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丽人行

icecream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旅行的决定来得太突然,来不及做攻略,就带着一颗欢脱的心和匆匆收拾的行李上路了。自由行的好处多多,更胜在可以随心所欲,看什么风景,吃什么美食,可以一边走一边想,也可以一边议一边否。只要同行的小伙伴们口味相近、志趣相投,旅途中的每一天都是开心加愉快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旅行路上,每天发完朋友圈,都有朋友或求行程或索攻略或询酒店,我便一一许诺,回来后整理好给他们。相信无需特别申明,各位看官也明白,本篇流水账无任何商业炒作之意,只求为后来者提供些许便利,少避些坑,顺便也给自己的旅行做个总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Day 1:古堰画乡,瓯江帆影</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坐上7:35黄山北的高铁,经杭州东中转,11:25到达丽水站。出站后坐公交车直接到万廷酒店门口。酒店出门右转步行200米就是万地广场,广场边和广场内各色小吃应有尽有,实在是太方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饭后稍事休息,两点半钟叫了一辆滴滴前往古堰画乡景区(景区四点后停止入内)。古堰画乡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很美,其实分古堰和画乡两个部分:古堰是个古镇,画乡则是一条古街,中间隔着一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先去的是画乡。画乡古街,由青石板铺就而成,两边房子大多是明清建筑。但是对于从屯溪老街走出来的我们来说,这古街就没多大看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倒是在瓯江边上玩水的小女孩撩起了我们的玩兴和拍照的欲望。江面波光粼粼,凉风习习,特地供游客写生和拍照停放的小船和远处几艘挂着白帆的小船遥相呼应,很有画面感,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我们干脆也学小女孩的样子,脱掉鞋子,走进水里,乘兴玩了够,也拍了个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之后我们乘上画舫,十几分钟便到达江对岸的堰头村,参观有着千年历史的通济堰。虽然我们对水利工程一窍不通,可是看着通济堰奔流的溪水千年不断地滋润着沿途的农田和乡民,我们依然心存感激。更何况,在堰头村一路走着看着,景色也是极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无需赶时间,我们决定在村头搭公交车不紧不慢地返回。我一直以为,自由行的时候,搭乘公交车是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很好的一种出行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Day 2:田园松阳,江南秘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先来说说昨晚九点半召开的旅行工作会议。由于是出游的第一天,小伙伴们都很兴奋,关注点全在发照片、选照片以及讨论朋友圈的文案甚至是第二天的着装上。至于第二天的行程,只是简单地决定了去松阳县便一笔带过。散会后,小汪查看了地图,发现松阳的古村落分了七个不同方向的线路,交通非常不方便。对于我们非自驾的自由行一族只能选择包车前往。我赶紧打电话问酒店的礼宾部,对方提供了一个手机号码。此时是晚10:10,还好师傅没睡,接电话了,但他说明天不空,会帮我安排个师傅,要我等电话。趁等电话的空档,我选定了要重点打卡的几个村落。十点半,电话来了,很快谈妥了包车费用和出发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站:杨家堂村。杨家堂村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呈阶梯状,被称为“金色小布达拉宫”。《国家地理》对它有如此美评:土黄色的外墙与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阳光洒落,给村庄镀上一层金色。淳朴中带着一股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路詹文青都在调侃,这不就是我们那里的阳产吗?你们看像不像?还有,我们的万二村不是也号称小布达拉宫吗?的确,对于从山区出来的我们,杨家堂推荐指数不高。不过,来都来了,就去看看吧(旅行常用语)。果然,心细且善于归纳的芳芳说,“杨家堂和阳产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土屋都带有马头墙,这是它的特色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路说说笑笑,倒也没耽误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离开杨家堂,直奔松阳老街觅食。这条老街上都是当地人讨生活的日常,商业化不严重。许多近乎失传的手工作坊:火星四溅的打铁铺、药香四溢的草药铺、量体做衣的裁缝铺、弹棉花的、做棕板床的……仍在这里默默有序经营着。夏日炎炎,又值正午,街上游客廖廖。人称日卖千份火爆百年的佰仙面馆,历经四代人还在坚持柴灶煮面,手工制作的筋道水牵面,松软有嚼劲,配上酒糟卤的大肠,味道绝绝子。可惜詹文青只是浅尝了几口,说油太重了,吃不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站:陈家铺村。有着600年历史的陈家铺村是松阳古村落的一处还未经开发的瑰宝,是“崖居”式古村落的代表。整个村落依靠着海拔800多米岩石构造的山崖,被梯田、竹林、古树、山峦簇拥。有一个开在悬崖边上的“先锋书店”,《流金岁月》在此取过景,因此大火。书店里有几扇大大的玻璃落地窗,非常适合打卡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与店里的小哥攀谈,书店建在这么高的山坡上,游客们过来拍拍照就走了,会不会亏本啊?小哥说,过来的游客们有的会买几本书,有的会买些纪念品带回去,有的会一边看书一边喝杯咖啡,总之,到目前为止书店是盈利的。哦,那挺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站:松庄村。逛完书店发现还早,决定临时加个点。