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生命就是一场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一份奇妙的缘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抱着成长的愿望,我们来自不同地市的老师们相聚到河南教师成长书院友林班,共度为期七天的封闭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别之际,有欢笑,有不舍,有收获,有成长,各种滋味在心头……</p> 遇见.贲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贲老师回去后还不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群里共享,让老师们参考学习,这份大爱令我们深深感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将谨遵贲特教导:</p><ol class="ql-block"><li>课堂离开真实,将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li><li>要改变,要有想法,要行动起来。</li><li>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课比天大。教师的生命、价值都体现在课堂中。上好你的课,带好你的班。</li><li>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li><li>要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想自己的教学设计。</li></ol><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如果要列,这样的金句还有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遇见贲特,真好!</p><p class="ql-block"><br></p> 遇见.董文华老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的最后一天——7月24日下午,班主任董文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观摩课《字母表示数》。</p> 董文华《字母表示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老师首先往1号袋子里依次放入能看得见、数得出的小棒数量,然后又背对学生往1号袋子里放入若干根小棒,问孩子:现在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袋子里的小棒根数呢?在面对陌生学生时,董老师先把问题起点放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又让学生动脑思考,不知道多少根小棒,无法用原来学过的数表示,引发认知冲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导学生说出袋子里的小棒数量“不确定”时,可以用字母x、y、a、b、c……等任意一个字母表示。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即便是猜,也不是瞎猜的,而是有依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环节用学生感兴趣的、可视化的活动引发思考,让学生经历“数”的表示由“确定”到“不确定”的过程,环节处理的行云流水般自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环节过后,董老师以一种巧妙的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什么情况下就把a请出来了?暂时无法确定的时候可以用字母来表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董老师又拿出另一个2号袋子,晃一晃,知道里面有小棒,怎么表示呢?学生汇报说可以用b来表示,还可以是别的字母吗?董老师追问:为什么不能用a表示?引发学生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接着又在两个袋子之间加上一句关系句,二号袋子比一号袋子多2,这时第二个袋子里的小棒数怎么表示?学生给出了两种答案,董老师及时追问的几个问题:b与a+2,哪个更合适?为什么在表示第二个袋子的小棒数量时,第一次用b表示,而第二次用a+2表示更合适?</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刚开始对“关系”的理解是困难的,但经过引导,学生准确说出a+2是把两个袋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又通过不同条件还可以对应a-2,a×2,a÷2来表示。从而把“字母表示数”上升到“字母表示关系”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我们感到诗意和新奇的是,董老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居然把古诗搬到了数学课堂上,竟然没有任何违和感,也让我们感受到跨学科融合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梯度的练习设计,贯穿一节课始终的“数青蛙”儿歌,学生兴趣浓厚,从一开始的不敢举手,到后来的全班举手,董老师的课堂呈现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董老师又将生活中的“用字母表示”与“用字母表示数”进行对比,比如“KFC”、“P”、“豫C5656”、扑克牌中的“J,Q,K”等,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出,车牌号中的字母有的是某地区的代指,有的可能是某词语拼音的缩写等。进而让学生感知数学中的字母表示和生活中的字母表示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节课,董老师力图让学生体会“数”在发生变化——“确定的已知”到“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让学生达到对字母表示数的真正理解,又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拓展了整节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短短的几天相处,董老师又吸纳了一大批粉丝,老师们被董老师的魅力所深深吸引,她用数学滋养教育、滋养学生,让知识充满生长的气息,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老师说,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行走,在行走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优秀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教育行走拓宽我们人生的半径,同时我们也要用读、研、写支撑起自己的专业尊严,积淀我们的人生厚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遇见董老师,真好!</p> 学员赏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长吴亚博和学员们听完课后,把董老师的课比喻成一道菜品,赏析、品味。董老师的课堂呈现了完美数学课的样子,灵动的眼神,优雅的教态,课后让我们感到回味无穷。</p> 遇见.吴亚博班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亚博班长,一个70后的大男孩,全方位协调班级各项事务,积极乐观、热情爽朗,感染力很强,对学员们真诚鼓励,毫无私心对老师们进行指导和帮助,连续几天晚上指导学员上课、说课至近十一点,尽心尽力,毫无怨言,随和的就像邻家兄长,让每位老师都感到温暖备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遇见吴班长,真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主任董老师赞扬吴班长办事得力,特意赠送给班长吴亚博一本《滋养生命的数学》。</p> 遇见.小伙伴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林班的74位伙伴从中原的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有同心协力共建班级文化的凝聚力,有一起学习的快乐充实,有一起接受头脑风暴的刺激好玩,共同的经历让我们的心贴的更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别之际,满满的不舍,情谊在心中,不说再见,有缘我们终归再相见!</p> <p class="ql-block">学员诉说自己在成长书院短短几天的收获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遇见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真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聚终有一别,让我们带上贲特的“学为中心”教学主张,重新认识课堂,带着董老师的叮嘱——读研写,作为我们青年教师一生的修炼,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寻找最美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