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东海比较稀少的宝螺科物种之一,黑原宝螺可能还是圈内的朋友知道的多,</p><p class="ql-block">其拉丁名:</p><p class="ql-block"><i>Lyncina kuroharai (Kuroda & Habe 1961)</i></p><p class="ql-block">该种赠名给一位名叫Kazuo Kurohara的一位日本贝壳学家;该种主要分布在咱们国家东海钓鱼岛海域,日本西海岸也有极少的出水记录;在德国著名宝螺学家Felix Lorenz的2018版全球宝螺中,甚至还记录了来自菲律宾海域的标本,据悉该标本来自菲律宾Bault岛海域,我曾私下问过几个贝友,他们对菲律宾有产该种表示存疑,我本人对此的态度,除非亲眼看见否则我与他们的态度是一样的;其实东海东部海域的政治纠纷并没有影响到黑原宝螺的出水,因为其产地钓鱼岛东南部海域根本不在纠纷的范围内,所以每年在产地还是可以见到几枚标本的。</p> <p class="ql-block">黑原宝螺的尺寸在整个宝螺科中只能算中型,平均尺寸在40mm-52mm左右,这个物种现在在产地一年还是可以见到一部分死壳的,活壳现在每年时有出水,但品质几乎二没法看,这个品种的活壳经常会有咬痕,包沙;品质完美的标本几乎见不到,该种本就出水量少,且多为死壳,活壳什么地位,大家也都知道了吧;高品质的黑原宝螺活壳在早年也不是什么很多见的东西,所以现在大部分的高品质黑原宝螺都是早年出水的东西;众所周知Lyncina属的宝螺科物种都喜欢生活在礁石区,黑原宝螺也不例外,它们喜欢生活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深水礁石区,但由于那里礁石区章鱼比较多,环境恶劣,所以一年内难得出水的活壳品质也是难以保证。</p> <p class="ql-block">其实大家可以在图册上见到的黑原宝螺都是经过贝商精挑细选选出的没有各种咬痕与包沙的个体,否则如果把那种有硬伤的个体作为图例着实有点难看呀,也不是说有硬伤的个体就一定不好呀,这个还是要看个人审美的;举个例子,有几位我认识的贝友曾在与我交流的时候表示他们收贝壳是宁缺毋滥,也就是说达不到他们内心设定的品质标准或者没长到他们的审美观上,坚决不收;这样就导致了别的爱好者每年都可以收到数量可观的标本,而这类爱好者每年可以收到的标本数量便没有那么多了;虽说爱好者不是贝商需要进各种品相的标本来满足各大爱好者的不同需求,但尝试着收藏一些不同品质的标本也未尝不是件坏事儿。</p> <p class="ql-block">转眼我这个暑假写美篇已经写到了第十六篇,在此期间,十分感谢大家对我文章的赞赏与好评,因晚辈入坑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会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许多</span>学艺不精的地方,感谢大家为我的作品进行“挑刺”,感谢各位的支持,在暑假期间,我会尽量地为大家带来好的作品,敬请期待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