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第二十六届全国班主任大会第四天

长治市十九中

<p class="ql-block">  德育教育是发展性的事业,德育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德育教育是以人为本身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一个合乎人性的、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发展人的。</p><p class="ql-block"> 7月22日,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力老师就新时代德育面临的问题与任务和与会老师做了分享。</p><p class="ql-block"> 首先,刘老师指出要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根据当代青少年基本价值观和基本公民素养缺失、民族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的缺失等问题,刘老师提出了以下建议: 在学校文化环境创设上,要重点宣传民族英雄和国家典范,潜移默化的进行熏陶;在学科课程上,重视价值学习目标;将“两个传统教育”渗透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价值单元教学”探索;通过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实施劳动育人实践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等活动丰富德育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次,刘老师指出随着课堂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课堂转型发展,班级活动要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开展线下活动、线上活动、线上线下组合式活动、智能化模拟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等多种形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德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刘力老师的讲座幽默风趣,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有很强的启发意义,</span>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将班级活动与课堂改革相结合,丰富班级活动形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德育目标。</span></p>

德育

育人

刘老师

课堂

活动

课程

班级

学校

教育

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