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插队往事

吴头

<p>  我出生在上海山阴路,十六年后,我插队去了山阴县山阴城公社。总与“山阴”结缘。不过,此山阴非彼山阴。上海的山阴路,取浙江绍兴古县名;而我插队去的山阴,却远在山西雁北。</p> <p>  史载,雁北山阴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始名,意为地处复宿山之北。</p> <p>  “北”与“背”谐音。走了“背”字,很多事儿就说不清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关于插队的事儿</b></p> <p>  我是68届老初一的,初中毕业时,留京的名额很多,且有:两个子女已有一个插队的可以留京的政策。但是,我还是被分配去了吉林扶余插队。当时父亲身处“牛棚”,还说什么呢?!</p> <p>  “老初一”是“老三届”中最亏的一拨人。因为只读了半年就“闹革命”了。我虽然不学无术,却混了个和大家一样的“文凭”:<b>知识青年</b>!</p> <p>  母亲不放心我一人远行,于是决定“投亲靠友”。</p> <p>  1967年,哥哥高中毕业,被分配至山西雁北插队。临行前,父亲被准允了半天假,父子三人在钱粮胡同口的红日照像馆,照了这张像。照完像,父亲即返回了“牛棚”。</p> <p>  哥哥插队的地方在山西雁北,以北京四中和北京师大女附中的知青为主。</p><p><br></p><p> 山阴城上河西大队,在当年杨六郎镇守的雁门关外,属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p><p><br></p><p> 我要“出国”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探访雁门关</b></p> <p>  到了雁北,总想着去雁门关看看。雁门关属代县,不过距上河西并不太远。大约是在1971年,我与刘智骑车去了雁门关。</p> <p>  宋、 辽时的"金沙滩大战"就发生在山阴县境内。传说,杨六郎当时为迷惑辽军,曾建“粮仓”以示粮草充足。这些粮仓,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堆。这些土堆,一座一座,绵延数里。</p> <p>  在万里长城的关隘中,雁门关因历史悠久、战事频繁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华第一关”。它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雨打,见证了从西周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有说“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有数据统计,在雁门关这个地方从古至今发生过一千七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战争。</p> <p>  可惜,我们见到的雁门关,已是一片废墟了。能拆的都拆了!只剩下了断壁残垣……</p><p> 可叹:昔日抵御外侮雄关一座,而今毁于内乱瓦砺一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次去山阴城</b></p> <p>  上河西隶属的山阴城公社,也是一座古城。四周用黄土夯就的城墙,显示了古城悠久的历史。</p><p> 据载,山阴自明朝始为县制,属应州辖,县城故址,在桑干河南,即今山阴城。</p><p> 以后,山阴城公社改名“古城镇”,并建立了一座仿古的牌楼。</p> <p>  我第一次去山阴城,不是冲着古城去的,而是去看枪毙人的。因为那天被执行死刑犯中,有我们村因通奸而杀人的吕XⅩ。</p> <p>  大约上午十点,刑车自东而西横穿山阴城。犯人个个五花大绑,且勒住了嘴。刑车出城后转而向北,在城墙边一块空场上停下。三名死囚面北跪在地上。很快,随着枪响一头栽倒在地……</p><p><br></p><p> 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行刑的全过程,且闻到了难以控制、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儿!</p><p> 这一年,我17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接受再教育</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地处雁北的上河西,是一块贫脊的土地。而且,大部分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span></p><p> 熬盐,于是成为村里的副业。刮下一层地皮来,放进大铁锅里熬,能熬出盐。当时,供销社的盐一角六分一斤,我们村里熬的盐要走村串户去卖,一斤8分。</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所在的一队,在村里九个队中算穷的。一个工分,有四分钱!干一天,一般挣四毛钱左右。</span></p> <p>  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成燕,居然还保存着一个《记工本》。上面记录着我们曾经付出的血汗,疑似当年抄家抄出来的“变天账”。</p><p><br></p> <p>  拉耧,在村里是重活儿!一个工一天能挣15个工分。村里的农作物,除了种玉米、土豆,都要靠耧播种。</p> <p>  我们哥俩儿拉耧,因为谁都不惜力,所以一天的活儿,半天就能干完了!只是苦了摇耧的老汉儿。</p><p> 拉耧虽然挣的多,但有时感觉也不好!碰上富队在旁边儿地里播种,拉耧的是驴。</p><p> 我曾经想:我们终于实现了驴的价值!</p><p><br></p><p> 不过,驴吃草,人是要吃肉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吃肉的事儿</b></p> <p>  一年只有半斤胡麻油,十斤带皮儿的麦子,吃不完的是玉米、土豆……。</p><p> 没有油,不管吃什么菜都只能熬,熬熟了加一勺油炝锅,使菜汤之上飘浮着星星点点的油花。</p><p> </p><p> 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养了头猪。在牠的身上,寄托了我们对肉的渴求与和大家在一起吃“大餐”的憧憬。可惜,猪与愿违,越养越瘦。不得已,杀了!原来得了“猪绦虫”病。</p> <p>  是埋了,还是吃了?</p><p> 几个不要命的(包括我)决定吃!这真是:明知猪有虫,偏向“豆肉”行!</p><p><br></p><p> 先是拼命煮,然后切成细细的薄片。切完了,案板上留下一层白色的“米粒”。不管怎么说,总算过了一次隐!</p><p> 过完了嘴隐,又后怕了!听说南瓜子能打猪绦虫,又急忙跑去公社买南瓜子,拼命吃……</p><p> 也不错,既吃了肉,还吃了瓜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插队生活中的喜悦</b></p> <p>  1970年,知青宿舍盖好了。原来分散在老乡家中居住的知青,因此集中在了一起。交流多了,乐趣也增添了不少!</p> <p>  我们养了“奥力克”,也在院子里种了向日葵,还喂养了那头不挣气的猪。</p> <p>  上河西正南方向有座山,叫“馒头山”。从形状上看,完全应该取名“窝头山”的!搞得我们这些整日吃窝头的人,却要每天守望着“馒头山”过日子。</p><p><br></p><p> 但是,野游“馒头山”还是非常愉快的!</p> <p>  此外,我们还去了浑源、应县、平旺……</p> <p>  总是面朝黄土,登上恒山之巅之后,难得仰面朝天。</p> <p>  由于屋里光线暗,可以把菩萨请出来合影。沒人管!</p> <p>  当时的木塔,是“广积粮”的粮仓。</p> <p>  同屋的唐祎,招工去了平旺电厂。去平旺,应该是我插队时最后的一次远行了。</p><p> 以后,上学的、当兵的、病退的……,插友们纷纷离开了上河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重返第二故乡</b></p> <p>  2015年,驾车赴内蒙鄂尔多斯会友。返程时走山西朔州,顺路去了上河西。</p> <p>  也许是因为当日下雨,村里满街泥泞,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感觉上河西的面貌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2018年群里组织“还乡团”返乡,我没有参加。</p> <p>  四年插队的生活,是一种磨炼!这种磨炼不仅仅只是肉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我们在逆境中挣扎,在雁北度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岁月,虽然有所失去,却也得到了很多……</p> <p>  我从来没有后悔,有过当年插队的这样一段经历!</p> <p>  2018年,上河西知青为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在京聚会。</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1年7月 写于建国门家中</span></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