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p><p class="ql-block">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继2015年后再次踏上了江南的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奇花异卉滿东蓠 姹紫嫣红白媚姿</p><p class="ql-block">自此烟花三月日 西湖景致瘦相宜</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 ,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p> <p class="ql-block"> 《朝中措 》 曾觌 </p><p class="ql-block">雕车南陌碾香尘。一梦尚如新。</p><p class="ql-block">回首旧游何在,柳烟花雾迷春。</p><p class="ql-block">如今霜鬓,愁停短棹,懒傍清尊。</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风月,寻思只有消魂。</p> <p class="ql-block"> 《玉楼春 》 周邦彦 </p><p class="ql-block">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p><p class="ql-block">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p><p class="ql-block">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p><p class="ql-block">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明寺</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别名莲花桥,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1990年,重修五亭桥桥亭。</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风景区,上跨瘦西湖水道,南至瘦西湖白塔、月观,桥梁全长57.99米,宽6.16至18.77米,桥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p> <p class="ql-block"> 钓鱼台原是瘦西湖中的一个方圆十米的小岛,最早上面建有一个全国有名的名亭,名叫吹亭,故小岛最早命名为吹台。在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经过扬州,有一次雅兴大起,在吹台钓鱼。之后吹台改名钓鱼台。</p><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看钓鱼台,能看见钓鱼台东面小金山顶的小亭子。</p><p class="ql-block">相传乾隆钓鱼时,盐商叫人下水在鱼钩上挂大金鱼,一条条大金鱼上钩,龙颜大悦。</p><p class="ql-block"> 钓鱼台从此更加名气大振,成为瘦西湖两个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为此人们专门填湖修路,修了一条从小金山至钓鱼台的长堤,这也是登上钓鱼台的唯一通路。</p> <p class="ql-block">暮里湖光总不同, 一泓清瘦漾残红。</p><p class="ql-block">莲花卧水风情在, 塔影停云禅语浓。</p><p class="ql-block">独坐吹台情几许, 相看老树意无穷。</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何须叹, 莫若悠然任去从。</p> <p class="ql-block"> 钓鱼台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框景艺术,站在斜角60°看去,正洞成正圆,可以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侧洞成椭圆,可以看到白塔竖立云表。一横一竖,一立一卧,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对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加上钓鱼台一景,称之为“三星拱照”,这幅画被誉为中国造园框景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一洞看三景</p> <p class="ql-block">浩歌向兰渚; 把钓待秋风。</p> <p class="ql-block"> 熙春台位于扬州瘦西湖公园内,是瘦西湖重要一景。她绿色的屋顶在整个瘦西湖里别具一格,是王爷府以上的建制。</p><p class="ql-block"> 熙春台位于瘦西湖最西面的二十四桥景区,这座高大的北方风格建筑,顶铺绿色硫璃瓦,彰显皇家气派。</p><p class="ql-block"> 熙春台是扬州当地盐商为乾隆母亲祝寿建的,一次乾隆南巡到扬州,正赶上乾隆母亲六十大寿,当地盐商得知后,仿照北方宫殿制式建造了熙春台,乾隆在此为母作寿,并举行百叟宴,宴请当地老人。</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白塔:位于瘦西湖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式样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塔下筑长方形高台,四周围有栏板,前有小台,小台北面和两侧均筑阶梯,可以登人。塔位于高台中央,底为砖雕须弥座,上为塔肚(亦称宝瓶),塔肚上是塔脖子,再上是十三层瘦长的圆圈,称“十三天”,顶上盖圆盘,最上是铜质葫芦塔顶。此塔用砖砌成,为-塔的一种形式,因刷白色而得名。是瘦西湖著名景色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扬州琼花的动人故事。自古传说,琼花是一种洁身自好,不屈从权贵恩宠的烈女花。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琼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p><p class="ql-block"> 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据说他曾三下扬州观琼花,但三次都是扫兴而归。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琼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p><p class="ql-block"> 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p> <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下扬州要看的是“琼花”,但琼花实际上要在四月才开,待琼花盛开时桃花则已凋谢,柳树的新芽已长出新叶,所以2015年去得早点,正好桃红柳绿,好一派江南风光。2021年去则正好琼花满园盛开……</p> <p class="ql-block"> 早春咏雪</p><p class="ql-block"> 唐 · 王初</p><p class="ql-block">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p><p class="ql-block">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p>