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讨 深入考察 ——区域研学资源利用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在费县大田庄举行

心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个万物葱茏的盛夏时节,为充分发挥区域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新时代新形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1年7月22日—23日,由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聂仲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区域研学资源利用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在费县大田庄举行。会议由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卞学昌老师主持。 会议特邀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山东省教育学会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省级远程研修项目组专家甄鸿启老师做了《研学实践教育补齐成长的短板》的报告。<div><br></div> 费县博文学校副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地理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聂仲芹老师做了《时机与使命》的报告。 来自临沂市各县区初中地理专职教研员,局属初中学校地理教研组长,聂仲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成员,邵泽军沂蒙名师工作室成员,各县区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部分骨干教师代表,费县各初中学校地理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代表共计78人参加了会议。 报告前大家集中观看了“小调青山,如歌费县”微电影和在大田庄乡的“三同教育”、“走进黄土庄”视频,从整体上了解了红歌之乡费县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大田庄乡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进行小农水治理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和高兴,同时了解到“三同教育”这种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实践教育在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融合党群关系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视频材料的观看学习,大家深受感动和启发。 甄鸿启老师在报告中从“研学走出校园、实践教育、组织or管理、思考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研学实践教育走出校园的本质是个性基础上的集体教育、集体环境下的个性教育,属于实践教育范畴,要避免碎片化、格式化、课堂化、标椎化,实现项目化、原创化、自由化、个性化。他强调,研学实践教育要去花样看本质,结合研究性学习、劳动教育、访问、参观、考察等形式,将实践与实干相结合。他强调,思想流汗与身体流汗同等重要、思维锻炼与身体锻炼同等重要、经历劳苦与体验辛苦同等重要、文化知识与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真正将研学实践教育落到实处。他要求,研学组织管理要实现珍珠穿线、保质增效、引领导航、自主发展,要注重加强团队建设、过程设计、评价设计,加强团队的灵魂与核心,把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确保研学活动顺利实施。最后他建议,研学实践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虑、实践教育要从形式走向内容、要使用分布式领导方法组织与管理、利用增值评价、过程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将知识在“干”中获得,对错在“干”中检验、本领在“干”中提高,让研学实践教育成为学生增长本领的新途径。 聂仲芹校长结合在实践中参加过的研学活动,给大家汇报了自己对研学实践教育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在疫情影响下的一些反思与行动、实践与探索。指出由于对研学知识的欠缺,很多人走入舍近求远的误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研学需要从家乡开始,充分开发和利用家乡的研学资源,从立足的地方迈步,教师对研学认识的提升应首先落脚在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改进上。她结合工作室成员周静老师的教学案例,提出利用区域研学资源改进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思路与途径。<div><div> <br><br></div></div> 聂校长还简要的向大家汇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一些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地理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近期布置的任务,设计了“义务教育地理教师现状调查问卷(2021)”发给大家,要求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所在。 聂校长倡议大家联合起来,发挥区域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对区域研学资源的利用,提升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以此丰富地理教育教学内容,改进地理教学方式,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和育人能力。尤其强调年轻教师、乡村教师,需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从地理的视角去理解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家乡建设的成就融入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立足家乡”的家国情怀,在促进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卞老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近年来我市地理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得益于全市各级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及全体地理教师的不懈努力。他要求全市各县区地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本县域研学资源开发中去,利用当地特有的研学资源,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了解家乡地理环境入手,学以致用,成为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23日,与会人员乘车到达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东门,观察周边地形地貌,卞老师结合现场实景,给大家讲解了沂蒙山区主要岩石类型及构造特点,解释了沂蒙山区植被直至山顶依然生长茂盛的原因,让大家对这方秀丽的山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在这方山水中孕育诞生的沂蒙山小调更加热爱。<br> 大家走进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现场考察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人家等主题院落,通过体验参与,现场演唱和聆听,在优美的歌声中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对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对这片红色热土更加充满崇敬之情。带着这份崇敬大家参观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 最后一站来到大田庄乡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的周家庄村。周家庄村位于蒙山腹地,该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新乡村建设的典范。通过对该村的现场考察,大家对新乡村建设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知,对开发和利用区域研学资源有了更多的思考,对通过区域研学资源利用促进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

研学

教育

地理

实践

初中

沂蒙

费县

名师

工作室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