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要去松庄的话,应该把松庄当做第一站,因为松庄在杨家堂的上面,这样整个行程就比较顺。去往松庄村的山路七弯八绕的,杨师傅把车子开得像卡丁车一样,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车技。还好我们都是来自山区的孩子,不然一个个肯定吐得七荤八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松庄村,有着江南最后的秘境之美誉,曾被《中国国家地理》取景过。坐拥四面青山,亲临潺潺溪水,一座百年石桥,让这里宛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和幽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面这两张照片看上去很普通,其实来之不易。你想啊,长时间的高温炙烤,石桥上的温度几乎达到沸点,我们自我解嘲地说,哎呀,忘记带些孜然粉来了,不然可以直接…,哈哈,你懂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回程的路上,包车的杨师傅对我们说,我看你们对古村落好像挺感兴趣的。我们说,是呀,这里多好呀!在这里感受着自然,感觉时间都静止了,心情特别地放松!这里的人也是真好!遇上问路的,二话不说,直接带你去!加上去了松庄,行程简直完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Day 3:黄帝缙云,人间仙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一张老农牵牛过河的照片,我们决定去缙云仙都风景区游玩一天。仙都,光听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隐隐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span></p><p class="ql-block"> 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哪儿网买了景区加公交车的票,比在售票处买便宜(提前一天买的话优惠更多)。整个景区很大,包含五个景点:小赤壁、仙都观、倪翁洞、鼎湖峰、朱潭山(按景交车的行驶路线)。因为是一日游,我们将景点予以了取舍,调整为:鼎湖峰+朱潭山+小赤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鼎湖峰,又称“天柱峰”,状如春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约160余米,人称“天下第一笋”。相传轩辕黄帝曾置炉于峰顶炼丹,丹成黄帝跨赤龙升天时,丹鼎坠落而积水成湖,故名鼎湖。景区内任何一处都能瞻仰到鼎湖峰,一步一景,有别样的美感。近距离面对鼎湖峰,觉得气势磅礴,以万钧之力撑托起巍巍云天,可惜手机拍不出这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朱潭山其实就是在鼎湖峰那块巨石的背面。相传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讲学于仙都,闲暇时常到此,泛舟于碧潭,游憩于山野,后人遂将此潭名为朱潭。</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的时候很幸运地赶上了老农拉牛的表演。因为没有起早,不能拍出云雾缭绕的画面,这倒无所谓,毕竟我们也没有长枪短炮。遗憾的是当我拍照的时候,那只狗并没有乖巧地跟在挑菜的农妇身后,而是犯懒直接罢工了,导致画面完美度不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身边是一个来自上海的团队,大妈们轮番上桥与老农拉牛合影,摄影师大爷手持单反蹲在地上,拍好一个大吼换一个,有时桥上的人听不见,还辅以手势,非常的敬业。后来听说是他们出了300元请老农表演的。我们听了直感慨,浙江人真是太会赚钱了…原来,我们不是恰巧赶上,而是蹭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汪抢拍到一张,狗狗淘气地跑到了农妇的前面(不按套路出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看完表演,我们要走到河对面的轩辕街吃饭。石桥很长,烈日下,白花花的水在下面哗哗地流淌着,我居然很不争气地觉得头晕,赶紧叫小汪牵着我。我边走边想,莫非那头牛也晕水,所以需要牵着?还有,那只狗狗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莫非是因为他没拿到小费不乐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一家民宿吃过中饭,我们来到车站坐景交车。此时,又遇到一个团队,上车前听到导游对她的团友们大喊:我们坐到小赤壁下,第一站仙都观不要下!我们仨互相交换了下眼神,心中窃喜,又蹭到了!(特别说明:某人因为文青体质,前一日有些中暑,因而申请在酒店休整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小赤壁站下车后,导游指挥大家在树荫下坐定,让大家远眺岩石(婆媳岩),讲了一个故事,便说你们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坐车回游客中心了。我们仨很是纳闷:既然景点叫小赤壁,为何只见岩石不见赤壁?不应该呀!于是我们沿着长长的步道一直往前走,遇到一个清洁工,问了一下,果然小赤壁就在前方。这是一面东西横亘约650米高约60米的陡峭绝壁,崖壁红白相间,石壁下部呈赭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悔不该听那个导游的,我们早该在仙都观下车,缘溪而行,就可到达小赤壁,这样就不用走回头路了。这些天我们一直以擅长走环线而沾沾自喜,不料栽在了小赤壁。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蹭团要谨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张图片右下方有“小赤壁”三字,不太明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仙都之行,虽是以受了一点小小的打击结束,但在回酒店的途中,出租车司机带我们去吃上了这几日心心念念的正宗的缙云烧饼,依然感觉人间值得。果然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等凡人在仙都迷个路也属正常啊,哈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