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记——记成都幸福家种子师资培训

小莫

<p class="ql-block">“每个生命都会为自己找到最好的出路。”</p><p class="ql-block">“我有资格做我自己。”</p><p class="ql-block">“我有资格表达我自己。”</p><p class="ql-block">“我有资格活得快乐。”</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答疑环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告诉我们:看见所有的生命,更要看见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才能珍爱他人!尤其是童年需要治愈的人,一定要记住——父母只是暂时的父母,他们都只是生命长河中的流水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系统中的钟点工,我们的肩上承担着生命的责任,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p> <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面镜子。要想孩子有好情绪,我们首先要做积极情绪的家长。</p> <p class="ql-block">看着老师发下来的“情绪万花筒”扑克牌,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原来学习是那么快乐!</p><p class="ql-block">案例:孩子考试只有70分,却撒谎说考了80分。</p><p class="ql-block">家长如何由“焦虑”的情绪转换成“自信”?“情绪万花筒”中的“转换牌”告诉我们——计算善意,试着去帮助他人。而我的办法是:</p><p class="ql-block">一、有同理心,了解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二、帮助孩子找到考试考差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三、和孩子一起学习,战胜那些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p><p class="ql-block">我就在想,平时我的课堂死气沉沉,知识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一样可以通过活动来活跃气氛,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学习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如何指导孩子卓有成效地学习”这一讲点燃了所有的家长。印象里老师的一句话让人深思:“先懂孩子,后懂教育!”初听此话,感觉没有孩子的人不能从事教育,因为他们没有孩子,怎么能懂得孩子!自认为很懂得孩子,殊不知,老师说:“懂得自己的人举手!”我蒙了,实话实说,我不懂自己……我不禁反问当了十几年妈妈的自己:我连自己都不懂,我真的懂我的孩子吗?听起来扎心,但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老师以此为突破口,领着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人的大脑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了解到,原来每一个人的学习通道不一样。比如:有人喜欢上课看黑板记笔记,这样的人属于视觉型学习。有人喜欢专心听课,怕别人说小话打扰到了,这属于听觉型学习。有人喜欢通过游戏或者活动来学习,这又属于感觉型学习。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学习的类型都不一样,是不是应该因人而异!这里的学习类型没有优劣之分,所以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学习通道。如何保护?爱唠叨的家长容易造成孩子的听觉关闭,在家里如此,那这样的学生到了教室里习惯性把听觉关闭,试想,这样的孩子上课能不走神吗?(多么痛的领悟……)</p> <p class="ql-block">今天还有一个环节让人难忘——老师让每个小组在十分钟内背诵十条亲子关系的核心信念并默写出来。</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开始都找不着北,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我们组的周春同学冰雪聪明,她想到了一人背一条的方法,分工合作,大家愉快地分到相应的任务。默写的时候,其他小组老老实实一个一个地写,而我们组则四个人同时开弓,最后我们第一个完成作业!记忆力是可以经过训练达成的,团队合作才能共赢。</p> <p class="ql-block">感谢这一次的学习,感谢老师,感谢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p>

学习

孩子

老师

我们

家长

生命

自己

听觉

情绪

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