖十九年(1814),为三拱石桥。桥身由万余块青石砌筑而成,全桥长80.6米。桥拱用青石拱圈砌置,拱宽7米。主桥跨河30米,两端引桥长25.3米,西引桥于中部向南弯曲。桥面宽7米,由二层楼阁文星阁全部覆盖。一层为桥面通道,桥两端通道两侧设有桥廊,廊长7米,供人车通行兼具避风雨、防日晒和休息功能。二层供人观景和居住,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巻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使桥阁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大新桥位于建水县曲江镇,又名“曲江桥”,原系木桥,明朝天顺年间建造。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建石桥。桥有3孔,长82米,宽12米,高20米,是明清以至民国滇南必经的交通要津,亦为滇南最古老的石桥,迄今已有400多年,历经多次大地震尚完好无损。“新桥望月”曾是曲江文人笔下的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见龙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坐西朝东,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名“永安桥”,因站在桥上可看到黄龙寺的龙潭水,而易名。清乾隆六十年(1795)张九锡倡议重建,为四孔石拱桥,引桥下有一孔为泄洪道。引桥、拱桥通长83米,宽4.5米,两侧有护拦。两端有石狮石象,抱鼓石上有精致的浮雕,桥身镶有石碑四块,桥上建有桥亭,内设神龛。</p> <p class="ql-block"> 永济桥又名“小石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建于清代,为五孔石拱桥,通长50米,宽3.2米,桥面距水面约6米,两侧有护拦石,两端有抱鼓石,石砌船形分水桥墩。</p> <p class="ql-block"> 向阳桥位于腾冲曲石镇西南2公里向阳村西侧龙川江支流灰窑河上,桥为两墩一孔钢缆吊桥,北南走向,以两根钢缆加墩铆实悬吊而成,总长48.3米,净跨44.1米,桥面宽4米。明初大军开边,曾由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组织修建铁索吊桥,沿用数代。清初桥毁,于乾隆35年(1770)捐资重修,并于南岸山头建龙神祠以为护佑。至清末回汉战争时又被烧毁。光绪初年,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奉命整治战后乱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于光绪5年(1873)捐资重建铁索桥,历七年而成,时以永镇江河之意更名“镇龙桥”。1950年,为加大古桥的承载能力,腾冲县政府将其改建为钢缆吊桥,并恢复旧名“向阳桥”。之后数十年间,古桥几经维修加固,现仍为当地村民日常往来的过江通道。</p> <p class="ql-block"> 怒江最古老的铁链吊桥是双虹桥,它的建成,结束了怒江上没有桥梁的历史。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时任永昌知府的陈孝升体察民情,为解决怒江两岸的老百姓过江难、行不便而倡建此桥。该桥利用江心天然巨型礁石为墩,将东西两桥的交接部分搭建于江中心的桥墩上以减轻桥的承受力而分两段架设。大桥恰似一对从江面上同时升起的彩虹,于是人们就以“双虹”冠之。大桥的结构是三墩两孔铁链桥,上面铺设木枋板,东段宽3米许,净跨67米,用15根铁链组成;西段因桥下是怒江的辅河道,枯水季节无水,河面也要窄一些,故所用铁链就要短一些。全桥总长162.5米。该桥是南方丝绸古道经永昌(保山)至腾越(腾冲)出缅甸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海口镇中滩街,是滇池唯一出水河道,有“滇池囊钥”之称。河道上建川字闸,由石材垒成。闸全长109米,21孔,桥面宽3米,两旁有拦马石,人马均可通行。这是一座桥闸结合的多孔石拱桥,是传统古桥闸结合的典范。滇池水经川字闸导入螳螂川、普渡河,最终流入金沙江。自元代以来,海口河一直是滇池水利建设的重点。公元1274年,赛典赤瞻思丁出任云南平章知事,决心对滇池进行系统的、有规划的治理。汲取了大禹治水的经验,采取“疏导”方式根治水患。2000多民工,用时3年,把海口河河道凿宽,使水流通畅,把河床下挖,降低了滇池水位,“得壤地万余倾,皆为良田”。昆明人对赛典赤瞻思丁非常崇敬。在这之前海口镇并没有名字,后当地人请他赐名,故赛典赤赐予“滇水之口”——滇池的出水口,即海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