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游—翻山越岭到九寨

董西贵

<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5日我们两家一行4人启程自驾奔赴青藏高原,根据事先攻略计划按顺时针方向游览川北、甘南、青海、陕西、山西。出发第一天沿沈海、日兰、连霍高速奔袭约1000公里到达三门峡市,入住亿佳酒店,第二天翻越秦岭落脚陇南,第三天到达九寨沟。</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说翻山越岭,是说从三门峡出发到达九寨沟,要越过秦岭翻过众多山脉,最高的是高楼山(海拔2100米),但行车难度最大的当属翻越秦岭。秦岭东西长1600多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最高峰海拔3767米,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和气候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温带,可谓秦岭南北两重天。我们在宝鸡境内驶入212省道自北向南翻越秦岭,从海拔570米到最高点1570米。上山的路段崎岖陡峭,下山的路段相对平缓一些,车辆行驶在雨雾笼罩的山间小道上,需要超好的驾驶技术哦。翻过山顶我们沿嘉陵江南下到风县转上太风高速。</p><p class="ql-block">212省道导航图</p> <p class="ql-block">  秦岭海拔虽然不高,但看上去不失巍峨高大的形象,云雾缭绕的秦岭别有风韵。</p> <p class="ql-block">  秦岭北坡植被以落叶阔叶树众多,南坡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北坡绿植都青葱茂密。北坡上很少有人家,南坡上人家较密集,但看起来较贫穷,各村都挂有扶贫脱贫的标语。</p><p class="ql-block"> 由于翻越秦岭耽搁了一些时间,到达陇南已是晚8点多了,就在酒店餐厅用点简餐入睡休息了。第三天一早又沿着崎岖的212国道,翻越高楼山前往九寨。高楼山当地百姓叫金子山,是一座储量丰富的金矿山,为了不破坏金矿,212国道没有开凿隧道,而是类似秦岭的盘山道,从山下到山顶一共有24道拐。高楼山海拔明显高于秦岭,已不适应乔木生长,山顶以草甸灌木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天的路途于8月7日到达九寨沟沟口,8日开始游览我们本次旅游第一个景点---九寨沟。当晚观看大型歌舞《千古九寨情》,在去看演出途中,天空突然出现双彩虹,太美啦甚是惊奇!此情景让我们每个人都兴奋不已,预示着我们鸿运当头也或是本次自驾游吉祥精彩。</p> <p class="ql-block">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阿坝州南坪县境内,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与中国多数风景名胜不同的是,她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直到上世纪中叶,只有山间小道与外界相通,藏民在这里世世代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把雪山视为男神和女神,把湖泊视为女神梳妆打扮的脸盆,把漫山遍野的树木视为女神的长发,这里的自然生态得到敬畏,成为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珍禽异兽的家园,可它差点毁于我们伐木工人手下。</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位于祖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林业资源大省,紧排东北之后,属全国第二大林区,是全国木材主要生产供应基地。建国后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支援国家建设,特别是“大三线”建设,四川省成立一批森林采伐企业,对原始森林进行采伐,其中川北的采伐队伍在采伐完松潘的木材后逐渐向北向南坪县境内挺进,于1966年开进九寨沟开始伐木,所幸当时伐木技术比较落后,尽管经过10多年的砍伐,九寨沟的环境遭到破坏,但没有很快毁灭。</p><p class="ql-block"> 1975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从农牧渔业部得知“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景区”,当即决定对九寨沟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他身临其境,大为惊异地说,“我到过欧美数国,也从未见过这样奇美的自然景色。”便上书四川省政府和省林业厅,要求很好地保护这里的自然景色。省林业厅随即发文指示采伐队立即停止采伐撤出九寨沟,九寨沟美景得以幸存,现在九寨沟里随处可见伐倒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木材。</p><p class="ql-block"> 1976年8月16日,松潘发生7.2级地震,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蔡文彬率队到前线抗震救灾后,受南坪县委邀请率队到九寨沟游览休整两天。到了九寨沟,蔡文彬感到名不虚传,简直是个仙境般的旅游胜地,于是立即通知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电视台的随行记者,把九寨沟的主要景点全部拍摄下来,9月就向国家旅游总局写了报告,申请开发九寨沟。1977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带队到九寨沟考察,正式定九寨沟为国家级旅游开发项目,至此九寨沟没有重复松潘的悲剧,免于劫难得以保护开发,这个藏在深山里的人间仙境得以示人。