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李大钊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任,收入在当时的北京来说属于较高的。他的月工资是140元。后来他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工资还有所增加。当时京城内的工资水平为小学教师不到20元,拉包月的车夫每个月5至8元。北京的物价水平不高,一元钱可以买半袋(一袋为四十四斤)上好面粉,可以买北京前门饭馆名菜“红烧翅根”六份。</p><p><br></p>李大钊同志每月拿出80元,用作革命经费,其余的大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br>资助多了,家里困难。有时,竟会直接用饼卷着大葱来吃,全家上下也是饥一顿,饱一顿。</h1><h1><br><b>此事,传至北大校长蔡元培耳中。为此,蔡元培直接出手,委托会计科每月发薪时,直接扣款部分,交予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维持家用。</b></h1><h1><br></h1><h1><br><br></h1> <h1><p>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被杀害的消息传出之后,李大钊同乡好友白眉初、李凌斗等人分别到李大钊家中看望赵纫兰并到长椿寺准备领出李大钊棺木。大家在征求了赵纫兰的意见后,决定为李大钊换棺。</p><p><br>李大钊平时的薪水大都支持了革命工作,他牺牲后家里仅余一块大洋,生活极为困难,已无能力购买新的棺柩。同乡好友决定募捐办理后事。</p><p><br></p><p>李凌斗找到德昌杠房的掌柜伊寿山,讲明要购买棺材重新装殓李大钊遗体。伊寿山推荐了一口标价260块大洋的柏木棺材,因为价格太高,李凌斗说明情况,请求伊寿山降价。<b>伊寿山回答:“生平不识李先生,并绝对反对共产主义,因连日看报,对于其个人人格确有相当钦佩,只索银140元,此亦北京城破天荒之举动也”。</b></p><p>随后,伊寿山又请师傅用了20多斤松香和桐油熬在一起,十几斤黑生大漆,里里外外给棺木上了五道漆。正是因为经过这样精心的打造,1983年党中央将李大钊的棺柩移至李大钊烈士陵园时,棺木出土完好,李大钊的遗骸得到较好的保护。</p><p><br></p><p><br></p><p></p></h1> <h1><p>李大钊牺牲时,除了长子李葆华已经长大成人外,其余4个姐弟都还在童年与幼年。在周作人和沈尹默等人努力下,1931年夏,李星华和李炎华回到北京复学,分别进入孔德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就读。针对李大钊家中的困境,<b>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也敢于担当,不仅支付了李大钊的欠薪,还从那时起每月支付给赵纫兰50元作为补助。后来有人反对,蒋梦麟断然说:“要是谁能如李一样为主义而死,学校也会给他遗属钱。”</b></p><div><b><br></b></div><div><b><br></b></div></h1> <h1><p>近期读到李大钊《青春》中写道一段话:“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p><p><br></p><p><br>李大钊同志那种信仰的力量,似青春火热,如少年激情,特别喜爱!<br></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