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把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1997年,又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景区。</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主景长10余公里,面积6万多公顷,主要有岷山山脉中呈“Y”字形分布的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沟组成。九寨沟景区官方发布的宣传介绍资料包括导游图都把九寨沟形容呈”Y”字形,但我查阅各种版本的地图上均显示九寨沟三条沟呈南北走向,像一颗有两个分叉的树,树干是树正沟,在镜海处分两个叉,右边即东边叉叫则查洼沟,左边即西边的叫日则沟,呈“倒Y”字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字形,用“人”字形来形容应是最恰当的。不知为什么景区官方要用“Y”字来形容,并把导游图方位颠倒绘制,南北颠倒东西颠倒,让人进入景区很容易转向,非常别扭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不知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方便外国游客还是什么原因,就此我曾打电话到九寨沟景区热线咨询,接电话的小姐坚定的回答就是“Y”字形和地图一样,我多次请她看看地图或把我的问题转交相关部门给予解释,但她很不耐烦的挂断电话。</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遭受7.0级地震,导致山体塌方、滑坡、泥石流,景色破坏严重全面停止对外开放,经两年多的灾后重建,2019年11月部分景区重新开放,我们去时恰逢地震三周年,只开放了树正沟、则查洼沟,日则沟仍在关闭修复中。</p><p class="ql-block"> 去九寨沟看什么?我的回答就一个字“水”,流动的水---瀑布和静止的水---海子。瀑布无数,较大有12处,最具代表性的是: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珍珠滩瀑布、高瀑布。海子有114个,具有代表性是:长海、五花海、上季节海、下季节海、火花海、卧龙海、犀牛海、五彩池。海子晶莹剔透、斑斓多彩,水清如镜;瀑布飞泻而下,波澜壮阔,磅礴大气,似银河奔泻,气势恢宏,或若珍珠四溅,如玉带飘舞,飘逸洒脱;水使九寨沟获得“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中华水景之王”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九寨的海子为什么五颜六色?</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阳光可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7个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单色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变短,蓝色紫色波长最短。九寨的海子之所以呈蓝色紫色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九寨沟的空气非常洁净,其大气中的短波辐射较强,易发生“瑞利散射”,短波散射就意味着蓝色紫色重;二是九寨沟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洁净度极高,根据瑞利散射效应,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远大于长波光,也就是紫色蓝色多于红色;三是水体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光和散射波段光,使短波光大于长波光,因此湖水呈现出蓝色翠绿的颜色。总之,是由九寨沟洁净的空气和水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老虎海</p> <p class="ql-block">犀牛海</p> <p class="ql-block">长海</p> <p class="ql-block">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  树正瀑布出没于悬崖树林之中,阔50来米,高20余米,从古树丛中奔腾而处,瀑面之上,又有不少树木阻挡分流。瀑布飞落溪涧,水雾四散,神采飘逸,雪峰银瀑,绿树翠流,构成印象画般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诺日朗瀑布,“诺日朗”三字,在藏语中是雄伟壮观和男神的意思。诺日朗瀑布落差大约为30~40米,而瀑面十分宽,达300余米,是中国大型钙华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珍珠滩瀑布,瀑布先在滩面上缓缓流淌,由于滩面由钙华组成,钙华表面又有鳞片般的微小起伏,当薄薄的水层从滩面上淌过,在阳光的照射下,若万颗明珠,闪着银光,故得名珍珠滩。水流过珍珠滩后,开始从一高40余米的悬崖上跌落下去,形成著名的珍珠滩瀑布。</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既2001年我曾游览过,去年是第二次到九寨沟,可能是因为只有一半的景点开放的原因,比较两次所见,我感觉地震对九寨沟破坏还是很严重的,景色大不如以前,祝九寨早日恢复本来面目,让人们再睹她的芳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